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行业20年发展
2007年11月09日 12:07
来源:人民邮电报
素文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2007年,是我国内地大规模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商用20周年。20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与20年前相比,我国移动通信的网络规模、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都发生了飞跃,移动通信行业也从当初制约经济建设的瓶颈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即将步入新的发展转折期时,在我国电信行业即将直面加入WTO面临的挑战之时,这20年的风雨历程,20年的艰辛努力,20年的辉煌成就,20年的经验教训,尤其值得我们追忆,值得我们总结,值得我们思考。
20年带给我们什么?
指数型增长,跳跃式前进,跨越式发展……对中国移动通信行业20年发展历程,人们如此评价。
一组组数据印证了这一评价。据统计,我国从1987年开通移动电话业务到1997年用户达到1000万户,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而从1000万户增长到2001年的1亿户,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此后,2002年11月,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亿;2004年5月,达到3亿;2006年2月,达到4亿。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通信史上的奇迹。今天的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4.87亿户,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GSM和CDMA网络容量全球最大的国家。曾经,移动电话在中国被认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如今,移动电话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20年,6.3亿秒,平均每1.2秒就增加一个新用户。20年巨变,让世界惊叹!而这种改变,不仅仅是移动通信行业自身的改变,而且影响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辐射到与信息相关的各行各业,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
——引领国民经济发展。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移动通信作为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有力地带动了国民经济增长,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据统计,2006年我国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52万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7.5%,其中移动通信收入达到3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远远高于电信总收入同比增长率,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47.3%,而今年第一季度这一数据再次提升到48.41%。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每一个行业的起落都与行业强势企业的兴衰紧密相关。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中国移动、华为、中兴等在国际电信领域颇具竞争力的大企业,而这些企业的壮大,不仅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以中国移动为例,该公司在2003~2005年所创造的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持续保持在1.1%以上,同期对国民经济总需求的拉动保持在2.2%以上。自2000年以来,中国移动累计上缴利税1670.08亿元,创造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超过230万个。
——促进相关行业进步。评价一个行业,不仅要看其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多少,还要考虑对其他行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及影响力。移动通信就是一个辐射性、渗透性、倍增性极强的行业。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业务的不断创新,具有“移动性、个人性、实时性、安全性”优势的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不仅促进了包括信息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提升了相关行业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推动了信息化新农村的建设,而且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观念和生活工作方式,为和谐信息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例如,在政府部门,移动信息化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使公务人员出差在外也可处理公文,更重要的是将政府拥有的大量信息资源和百姓对信息的大量需求进行了对接,使得政府与百姓的距离拉得更近、政务更加透明、监督更加有力、措施更加便民。在警务系统,有了“移动警务通”,公安人员通过手机就能够实现对人口、车辆、逃犯等信息的数据查询和管理,工作效率大为提高,社会安全指数随之上升。在煤炭行业,移动安全远程监控系统可对矿井主要扇风机运行情况、瓦斯超限作业情况、瓦检员工作状态等事关煤矿安全的关键环节实施远程实时监控,并将相关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有效提高了安全生产系数,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在广大农村,“农信通”、“农业新时空”等信息化服务为农民走出贫困、迈向小康搭建了信息之桥……可以说,移动通信技术及业务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降低了经济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的拉动作用。
——方便城乡人民生活。以前,手机有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名称——大哥大。为什么这么称呼?因为手机刚上市时,一部要上万元,通话费也十分昂贵,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用得起的奢侈品,只有“大哥”级的人物才能拥有,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到2006年底,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35.3%,随处可见用手机沟通信息的人士,偏远山区的农民也用移动电话连通了外面的世界,有些城市的移动电话普及率甚至接近100%。在房子涨价、汽油涨价、猪肉涨价的今天,移动通信费却在不断下降,给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而在移动通信走入大众的同时,移动通信的服务质量也在日益提高,短信、彩信、Wap、彩铃等移动增值业务不断推陈出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甚至影响催生了新的文化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移动通信还在防灾、救灾和重要活动的应急通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构筑起不可替代的“生命线”。从2002年中国游客在越南海上遇险到2006年东南亚海啸,从近年来肆虐我国沿海各地的台风到不久前发生在云南普洱的地震……在人们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急需救援扶助的危机关头,畅通的移动通信网络为救援赢得了时间,及时的短信通知为生命赢得了机会。
20年告诉我们什么?
