新中国石油重镇——大庆油田沧桑50年

2009年08月20日 18:3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大庆油田目前正在实施一项新的提高储能计划,预计到2010年年底前将建成8座15万立方米石油油罐。按照这一计划,大庆油田原油储备能力将提高100余万吨,达到300余万吨。今年以来,大庆油田已经接卸俄罗斯进口原油300余万吨,从2004年至今已累计接卸俄罗斯原油3000余万吨。 图为大庆油田南三油库外,工人在运载俄罗斯原油的油罐车上工作。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大庆油田南三油库的油罐群和输油管线。

  6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到大庆油田考察,并来到铁人王进喜工作过的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亲切看望正在野外作业的石油工人,勉励他们继承铁人事业,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再立新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958年 

  2月27日—28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听取石油工业部汇报,提出:“对松辽、华北、华东、四川、鄂尔多斯五个地区,要好好花一番精力,研究考虑。”还说:“真正有希望的,如东北、苏北和四川这三块搞出来,就很好。” 

  3月初 石油工业部贯彻邓小平指示,决定战略东移,并把松辽盆地作为主战场。 

  4月17日 地质部普查大队在位于松辽盆地的吉林前郭发现含油砂层,证明松辽盆地生油。 

  4月中旬 石油工业部松辽勘探大队成立。 

  5月16日 石油工业部成立松辽勘探处,宋世宽任处长。 

  6月26日 《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刊登“松辽盆地有石油”的消息。消息说:“松辽平原不久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油区之一”。 

  6月27日 为加强松辽勘探力量,先后从西安、玉门、青海等地调来1000多名职工。改松辽勘探处为松辽勘探局,李荆和任局长兼党委书记。 

  7月9日 位于黑龙江省安达县任民镇的松基1井开钻。 

  8月6日 位于吉林省前郭旗的松基2井开钻。 

  9月初—14日 松辽局向石油工业部提出松基3井方案及补充依据。 

  10月上旬 松辽局基准井研究队确定了位于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松基3井设计井位。 

  11月11日 松基1井于井深1879米处遇到变质岩,证明无油层,完钻。 

  11月29日 石油工业部正式批准松基3井井位。 

  12月 苏联石油地质专家布罗德到松辽盆地考察,确认松辽盆地是石油勘探最有利地区。 

  1959年 

  1月底—2月初 石油工业部领导对松基3井的有关资料再行审查。 

  2月24日 地质部、石油工业部联合批准1959年松辽盆地勘探总体设计。 

  3月22日 松基1井固井试油,未见到油流。 

  4月11日 32118钻井队到松基3井就位,开钻。 

  7月初—20日 松基3井取芯,见到含油砂层,含油饱满,气味浓烈。 

  7月22日 康世恩同苏联专家米尔钦柯、安德列耶柯到哈尔滨了解松基3井的情况,他决定在1416.76米处完钻、试油。 

  7月底—8月初 彭佐猷、赵声振、邱中建、蒋学明等试油、固井专家到松基3井现场指挥射孔,试油。 

  8月29日 松基3井固井完毕,经电测各项指标合乎要求。 

  9月6日 松基3井在高台子层进行射孔,开始试油。 

  9月26日 松基3井喷出工业油流,发现大庆油田。 

  10月1日 葡萄花构造上的第一口基准井——葡1井完钻。 

  10月7日—8日 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提出把大同镇改为大庆镇,以这里出油庆祝建国10周年;石油工业部将这个新发现的油田定名为大庆油田。 

  11月 余秋里在石油工业部领导干部会议上,要求做好“大战松辽、支援松辽”的思想准备。 

  12月26日—29日 余秋里视察松基3井和葡萄花、高台子的勘探情况,并决定甩开勘探,在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构造上各打一口探井。 

  1960年 

  1月7日 葡7井、葡4井、葡20井陆续喷油,葡萄花油田形成规模。 

  2月12日 石油工业部部署开展大庆石油会战,部党组亲临前线指挥,部机关以一半力量参加会战,各地参加会战人员限期到大庆报到。 

  2月13日 石油工业部向中央呈报《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问题的报告》。 

  2月20日 中共中央转发了石油工业部党组的报告,同意在松辽地区开展石油大会战,并要求各地予以支援。 

  2月21日—3月3日 松辽石油会战第一次筹备会议在哈尔滨召开,宣布成立松辽石油会战领导小组,康世恩任组长,唐克、吴星峰任副组长。 

  2月22日 中共中央发文,同意“动员三万名退伍兵给石油工业部”,参加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工作。 

