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八横八纵起宏图,筑就信息高速路

2009年08月13日 11:32   来源:中国经济网   

  60年来,我国信息通信网络经过从电报网到电话网,从模拟网到数字网,从国内网到国际网,从语音网到信息网一次次的跨越。已经建成了容量大、层次高、技术先进、功能多样、覆盖全国、连接全球的信息通信网络,初步形成了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架构。

  ——干线网络。建国初期,我国的邮电基础设施残缺不全,通信网络支离破碎。建国以后,邮电部门迅速恢复旧有干线并开始形成以首都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邮电通信网。改革开放以后,邮电部门制定了现代化通信骨干网的宏伟架构,网络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已建成覆盖全国,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的长途传输网,综合通信能力迅速增强,网络技术装备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1987年开工、1990年建成的宁汉光缆干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光缆干线工程。1992年11月24日,南沿海光缆工程建成开通,标志着我国大规模光缆干线建设的开始。“八五”期间,开展了“八横八纵”通信干线光缆网建设,新建省际长途光缆干线22条、3.5万公里。1998年8月7日,“兰西拉”光缆胜利开通。长途干线建设实现质的飞跃。到2007年,我国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达到1747万路端,约为改革开放初的1万倍;传输网络实现全光化,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73.7万公里。

  ——国际网络。60年来,我国国际通信网络建设开启了新的篇章。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通信能力,为我国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经济提供了通达全球的、手段多样的信息基础设施。

  1989年11月,在中国的上海和日本的宫崎之间建设一条中日光缆,于1993年12月正式开通,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光缆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由我国发起倡议建设的亚欧陆地光缆(TAE),东起中国上海,西至德国法兰克福,全长27000公里,被称为连通欧亚大陆的通信“丝绸之路”。 国际出口带宽实现零的突破。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出口总带宽达到640G,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国际通信业务90%依赖于国际通信海缆。

  ——互联网络。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开始向全球迅速扩展。我国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光纤化、数字化的通信网络为基础,加快实现向IP信息网络的转变,全面打造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络广泛而深入地普及,渗透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

  1995年1月,邮电部分别在北京、上海开通了64K专线,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X.25网等方式向社会提供Internet公众接入服务。1995年5月,中国电信开始筹建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开始了互联网在中国的大规模建设。全国范围的公众互联网从1996年1月开始提供服务。互联网的建设带来了我国互联网服务业的崛起和繁荣,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经过数年的发展,总数已达到2万多家。互联网网民总数异军突起,跃居世界第一。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其中宽带用户数达到2.7亿。2008年年底,中国的网站总数达到287.8万个,较2007年增长91.4%。

(责任编辑:牟修锐)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