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北京10条奥运公交专线正式开通运行。8月9日起,其他24条奥运公交快速专线也将开通,届时北京所有奥运比赛场馆都将有公交线路通达。图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公交专线车站。新华社记者 李志勇摄
再过16天,北京奥运会就要开幕了。“我们还将根据客流变化,及时科学调度车辆的运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周正宇表示,北京有能力保证奥运会期间的交通通畅,满足世界各地来京旅客的出行需要。
发展立体交通兑现申奥承诺
19日14时,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机场线和奥运支线三条新的地铁线路同时开通试运营。这是北京首次同时开通3条地铁线路,新增里程58公里,新增车站30座。至此,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8条,总里程达到200公里,拥有123座车站,其中换乘站16个。
据介绍,地铁10号线是继地铁2号线之后的北京又一条环线,一期工程连通了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中关村地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亚运村和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等重点功能区;奥运支线贯穿奥林匹克中心区,连接“鸟巢”、“水立方”等比赛场馆;机场线连接东直门到首都国际机场。
“由于地铁10号线与奥运支线直接相连,机场线又与地铁10号线产生换乘,因此这三条线都将直接服务奥运。”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周正宇认为,新线的开通可以让人们快捷地到达各个奥运场馆,观看奥运赛事。
北京申办奥运会时就承诺,将在奥运会前建设新的轨道交通线路。“不过那时北京只有2条轨道交通,而现在这一数字已被改写为今天的8条。”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阳说。
“限行”效应初显专用车道畅通
7月20日,北京开始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和“错时上下班”措施。
记者走出小区看到,路上的车流明显比以往要少。
在北京市交通管理中心实时路况显示大屏幕上,表示畅通的绿色成为北京交通的主色调,各条环线主路车速都有所提升。据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副主任石岩介绍,与平时周末相比,20日北京道路车流量下降一半左右。平时一到周末,京郊游的车辆较多,堵点往往由城区转移至进出京的国道和高速路,“原来在白鹿、杜家坎、大羊坊等收费站的堵车场面20日都没有出现”,各条高速公路的通行十分顺畅。
为保证奥运会赛事的正常进行,必须要有一定的交通管理措施。历届奥运会有两方面措施,一个叫限制性措施,主要是行政方面的,同时还有一个叫鼓励性措施。限制性措施就是制定一系列的交通管理规定,而鼓励性措施是没有法规约束的倡导和建议。比如,雅典奥运会期间,雅典市设置了奥运专用车道,同时实行了单双号的管制措施;汉城奥运会期间,提前一个月实施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基于这样的经验,北京也采取了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从7月20日开始,在连接奥运场馆、赛会人员驻地等相关设施的道路内侧设置奥林匹克专用车道,供奥运专用车辆行驶。”周正宇表示,奥运会的举办,准时和可靠是很重要的指标,专用通道就是要保障运动员准时到达赛场。同时,削减机动车上路行驶的总量。据权威部门估计,仅“限行”措施就将使北京停驶机动车约200万辆,北京的道路行驶条件和空气质量都将因此得到极大改善。
提升公交运力及时科学调度
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和出租车是目前北京市公共交通的三大支柱,平均每天的客运量约1800万人次。其中,出租车日均客运量188万人次,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330万人次,公交集团的地面公交车日均客运量1250万人次。
但交通部门预计,“限行”之后,北京市公共交通总体客流量将达到每日2200多万人次,这就意味着奥运期间公共交通出行每日将增加400多万人次客流量。
那么交通部门又是如何应对的呢?“其实‘限行’并不是交通管制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我们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输能力。”周正宇说,目前北京公共交通部门正在积极调配运力,其中轨道交通将增加运力75万人次,公交增加运力250万人次,出租车将增加运力60万人次,以确保公众正常出行。
长期以来,北京地面公交车承担着绝大多数的运力。显然在奥运会赛时期间,它依然要担负最多的新增客流。“为满足奥运期间乘客出行需要,我们公司将增加2075部通道车,每日可多运送83万人次。同时,由于实行临时交通管理措施,车辆运行速度加快,地面常规公交线路所配的18000多部车辆将比平时增加100多万人次,日客运量可达1400多万人次。”北京公交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运营部部长姚振作平介绍说。此外,奥运会期间北京还规划了34条奥运公交专线,直接通达各个奥运比赛场馆。
出租车自然也要承担一部分新增客流量。统计显示,目前北京拥有运营出租汽车超过6.6万辆。在周正宇看来,这6.6万辆出租车通过加强保养、提高车速、减少空驶等,奥运会期间出驶率将超过95%,全天可在日均客运量188万人次基础上增加60万人次,可达到每日248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