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机联推进企业信息化
2008年11月09日 14:53
来源:中国工业报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近日在其重点联系的企业中,选取了123家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机械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已告别“价值模糊”阶段,转向全面的“价值显现”阶段。
针对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概括为三个薄弱环节:产品、设计与管理。在中机联专家委9月11日召开的机械工业信息化研讨会上,朱森第提出:“企业信息化的本质特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企业生产的各项环节。”他建议,机械企业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生产管理体系信息化,实现制造全过程的信息化,例如,加快推进MES(制造执行系统)的应用。
制造业信息化的三大薄弱环节
对我国机械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的调查显示:在信息化资金投入方面,国有企业最强。对123家样本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显示,2005~2007年的三年时间里,国有控股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833万元,人均投入是其他性质企业的2倍。2007年,机械工业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平均投入为1252.5万元。
仿拟自主研发资金投入与企业销售收入的占比,该问卷进行了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与销售收入的占比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最高,而被调查的123家企业占比平均水平只有1.68‰。
调查显示,在机械行业中,民营企业已逐步重视企业信息化;企业已逐渐成为信息化投入的主体,在信息化投入中,企业自筹资金占83%;企业信息化投入与经济效益呈同步增长态势。
同时,机械企业信息化推进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第一,信息化单元应用程度差别很大,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例如,在所调查企业中,使用财务管理系统的占90%,使用CAD/CAM软件的占84%,使用办公自动化(OA)的占71%。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宋晓刚补充说明,由于调查企业多为中机联重点联系的大中型企业,所调查结果显示的是行业中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企业。可以看出,机械企业信息化应加快推进计算机辅助工程建设,并加强企业基础性管理的信息化工作。
第二,企业现有管理模式不能适应信息化要求。这是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中的难点。中机联认为,机械企业管理模式的信息化亟待改变,企业生产效率急需提高。
第三,信息化领导者在企业管理层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但人才短缺仍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目前国内3/4的软件从业人员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或来自科研院所,而熟悉企业业务的应用型人才缺口很大。企业把计算机毕业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的周期很长,大约5~8年,而这个时间段刚好是人才流动性最活跃的时期,如何留住人才同样是企业面临的难题。
第四,资金短缺也是企业信息化推进的难点之一。
朱森第认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仍存在三个薄弱环节:一是产品融入信息技术很低;二是制造与设计环节中的信息化仍停留在低水平;三是在管理信息化中,很多企业仍是原有技术的计算机操作,并未形成系统集成,使用MES的企业仍是少数。
软件开发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从机械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看,目前,信息化已被企业充分认定与肯定。被调查企业中,97%的企业肯定信息化建设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51%的企业对信息化建设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表示肯定。专家认为,机械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已告别“价值模糊”阶段,转向全面的“价值显现”阶段。
关于信息化的切入点问题,不同企业认识存在差异。被调查企业中,15%的企业认为应从管理层着手,20%的企业认为应从基层做起。
专家认为,企业管理者应首先走出观念误区,改变大多数企业现有的重视硬件、轻视软件,资金投入不合理现象。据介绍,在所调查的123家企业中,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只有53家,占总数的43%,而英国这一数字是76%,美国是58%。
在行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机械企业也提出诸多诉求:急需能满足行业特点的、有良好服务能力的供应商;企业急需了解信息化新技术、新知识;急需相关部门搭建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急需解决人才短缺等问题。
对此,中机联明确了推进行业信息化的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企业底层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推进企业管理数字化、生产管理信息化、规范业务流程等;推进企业间信息互通,提高信息传输效率;推进企业更新理念,改变生产经营模式,构建供应链管理(SCM)等。
业内专家建议,随着行业自主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机械企业应加快MES的使用。据介绍,MES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流程企业定制制造执行系统,即位于企业上层企业资源计划(ERP)与底层设备自动控制系统(CS)之间的、面向车间层的管理系统。其最主要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生产管理体系,包括根据客户订单、市场预测和内部资源状况来制定生产计划,从整体角度优化、协调生产过程,生产计划的动态调整等。
宋晓刚强调,企业信息化投入是连续不断的工作,推进企业信息化也是产品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目前,很多信息化卓有成效的企业大多可以自主研发软件系统,将软件开发与企业管理相结合,这种经验值得行业企业借鉴。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
对话小鹏汽车何小鹏:我希望走慢一点,少摔跤
本网专稿
·
【图解】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食用植物油专项整治行动开启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再缩减 “宽准入”红利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
国家免疫规划会否纳入新的疫苗?国家疾控局:正在研究
·
【图解】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7%
·
新修订《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6月1日起施行 助力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
·
进口牛黄再“开闸” 牛黄原料“紧缺枷锁” 能否打开?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信息改变生活
>
经济生活
>
企业信息化
>
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