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产业集群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008年10月24日 15:08
来源:浙江在线
谢敏军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昨天,市委书记王永康在调研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集群发展时要求,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加快特色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做优优势产业,着力构建以产业集群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市政协副主席姚桂珍参加调研。
当天,王永康先后考察了宁波富达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山阳特殊钢制品有限公司、宁波佰仕电器有限公司、浙江通迪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冠中印染有限公司建设现场和宁波格莱特休闲用品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随后,王永康又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浙江帅康集团董事长邹国营、宁波云峰防火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云峰、宁波安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严伟峰、浙江通迪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利三、宁波天邦实达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鸿、宁波远东制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金申对我市家电、消防阀门、灯具、五金机械、电动工具、模具等特色块状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在实地考察和听取汇报后,王永康说,当前我市正值经济转型期,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加快发展,日本和台湾等地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才能转入新一轮快速发展轨道。
王永康指出,多年来,我市一直把壮大区域特色产业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数量继续扩张、质量稳步提高、产业链不断延伸的良好趋势,已形成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机械五金和纺织化纤等四大优势支柱产业,同时还形成了小家电、灯具(新光源)、水暖器材、消防器材、电动工具、工量具、不锈钢材料、汽摩配件、模具、电线电缆、塑料喷雾器、剃须刀等12个块状集群经济,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开放优势明显,为推进全市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王永康说,抓好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对于我市在新形势下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科学规划来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根据各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用集群的理念去规划地方产业的发展,抓紧编制完善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任务和项目。同时要不断延伸、内聚和扩展以产业链、供应链、信息链、成本链为纽带的产业集群组织,从而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基地发展。
王永康强调,要深入实施“龙头带动”战略,进一步加大力度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引导大企业不断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向产业链两端扩张,增强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力。要支持科技型、实力型中小企业走“强强联合”的发展之路,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联合投资等方式组建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同时,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扶持产业集群发展,要整合各类产业扶持政策和行业规划,促进和保障产业集群发展,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消除体制性障碍。
王永康要求,行业协会和各类服务平台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要发挥更大作用,要建立健全一批行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开发中心、检测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融资担保机构等服务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服务平台的作用,积极发挥它们在整合资源、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拓展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产业的“造血”功能,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来源:余姚日报)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福建省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第一批重点培育示范场景发布
·
【图解】中外学者谈关税“冲击波”:美国仿制药市场或承压
·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消费提示
·
第一季度检验检测行业综合景气指数100.4 发展稳中向好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超百个互动体验项目亮相现场体验区
·
2025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聚焦余姚经济发展
>
余姚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