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60年: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的成就

2009年08月13日 13:34   来源:中国网   

  从建国初期,国家以重点发展重工业以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起,钢铁工业即被作为重工业的代表而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的重视,从而有了从几乎是空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钢铁产业的可能。从一五计划时起,国家就不断地从农业和其他产业上为钢铁产业的发展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并不惜花很大的代价用于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同时,钢铁工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之一,与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步伐息息相关。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中国钢铁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步步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

  一、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

  1、1947-1957建国初期,在废墟上建立的新中国钢铁产业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时期,中共中央着手国民经济的恢复,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钢铁工业的恢复建设。从1947-1950中共中央先后接管了30多家钢铁企业,开始集中人力,物力恢复钢铁产业的生产。当时的钢铁工人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凭借着能够吃苦耐劳的品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力的推动了钢铁产业尽快的恢复生产。鞍钢,本钢,石景山钢铁厂(首钢前身)等的高炉很快的恢复投产。1950年抗美援朝爆发后,钢铁工人更是发扬与高炉共存亡的精神,大力恢复和发展钢铁的生产,以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从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做好了前期准备。

  2、一五计划时期

  针对钢铁工业在重工业,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制定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向。鞍钢的扩建,包钢,武钢的建设标志着新中国钢铁产业的新纪元。在一五初期,几大钢铁企业逐步由恢复开始发展起来。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中央和地方均要积极发展钢铁企业,沿海和内地均要发展钢铁企业,不仅要有大型钢厂,还要建立中小型钢厂的指示,从而形成了钢铁部门大中小并举的一贯方针。确立了除鞍钢,武钢,包钢外还要在山西太原,四川重庆,湖南湘潭,安徽马鞍山,北京石景山创办中型钢铁企业,在河北邯郸,河南安阳,山东济南,江苏南京,新疆乌鲁木齐,贵州贵阳,安徽合肥等十八个省市创办小型钢铁企业的产业布局。钢铁产业逐步建设发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这一系列技术上规模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和进展为一五计划计划中所定的钢产量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基础,给新中国的钢铁产业发展建立了很大的信心。一五计划规定1957年钢铁工业产值为33.1亿元 ,实际达到46.5 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9.8% 。钢铁产量1957年生铁594 万吨,钢 535 万吨,钢材 436万吨,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5.2%, 31.7%和31%。钢材品种1952年全国能冶炼的钢种170个左右,到1957年增加到352个,1952年可生产的钢材品种300多个,到1957年增加到4000多个。

  3、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

  但是1957年的中国仍旧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与世界先进的发达国家人有不小的差距,全国上下都希望尽快建成现代化的先进国家。结果,由于太急于求成,导致了1958-1960年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大跃进的错误。毛泽东在1957年底提出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在后来的七个月里,十五年又被相关部门缩减到两年,提出在1959年要实现生产2500万吨钢,1958年的钢产量指标要从五七年的535万吨提高到1070万吨,即一年之内翻一番。“以钢为纲”,大跃进的号角就此吹响,据资料统计,在1958年,建起土高炉 24 万座 ,约有6000万人参加了大炼钢铁。

  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就走上了一条以追求产值、产量增长速度为目标的粗放型展道路。但是这一时期由于给钢铁产业定了基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虽然动员全国人民大炼钢铁,结果是练出了大量的废铁,小高炉等的拆除又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至此,钢铁产业严重受创。三年大跃进,打破了个产业部门平衡发展的格局。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基本原则,严重破坏了钢铁工业在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管理制度。

  4、1961-1965年八届九中全会提出建设经济的八字方针,中国钢铁新的黄金时期

  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了国民经济建设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过五年的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钢铁工业不论在钢产量还是钢品种上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据资料统计,1965年产钢 1233 为 的1957年535万吨的2.28倍,工业产值也达到1957年的2倍。