  2月24日 太平屯构造第一口探井——太2井喷油。 

  3月9日 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主持召开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东北协作区省、市长参加的会议,要求各省、市、国务院各部门大力支援“大会战”。 

  3月11日 萨尔图构造第一口探井——萨66井(原名萨1井)喷出高产油流,证明油田的主力层在长垣的北部,并发现了萨尔图油层。 

  3月15日 黑龙江省成立支援石油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全力以赴,全力支援”的方针。 

  3月14日—17日 会战领导小组研究调整勘探部署,把会战中心移向萨尔图,会战队伍挥师北上。 

  3月17日 石油工业部党组要求各厂、矿、院、校抽调精兵强将、头等设备,自带工资,参加会战。 

  3月25日 王进喜带领1262钻井队(现1205队),从玉门来大庆报到。 

  3月25日—27日 松辽会战第二次筹备会议召开,余秋里、康世恩出席会议,会议确定集中力量拿下萨尔图油田。 

  4月1日 松辽石油勘探局由长春市迁到安达县办公。 

  4月8日 中共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在安达县正式办公,负责领导石油会战的政治工作,部机关和松辽石油勘探局机关共同组成石油会战领导机关,余秋里任书记,吴星峰、雷震任副书记。 

  同日 杏树岗构造第一口探井——杏66井(原名杏1井)喷油,表明杏树岗油层进入到厚层高产区。 

  4月9日—11日 第一次油田技术座谈会在安达召开,会议强调在油田地质工作上要做到“四全、四准”和20项资料齐全准确。 

  4月10日 中共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发出《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 

  同日 松辽盆地敖包塔构造第一口探井——敖26井喷油。 

  4月13日 战区党的机关报——《战报》创刊。 

  4月15日 撤销原萨中、萨北指挥部,合并成立第三探区,张文彬兼第一书记,宋振明任指挥。 

  4月24日 松辽石油会战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确定了“勘探与开发并举”和“边勘探,边开发,边建设”的方针。 

  同日 萨尔图油田生产试验区成立,主要任务是在油田北部32平方公里试验区内进行油田开发试验。 

  4月25日 喇嘛甸构造高点上的喇72井(原名喇1井)喷油。该井与萨66井、杏66井的出油,拿下了800平方公里油田面积,被誉为“三点定乾坤”。 

  4月29日 大庆石油会战万人誓师大会在萨尔图广场(现大庆23中)召开。大会由张文彬主持,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做动员报告,副部长康世恩发布第一战役战斗令。会上,“铁人”王进喜被评为油田会战第一个劳动模范。 

  4月底 撤销安达县,成立安达市,大庆油区划归安达市领导。 

  4月 大庆油田建成第一座水源——西水源,主要担负让胡路、喇嘛甸和萨尔图地区工业与民用水供应。 

  5月4日 ?1247钻井队利用钻机本身的动力设施,试验成功钻机自走。 

  5月10日 黑龙江炼油厂筹建处成立。 

  5月16日 大庆油田第一口开发油井——中7-11井投产。 

  5月27日 大庆油田召开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提出“三要、十不”的具体要求。 

  6月1日 油田第一列车原油从萨尔图车站运出,发往锦西石油五厂。 

  6月6日 会战领导小组决定,将解放军9470部队承修的喇——萨输水管线命名为“八一”管线。 

  6月25日 大庆油田召开“五级三结合”会议,宣布第二战役开始。 

  同日 萨尔图第一座列车电站(34号列车电站)正式向油田输电。 

  7月2日 石油部机关党委开展学习王进喜、孙永臣钻井队,马德仁、韩荣华钻井队,段兴枝、陈懋汉钻井队,薛国邦采油队和朱洪昌工段5个先进单位的活动。 

  7月6日 32144钻井队创造1只钻头钻进1069米的新纪录,这是战区的第一只钻进千米的钻头。 

  7月20日 龙虎泡构造第一口探井——龙1井出油,发现龙虎泡油田。 

  7月27日 大庆油田第一座炼油厂——葡萄花炼油厂生产出第一批合格油品。 

  7月28日 石油部机关党委下达《关于开展学习“王、马、段、薛、朱”的决定》。 

  8月2日 大庆油田第一个“地宫”在萨尔图生产试验区正式开放。 

  8月11日 萨尔图油田主要负责干部实行“九热一冷”工作法,即9天跑基层,1天坐下来分析研究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8月14日 会战总调度室开始试行完井作业正点运行图,加强钻井工艺管理,钻井前线广泛开展大协作活动。 

