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能否成为“新增长时代”

2009年08月11日 16:12   来源:半月谈   

  明确思路:“调结构”以求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

  在世界经济持续下滑、外部需求继续萎缩的情况下,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1%。基于对各项经济数据和经济现象的分析,中国经济正“企稳回升”已成为广泛共识。然而半月谈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有两种错误倾向需要警惕:一是因为“保增长”取得成绩而盲目乐观,认为无须考虑结构问题,继续朝前走就行;二是担心调整结构会使本来经营困难的行业雪上加霜,也影响相关行业的增速,损害“保增长”的进度。

  实际情况是,今年以来,“保增长”是首要任务,以“保增长”为主要目标的相关政策出台很快,但技术改造、产业转移,以及触及深层次结构矛盾的政策调整则显滞后。另外,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作为投资主体时利益并不总是一致,加之一些地方、部门与个人的利益驱动,导致有的地方借“保增长”之名,行违背科学发展观之实。

  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格局还不平衡,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如果不能有效实施结构调整,本来就不很健康的中国经济必然会“病随身走”,长此以往会愈发羸弱,缺乏发展后劲,我们将面临被其他国家赶超甚至甩在后面的危险。只有经济结构调整了,机制理顺了,才能培育出新的增长动力,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回升的质量。

  广东省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凌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表示,调结构“就意味着要牺牲一定的速度”。“保增长”,不是保原有传统模式下的增长,而是符合科学发展的增长。

  7月上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把握好结构调整的力度、节奏和方式。”“保增长和调结构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结构调整使增长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并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温总理的讲话明确了“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一个愈发清晰的共识已经形成:在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要加深认识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紧迫性,坚定不移地抓调整。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才能为经济全面复苏积蓄更加强大的力量。

  认清形势:“调结构”迫在眉睫

  在采访中,各级干部、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在金融危机的倒逼下,我国经济结构已到了不调整不行的战略选择期。目前有两方面压力步步紧逼:

  一是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使我国通过外需市场消化大量过剩产能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在外向型突出的广东东莞,保守估计今年许多乡镇厂房的空置率超过10%。东莞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长18%,今年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在采访中,当地官员和企业界人士认为,尽管随着国际市场的逐步恢复,我国外贸出口这一驱动力不能放弃,但长远来看我国依靠外需拉动的趋势已经改变。

  “过去10年中国幸运地走了一段依靠外需创造经济奇迹的路径。但同时,我们在消耗了大量资源能源、过度压低劳动力成本、制造物美价廉的商品供应全世界的同时,还被别人就贸易顺差等问题横加指责。如果没有金融危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走依靠外需这条路还要更长一段时间,但突然的金融危机促使我们必须加快转型。”山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

  二是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改变,但目前的经济结构与之不相匹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从发展阶段看,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由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生存型阶段进入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阶段。这一阶段客观上要求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为主转变为以消费拉动为主。但实际情况是,近年来,我国投资率持续攀升,消费率却降至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可以说,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明显滞后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

  当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日益加大。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产能过剩的矛盾进一步凸显,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企业兼并重组仍受到许多制约,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

  树立信心:“调结构”机不可失

  应当看到,结构调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契机。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在非常困难的全球环境中依然保持了令人瞩目的增长,政府及时调整的经济调控措施起了关键作用。专家表示,虽然中国不会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但会“独树一帜”,率先实现经济复苏是有可能的。可以说,“保增长”初战告捷为我国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下良好基础。

  另外,4万亿元投资计划、结构性减税、“家电下乡”、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调整出口退税率及一系列产业振兴规划等相继出台,也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和财力支持。

  江凌告诉记者,早在危机来临前,珠三角各地就意识到“调结构”的重要性,但政府推动产业调整非常难:一是要淘汰落后产能,转移低附加值产业;二是要扶持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当时许多企业不理解,网上舆论对政府的压力也很大。危机来临后,市场把第一件事做了,政府现在可以集中做第二件事,就是扶优做强。

  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同时也加速全球产业的重新布局。后危机时代,各国都在努力寻找“突破口”,作为复苏经济的引擎。放眼世界,一场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赛跑”已悄然开始。英国将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战略之一,而数字经济是其另一发展重点。危机中上台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选择新能源作为复兴美国经济的关键力量。日本正在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而俄罗斯则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并努力保持在航天领域的强国地位……

  每次经济危机都会激发科技的新突破,而科技进步又会推动产业革命,创造新的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我们一方面要努力巩固积极向好的经济形势,另一方面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在危机中抢占先机,从而迎来一个以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为亮点的经济增长新时代。(作者:张先国 丛峰 陈国军 王勉 车晓惠 陈忠华 刘军 孙英威 周国洪 吕福明 李亚彪 )  

(责任编辑:牟修锐)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