20年,不长,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20年,不短,足以让一个行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破土而出,艰难成长,打破垄断,改制上市,拆分重组,寸土必争,竞合发展……20年来,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在快速崛起的进程中,演绎了许多值得回味的故事,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话题,积累了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
——创新发展是硬道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新一直是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MISC平台、TD-SCDMA标准……一项项创新成果和举措推动了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华为、中兴、中国移动等通信企业的发展,中国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的话语权也日益增强。当前,面对三网融合的趋势,用户个性化、多样化、综合化的信息需求以及来自互联网的挑战,使移动通信行业已形成的发展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等受到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在创新中突破,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对移动通信行业而言,创新发展仍然是硬道理。
——市场竞争是手段不是目的。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通破冰而出。这是中国电信发展史上打破垄断、深化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市场竞争的引入,盘活了整个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资费降低了,服务提升了,消费者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市场竞争带来的实惠,移动通信行业也由此进入了加速发展期。竞争是积极的,竞争也是残酷的。2002至2003年间,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呈现异常激烈的局面,价格战愈演愈烈,硝烟四起、刺刀见红。为了竞争而竞争,为了指标而竞争的不正常态势,影响了移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全行业收益水平下降,削弱了移动通信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移动通信行业陷入了沉思:恶性的低层次竞争带来的是两败俱伤,竞合才能和谐发展,要把财力和精力放在网络发展和改善服务上。竞合思想的回归推动了移动通信市场的进一步成熟、规范。市场竞争是手段不是目的,无论今后移动通信市场将引入多少竞争者,竞合发展才是方向。
——改制上市接轨国际。1997年10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和浙江移动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2000年6月21、22日中国联通分别在香港、纽约上市,我国移动通信企业相继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运营。上市对中国的移动通信企业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既募集到了相应的建设资金,又推动了国有企业传统观念的变革,促进了企业管理机制与国际一流企业的接轨。例如,中国移动借助国际资本市场严格的监管要求,引入了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形成了包括战略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集中化管理的一体化闭环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了符合国际资本市场要求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诚信、透明、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2006年8月10日,中国移动在纽约股市总市值达到1325.8亿美元,超过Vodafone成为全球电信业上市公司的市值冠军,成为全球电信资本市场的一只“领头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国内电信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要迎接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要走入国际电信市场,我国电信企业还需要积极借助资本市场的严格监管要求,按照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打造现代企业制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合作共赢谋求发展。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com企业哀鸿遍野的情形,我们记忆犹新;2002年,形势突然逆转,互联网企业重返春天的激动场面,我们更难以忘记。而带来这一极速变化的,就是合作共赢的“移动梦网”商业合作模式。2000年9月,中国移动在北京提出“移动梦网计划”,邀请百家内容提供商研讨商业合作模式。11月10日,《移动梦网创业计划》正式发布,并以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合作模式,第一次将终端厂商、应用软件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等互联网产业的各个环节有效地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紧密团结的利益共同体。移动梦网的诞生,唤醒了萎靡不振的互联网,激发了产业链各环节的活力,更为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在“梦网”的带动下,中国巨大的短信市场呈现出井喷态势,原本单一的移动通信业务变得繁花似锦,新闻、娱乐、游戏等新应用层出不穷。“梦网”模式使IT业与电信业之间擦出了亮丽的火花,而这个火花也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互联星空”、“联通无限”等合作平台相继推出,数据业务时代宣告来临。随着移动网、互联网、媒体网的不断发展与融合,“梦网”合作共赢的合作理念将继续发展,而新的电信产业生态圈,也将融入更多的新元素,衍生出更多的合作模式。
20年,可以是一个行业的起步,如汽车;20年,可以是一个行业的终结,如寻呼。建设电信强国,移动通信行业不仅要做大、做强,更要做久。这个20年是辉煌,下个20年是什么?在电信行业转型的关键期,面向信息化广阔空间,一切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回味。笔者的浅思,意在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真知灼见浮出水面。
回顾不是目的,未来才是方向。20年,一切刚刚开始。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
对话小鹏汽车何小鹏:我希望走慢一点,少摔跤
本网专稿
·
一季度内需潜力加快释放 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超5000亿元
·
央行:更有针对性地拓宽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
国家发改委: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严重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
·
国家发改委:美国进口粮基本为饲料粮,不采购也没影响
·
商品条码助力消费品以旧换新精准补贴
·
【图解】全球最大市场!这个证全国累计核发49.55亿个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信息改变生活
>
首屏内容
>
见证电信业
>
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