  5、钢铁工业三线建设时期

  从1964年开始,大跃进造成的损失已基本恢复,但是这一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却相当严峻,东南沿海美国舰队的封锁,西北又有苏联的大军压境,为了为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也为了提高我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威慑力,毛主席亲自提出三线建设的方案。三线包括:从广西到黑龙江这些沿海了省市地区为一线,中间地区为二线,西南和西北除新疆西藏外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三线。

  三线建设的目标,是要采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后方工业体系。计划分三步走,第三步,就是攀枝花建设。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设与1964年下半年开工。基地建设中,克服了种种物资和技术上的困难,到1970年高炉出铁,再到1975年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投产,逐步形成了年产生铁160多万吨,钢150万吨,钢材90万吨以上,还有其他钢铁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到1985年,累计实现税利已相当于国家对一期工程的投资额。

  钢铁工业的三线建设是在党中央国务院1964年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指导下,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对中国钢铁工业布局又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和改善。在加速钢铁工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又促进了当地交通,煤炭电力建设等其他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6、1966-1976年文革十年钢铁工业遭严重破坏时期

  自196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文革这场浩劫就在所难免,夺权,武斗 和停产使经济建设遭受巨大的冲击。钢铁工业作为文明的重灾区,在1968年跌至900万吨钢产量的谷底,退到四年前的水平。钢铁系统的政治化和军事化愈演愈烈 。

  在革命大批判中,钢铁工业的四个制度遭到猛烈攻击。分别是厂长负责制 ,总工程师制, 经济核算制, 计件工资和奖金制度 。所有与之相关的制度,统统被成为资本主义的管,卡,压而被废止。

  中国的钢铁产业在文革的劫后余波中,在阶级斗争的缝隙中,仍然顽强的发展。从1969年到1973年连续五年实现可观的增长,平均每年新增300多万吨钢铁,从而达到2500万吨钢的水平 。后来的文革余波又使钢产量两度跌近2000万吨的支撑线,到文革末期,中国的钢铁产业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压力下最终突破了3000万吨钢的产量。

  整体来说,从1949年到1978年,钢铁产业仍然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1952~1978年期间,钢铁工业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2.9%,产值每年递增11.8%。实现利润每年递增9.67%。

  7、1978-1991年开放前期钢铁产业的发展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就为我国的钢铁产业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资源创造了条件。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厂等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同时,一些老的大型钢铁企业已得到了技术改造和升级,其中有鞍钢,包钢,武钢,首钢等。1978年,邓小平同志亲自考察日本的钢铁公司,从而拉开了大批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序幕,1981年,我国与澳大利亚科伯斯公司通过签订补偿贸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实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利用外方资金和技术对鞍钢焦化总厂沥青焦车间进行改造。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了鞍钢、武钢、梅山、本钢、莱钢5各企业利用外资的项目建议书,中国钢铁切工艺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同时1992年之前,钢铁产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进行生产体制上的探索。首钢对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大胆尝试,极大的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不仅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时成功解决困难,同时也为全国的钢铁厂树立了一个承包制的榜样。自此,我国的钢铁产业通过企业改革释放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实现了钢产量5000万吨和亿吨两次突破。1986年,中国钢产量(粗钢)超过了5000万吨,达到5221万吨。

  8、自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发展时期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中国钢铁工业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了钢铁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为钢铁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1994年以来,武钢、本钢、太钢、重钢、天津钢管厂、“大冶”、“八一”等列入国家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酒泉钢铁,邯钢、抚顺钢铁公司、天津钢铁、等57家企业,列入第二改革试点。到1998年,试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建立了企业法人财产制的和法人治理结构。

  “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更是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同时,新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行,钢材产品的需求大增,也给钢铁产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十五”期间,钢铁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167.37亿元,超过1949~2000年中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

  另外,中国钢铁产业已经逐步具备国际性的市场竞争力,开始走向世界。宝钢等已经提前两年完成目标,进入世界五百强,成为世界级的钢铁企业。宝钢的首个海外投资项目――与巴西淡水河谷合资成立的宝钢维多利亚钢铁项目也开始启动。首钢收购了秘鲁铁矿,成立了首钢秘鲁铁矿公司,从事铁矿开采;鞍钢集团则收购了金达必金属公司12.94%的股份,成为国内钢铁行业第一家参股国外上市矿业公司的企业。

