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 铺就信息化高速公路

2008年11月09日 15:10   来源:重庆日报   
    被改变的农民生活

    一部手机,彻底改变了留守邱国字老人的生活。

    位于高山上的黔江区小南海镇三台村,交通闭塞。之前村里没有移动通信信号,全村仅靠一部固定电话和外界保持联系。邱国字老人靠种烟草、土豆为生,常常要翻山越岭跋涉10公里山路

    到镇上卖货物,卖不出去的又只有原路背回。

    2008年,村村通工程把基站建到了村里,工作人员临走前给老人留下了一部手机。现在,这部手机简直成了老人的好助手。只要一个电话打到山下,货物的行情就一清二楚了,老人再也不用背着货物翻山越岭了。

    事实上,被迅猛发展的通信业改变的,不止是邱国字老人的生活。如今,鼠标和键盘已经成了新时代农民的“锄头和镰刀”,网络成了农民的“千里眼、顺风耳”。

    截至2006年10月,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9986个行政村全部“村村通电话”,比计划提前一年完成;全市1055个乡镇实现通互联网宽带,实现了“乡乡能上网”的目标。

    从“诸侯割据”到三足鼎立

    全民共享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经历了漫长的改革之旅。

    1992年,重庆市邮电局撤销,成立重庆市邮政局和重庆市电信局。通信业政企分离,拉开了全市电信体制改革的序幕。

    1995年,联通重庆分公司成立。电信行业深化改革,打破了电信的垄断。

    1999年,移动通信从中国电信分离出来,从此移动联通正面交锋,鏖战开始。

    2001年,通信监管部门———重庆市通信管理局成立,同时撤销了重庆电信管理局,政企由此分开。

    同年,铁通落户重庆。随后两年时间里,网通、卫通相继在重庆成立分公司。重庆通信业进入了一个由重庆市通信管理局指导监控,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中国网通、中国卫通等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诸侯割据”时期。

    2008年10月,新联通挂牌成立,网通、铁通退出历史舞台,中国通信史上最大一次重组并购完成。卫通和中国电信的收购谈判,也正紧锣密鼓的展开。新移动、新电信、新联通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现雏形。

    “奢侈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运营商之间的直接竞争,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通话质量好了、服务丰富了、资费却下降了。

    “1992年,一部家庭电话的初装费大概要2500元,少有家庭能装上电话。”市民黄女士感受颇多,而现在,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

    她说,现在她家里不仅有固定电话,一家三口每人一部手机,还有两台电脑可以宽带、无线上网。通信资费已经成为家里的一项重要开支。

    当年的奢侈品不再遥不可及,如今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市市话用户已达到627万户,全市移动用户达到1222.7万户。电话普及率由1997年的4.84户/百人增至69.4户/百人,增长14.34倍。互联网用户达到165.2万户,比直辖前增长了524倍。

    海量的用户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2007年,我市电信业务总量达到350.29亿元。通信业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民经济的短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