  8月15日 “干打垒”促进检查团成立,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孙敬文任团长。 

  8月30日 1203钻井队钻完本月第五口生产井,夺得石油会战以来“五开五完”第一名。 

  9月3日 黑龙江省委批准《关于解决安达石油地区过冬问题的报告》,要求把过冬问题“列为当前的中心任务,务求抓紧抓狠抓实”。 

  9月10日 三探区领导机关试行“五三一一”工作法,即10天内,5天深入基层抓中心工作,3天处理部门业务,1天政治学习,1天研究工作、分析情况。 

  9月13日 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油井——萨中6—13井投产。 

  9月15日 喇88井完钻。至此,大庆油田已打完探井74口,拿下含油面积860多平方公里,证明这是具有相当地质储量的大油田。 

  9月16日—18日 大庆油田召开首届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9月18日 在萨尔图前线会议室召开第一次群众性油井分析会。 

  9月24日 大庆油田原油生产达到日产5000吨。 

  9月20日 升平构造第一口探井——升1井喷油。 

  9月26日—29日 大庆油田召开首届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李人俊、康世恩、孙敬文副部长出席并讲话。大会授予1262(现1205)、1202、1203、1247钻井队为“钢铁钻井队”,命名一批采油、基建、运输、机修等战线上的标杆队。 

  10月1日 大庆油田1.8万人在萨尔图广场庆祝建国11周年。 

  10月9日 大庆油田采油指挥部成立,宋振明任指挥兼党委书记。 

  10月10日 油田成立蔬菜指挥部,由只金耀、李云负责装运和储藏,刘少男到蔬菜产地领导装车运输工作。 

  10月12日 中区6排20井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经数千人奋勇抢救,至深夜12时将火扑灭。 

  10月18日 油田第一口注水井——中7排11井开始试验注水。 

  10月20日 石油会战领导机关由安达迁到萨尔图“二号院”。 

  10月21日 取消三探区及基建指挥部等中层领导机构,成立钻井、采油、油田建设、建筑、工程、水机电、器材供应、运输8个指挥部,由会战领导小组直接领导。 

  11月1日 油田第一次设计工作会议在安达召开。 

  11月2日 会战领导小组发出《关于领导成员分工的通知》,领导小组由康世恩、唐克、吴星峰、张文彬等13人组成,康世恩任组长。 

  11月25日 油田创建由26人组成的第一个缝补厂。 

  12月31日 大庆油田公布1960年各项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发现构造8个,获得可采储量5亿吨,钻井进尺39万多米,采油97万多吨。 

  1961年 

  1月7日 参加石油会战人员因食品缺乏,出现了浮肿病患者1300多名,月末达到4595人,会战领导小组发出《关于更好安排当前职工生活的紧急通知》。 

  1月15日 大庆第一个火力发电厂——喇嘛甸发电厂部分机组发电。 

  同 日 勘探指挥部成立,负责大庆长垣外围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 

  1月17日 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地质指挥所成立。 

  1月 开始建设北安生活基地,开垦荒地75000亩。 

  2月4日 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制定颁发《关于开展“五好”支部活动的决定》,加强石油会战中的基层党支部工作。 

  2月22日 地质指挥所与测井大队协作,在中区7—4井第一次进行同位素测井,研究注水井的吸水剖面。 

  2月24日 大庆油田首次计算完成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油田的地质储量。 

  3月8日—9日 石油工业部党组提出大庆油田1961年至1964年建成150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的长远计划,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批准。 