  二.钢铁产业取得的成就:

  1、钢铁产业的规模对有了很大的提高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钢产量已经由开始的15.8万吨到1996年超过1亿吨。2003年超过2亿吨,2005年超过3亿吨,2006年超过4亿吨,增长了3000多倍。2008年突破了5亿吨。截止到2008年,在钢铁产业的产品中,铁矿石从59万吨增加到82401万吨,增长了1395.6倍;焦炭从53.6万吨增加到32359万吨,增长了602.7倍;生铁从25万吨增加到46067万吨,增长了1841.7倍;钢产量从15.8万吨增加到50049万吨,增长了3169.3倍;钢材从14万吨增加到58488万吨,增长了4176.7倍。鞍钢,武钢,包钢,首钢,马钢,湖南华凌集团等等大型企业年产量已经超过3000万吨。

  钢材的品种和科技含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国能冶炼的钢材品种已经由100多种到现在的1000多种,合金钢产量由1952年的2.5万吨到2007年的2823万吨。其他的钢材,比如无缝管,型钢,镀层钢板等也有了很大的生产规模。

  2、形成了各省均有钢铁企业的均衡的地区布局

  从国家实行“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战略方针开始,从沿海到内陆,从东北到西南,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钢铁产业布局。从1949年到2000年,东北地区钢产量所占比例由72.6%下降为14.1%,华北地区钢产量所占比例由16.6%上升为25.8%;华东地区由5.1%上升为31.9%;西南地区由5.7%上升为8.9%,中南和西北地区的钢产量有建国初期的零到现在占据全国钢产量的15.9%和3.4%。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新需求以及资源条件的变化,各大钢铁企业纷纷改组或者搬迁,已达到和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发展。比如首钢的搬迁,华凌集团的组建,还有一些联合钢铁企业的组建等等,都是积极有效的布局的调整。

  3、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日趋精良

  现今的钢铁企业早已改变了建国初期设备均要靠进口,从管理到技术都很落后的局面,成为技术创新的受益者。在钢铁科研部门的努力下,我国在很多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先进水平,有些甚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各大钢铁产业分别与高校以及国内外的科研院所联合起来共同搞技术开发,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着重高新技术的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邢钢积极开发衍生产品,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高强度汽车标准线建造专用线材和五金产品专用线材的生产企业,首家高水平汽车冷成型技术的零部件生产企业;福建三钢攻克了炼焦配加当地白煤的技术难题,使吨钢成本大幅度降低。吉林通钢高炉引进阜阳远距离喷煤新技术,同类炉型800米远距离喷煤新技术等等许多技术开发的结果使我国的钢铁企业,逐步在市场上占据优势竞争地位。

  另外,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科学化发展,企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低成本技术的逐渐完善,节能减耗力度的不断加大,现代化钢铁产业布局的建立完善都是六十年的发展带来的巨大成就。

  三.钢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钢铁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钢铁企业从小型成长为大型,产钢冶炼能力不断提高。这使得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占全国的GDP总量已达将近4%,成为带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有力的带动了与钢铁相关的铁路运输,交通,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在世界上也早已成为第一产钢大国。

  丰富的钢材产品和很高的钢铁产品产量,为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大大的保证了我国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带动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促进了汽车产业等重工业产业的发展。

  同时,钢铁产业由于其规模巨大,效益良好,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保证了钢铁企业职工优良的福利待遇,促进了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

  回首六十年来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纵观钢铁人的不断努力下中国钢铁的巨大成就,我们相信,在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的钢铁产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我国将不仅仅是钢铁大国,更要建成钢铁强国。(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系主任 张苏,经济学博士,副教授)  

(责任编辑:牟修锐)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