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带来“及时雨” 有色金属行业有望回暖

2008年12月30日 15: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08年,随着全球经济高增长周期结束,以及地产、汽车等终端消费的大幅下滑,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系统动荡引发的货币紧缩,有色金属行业也在持续近5年牛市后遭遇了困难时期。由于各品种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需求疲软,部分有色金属企业被迫减产或者停产,盈利状况不容乐观。

    关键时刻,有关部门出手扶持。今年12月,工信部透露:我国轻工、纺织、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石化、船舶、电子、通信九大行业振兴规划已经完成初稿,很快将正式出台。政策的支持无疑为行业回暖带来了希望。

    九大行业振兴规划即将出炉

    轻工、纺织、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石化、船舶、电子、通信九大行业一直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当前产业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曾公开直言,“发改委会同工信部等14个国务院有关部门、12个行业协会,以及中咨公司,研究和部署了制定和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工作”。

    据悉,工信部配合发改委制定的九大行业振兴规划已完成初稿,年后将正式出台。这些政策措施将主要包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启动一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充分挖掘农村市场潜力;积极扩大出口,稳定和开拓国际市场;完善国家商业储备制度,加大对重要资源和产品的收储力度。

    有色金属行业获“特殊照顾”

    在九大行业中,有色金属作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因此,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于12月16日公布消息,要通过七大举措促进原材料工业的稳定发展。其中明确提出“对有色金属行业采取特殊措施”。

    对此,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铝部首席专家王飞虹认为,当前有色金属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需求不足,供应过剩、价格下跌等所有其他问题都是由该问题引发出来的,所以,“改善需求是治本之策”。由此,他认为,工信部的特殊措施也应该会结合这一问题进行部署。

    一位有色金属行业的专家告诉记者,当前很多有色金属价格都跌到了不太合理的价格,国家这时候如果收购“其实就是收购部分资源和能源”。而他认为这种收购“在当前形势下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从长期看,中国将来的有色金属价格趋势必定还会走高,那么现在低价收购,“将来在走高的时候显然对国家也是有利的”。

    根据工信部消息,除了调整关税、加大收储力度和对有色金属行业采取特殊措施外,还将有四项举措:加快推进油气和化肥产品定价机制改革;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加大收储力度有助价格企稳

    无论“九大规划”还是“七大举措”,都包含了“加大收储力度”这一重要信息。工信部部长李毅中12月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公开表示:为了促进工业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我国有望增加重要原材料战略物资储备,主要包括钢铁、有色、石化等行业。在此之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物资储备方案,《云南省有色金属储备试行办法》11月初正式对外公布,该办法中明确指出2009年云南将储备100万吨有色金属,其中铜15万吨、铝30万吨、铅15万吨、锌30万吨、锡10万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也曾公开表示,广西在考虑类似的地方政府收储计划。

    当前,金属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过剩,而在基本金属当中,金属铝的供求过剩是比较突出的,国家对电解铝的收储,可以暂时缓解这种情况,对稳定价格起到一定作用。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的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有提速的迹象,如果可以得到顺利执继续推进下去,会将有助于金属价格趋稳。

    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在发达国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具有了比较完备的战略资源储备制度。而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中国,大部分金属的消费都处于全球第一,因此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十分必要。

    同时,我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供给短缺,如铜矿、铝矿、锌矿、铅矿等已要依赖大量进口,进口数额也在不断增大。具有中国优势的锡、稀土、钨、锑等矿产资源,可开采年限也在缩短,而锡矿还需要进口。因此,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制度是中国一个必然选择。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