  3月24日 大庆油田第一口见水排液井——中7—17井出水。 

  4月1日 黑龙江炼油厂筹建处更名为黑龙江炼油厂。 

  4月13日 油田《基本建设技术管理暂行规定二十一条(试行稿)》颁布实施。 

  4月14日—5月9日 油田召开地质座谈会,确定在中、东、西3块试验区开展十大开发试验,并在采油工艺、油气集输工艺方面开展14项技术研究工作。 

  4月19日 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召开质量检查大会,会议由康世恩副部长主持,会上提出“质量不合格就要推倒重来”,并要求王进喜把一口井斜不合格的井填掉。这次大会被称为“难忘的四一九”。 

  5月23日 采油指挥部决定开展“五好注水井”活动,以促进注水井管理,保证油井高产稳产。 

  6月2日 会战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决定:为了节约度荒,战胜困难,保证会战,第一,要大挖野菜,保证每人每天吃三斤;第二,一天三顿饭,要“两稀一干”。既要省粮,又要吃饱。 

  6月7日 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颁布《关于在全战区开展“五好红旗队”和“五好红旗手”运动的决定》。 

  6月10日 成立会战政治部和所属各单位政治部(处),李荆和(兼)任会战政治部主任。 

  7月5日 大庆油田第一次选择性压裂在中3—5井实施。 

  7月2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到油田视察。 

  同 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松辽油田职工医院的电文通知》,油田建立第一座职工医院。 

  7月27日 大庆油田第一口分层注水试验井——中3—25井试验成功。 

  8月7日 国家主席刘少奇到油田视察,并指示在工业发展的时候,要把农业组织起来。 

  8月9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到油田视察。 

  9月7日 国务院批准筹建东北石油学院,焦力人兼任院长。 

  9月20日 油田第一口见水井——中6—13井见水。 

  11月7日 中共石油工业部松辽会战工作委员会成立,会战工委下设会战指挥部和会战政治部,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任会战工委书记,副部长康世恩任会战指挥部指挥。同时,撤销中共松辽石油勘探局委员会。 

  11月29日 1202钻井队全年钻井总进尺31746米,打破苏联功勋钻井队1960年钻进31300米的世界纪录。 

  11月30日 大庆原油日产水平突破万吨大关,达到10598吨。 

  1962年 

  3月16日-20日 会战工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研究农副业生产问题。18日作出《关于加强北安农副业生活基地领导问题的决定》。 

  3月26日 石油工业部根据国家经委决定,黑龙江炼油厂划归大庆会战指挥部,并成立以徐今强为首的炼建指挥部。 

  3月30日 会战工委贯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厉行节约的紧急通知》,作出加强企业管理,严格财务制度,杜绝一切计划外工程项目和开支等16条紧急通知。 

  4月1日 凌晨6时,大庆石油会战前线全线鸣炮,大会战进入第三年。 

  同日 黑龙江炼油厂第一套生产装置——常减压装置破土动工。 

  4月16日 钻井指挥部薛桂芳率领另外4名家属,带着五把铁锹开荒种地,始创大庆家属参加会战先河,被誉为“五把铁锹闹革命”。 

  5月8日 油田中区1号注水站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厂房、设备全部烧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5月10日 会战工委召开党员干部大会,讨论分析中区1号注水站失火事故的教训,康世恩作了《加强基层工作,开展五好红旗队活动,大力改变作风,全面管好生产》的报告。 

  5月16日 会战工委发出通知,要求种地10万亩,解决职工生活困难。 

  6月21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来大庆油田视察,周总理提出“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矿区建设方针。 

  6月24日 石油会战指挥部生产办公室召开现场会,宋振明提出: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生产指挥系统,健全工程师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物物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6月21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来大庆油田视察,周总理提出“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矿区建设方针。 

  7月6日 会战工委决定在全油田完善和实行岗位责任制,提高管理水平。 

  7月28日 会战工委发出《关于更好地贯彻党对技术干部的政策,进一步加强对技术工作领导的决定》。 

  7月29日 由富拉尔基到大庆油田的高压输电线路建成。 

  7月31日 油田青年开展“打草鞋、穿草鞋”活动,7月份共打草鞋12104双。 

  8月22日 叶剑英元帅视察大庆油田并题词。 

  8月 石油工业部召开松辽石油勘探技术座谈会,总结松辽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和勘探经验。 

  10月 第一口油基泥浆取芯井——北1区6-37井取芯成功,获得确切的油层含油饱和度数据。 

  11月 全国石油单位25个地震队参加在大庆外围开展的第二次地震勘探会战。

(责任编辑:李雨思)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