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圆梦2008 扶贫活动 > 感人故事 > 正文
 
退休老人捡破烂26年 资助58名贫困学生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5月06日 14:49
    5月2日,浏阳市民朱自明老人七十大寿。生日宴上,宾客们知悉了一个守了26年的大秘密。原来,老寿星26年来默默地资助了58名学生,花了将近15万元,这58人中有14人上了大学,还有两个正在读研。

    此前,在很多人眼里,朱自明是个“怪老头”,领着近2000元/月的退休金,却常常靠拾荒维持生计。他家里没有洗衣机、冰箱,也没有手机,住的是土坯房。

    “被逼”穿上新衣服

    “我能换身衣服不?这新衣服穿着浑身不自在!”生日宴上,朱自明有些坐立不安。朱老的长子悄悄说道:“爸爸这衣服是我们‘逼’他穿上的。他已经13年没穿过新衣服了。”说起朱自明穿衣服,还有很多故事。他的大儿媳开了个服装店,经常送新衣服给他,但每一次都被他退回店中让儿媳卖钱。“省下来给孩子交学费了。”

    在朱自明家的屋檐下,整整齐齐罗列着许多啤酒瓶。每天清晨,从居住的茶林村通往镇里的路上,朱自明都会弯腰将路边的烟盒、矿泉水瓶一一收入随身携带的红色塑料袋里。靠着拾荒,每年朱自明可以获得千来元收入,“我们自己有田,自己种菜,每个月开支不超出一百元,有千把块钱足够我和老伴过日子了。”说罢,他拿出一个记账本,上面有上个月的开支:电视收视费10元、电费5元、座机电话费25元……算起来总共不到100元。

    其实朱自明并不穷,现在每个月退休工资有1890元,三子一女都有工作。

    “他对我像父亲一样”

    “朱老,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翁开明端着酒杯向朱自明祝寿,可话还没说完,他的声音哽咽了。翁开明是朱自明的第一批资助的学生中的一个。那还是1983年,在张坊镇担任乡镇干部的朱自明分管文教卫工作,他从工资中拿出200元为当地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了奖学金。而那时候,他每个月的工资仅有40元。

    此后,朱自明每年捐出一半工资,资助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随着工资的提高,朱自明每年资助的金额也在增加,从500元达到3300元,一直到1998年他退休,从没有间断过。退休之后,儿女们也各自成家立业了,朱自明干脆捐出每年的全部工资。26年来,他助学从未间断,已为助学花费了145700多元。

    在朱自明无私大爱的影响下,翁开明等人早就接过了爱心接力棒。目前他和朋友正资助着张坊中学的18名贫困学生。
 
来源:三湘都市报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