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 我国外贸发展机遇大于挑战
2008年12月23日 11:2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商务部11月19日发布秋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报告认为,总体上看,前三季度中国外贸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长可能继续减缓,今年后几个月乃至明年中国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趋紧,但总体机遇大于挑战。
“树欲静而风不止”
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加剧了金融市场动荡,市场流动性严重短缺,投资和消费信心再遭重创,短期内难以恢复,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还在加深。
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环比折年率由上季度增长2.8%转为下降0.3%,其中消费下降3.1%,私人投资下降1.9%;9月份商品零售额环比下降1.2%,是近3年来的单月最大降幅,汽车和住房消费大幅下降,制造业指数为2001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10月份失业率升至6.5%,为14年来的最高水平。
国内外各大机构预测,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已经陷入衰退的边缘,美国第四季度GDP可能继续负增长,欧日第三、四季度GDP也将出现负增长。
此外,一些研究机构预测,美国第四季度个人消费将继续负增长,欧洲和日本投资和消费需求也将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目前,对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直接和间接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近60%,因此报告认为,今年后几个月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场出口增长形势不容乐观。此外,受发达国家经济下滑影响,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增长也开始放慢,对新兴市场出口保持快速增长的难度增加。
“路漫漫其修远兮”
“从外部来看,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可能继续增多。”报告说。
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尽管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推出稳定金融秩序,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但专家认为,全球市场信心的恢复、体制和结构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美国次贷问题仍有可能恶化,金融市场动荡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将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下调至2.2%,发达国家整体下降0.3%,将是二战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其中美国下降0.7%,欧元区下降0.5%,日本下降0.2%。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将不可避免拖累国际贸易增长。
此外,报告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多哈回合取得突破的前景更加黯淡。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必将加剧国际市场激烈竞争,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可能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大。
近期,由于市场信心动摇,全球需求减弱,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普遍下跌。但报告指出,金融市场的动荡必然引发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加上初级产品市场高度垄断,同时,各国政府向金融市场大量注资、美元汇率走势不定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都将加剧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波动。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从目前情况看,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加深,但保持中国对外贸易平稳较快发展仍有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机遇大于挑战。
报告分析,中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特别是近年来企业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积极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产品,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国际市场需求减弱,首先将影响高档产品的需求,而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属于中低档,大部分产品是日用消费品,在质量、价格、性能等方面优势相当明显。以对美国出口为例,今年前10个月同比增长11.4%,增幅比上半年回升2.5个百分点。
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20%左右,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今年以来,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但前三季度出口在去年全年出口12181亿美元的基础上,仍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充分说明中国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深入实施,近几年,中国对巴西、印度等发展中新兴市场的出口持续较快增长,但对这些国家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还不高,进一步开拓市场还有潜力。
今年以来我国已多次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同时,国家还将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环境,包括进出口管理、通关便利化、进出口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 (来源:中国有色网)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神州数码郭为:AI驱动流程再造拓展企...
张勇没有雷军的命
·
魏建军:长期主义才有未来
·
名创优品叶国富:没有勇气,何来运气
本网专稿
·
元宵节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
·
市场监管总局专项抽检元宵、汤圆全部合格
·
中国牵头制定!首个“无人配送车”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
2025年1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亿元 同比增长3.7%
·
农业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
电动自行车竞速细分市场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有色金属
>
国际经济背景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