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进一步激活农村经济体制
2008年10月21日 13:42
来源:新华网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就此,市农办主任李向军10月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意味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将更加合理、合法,而此举将进一步激活农村经济体制,更有助于农民增收。
土地流转是必然趋势
李向军说,土地流转是我国农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趋势。土地为农民之本,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随着农业产业水平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在农业区,土地资源发挥了比较好的效益,特别是设施农业使土地效益得到大的发挥。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土地流转率先在龙头企业、加工企业里出现,农民通过入股、合作和租赁等形式把土地流转给企业,使得土地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有些家庭因外出务工等原因,经营土地比较困难,于是就出现了土地流转大户,如榆中北山药材大户等;此外在近郊集约土地进行了一些非农项目,如五里铺村的东部市场,安宁、七里河的仓库、物流等,这种流转形式也很普遍。
能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
李向军说,在兰州的近郊、中郊、远郊,土地流转的现象普遍存在,让土地发挥了更大效益。如在榆中北山老板租种几百亩耕地种药材。不但培育了产业,还解决了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业。
“通过土地流转更能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李向军说,通过土地流转,一些“能人”、企业、组织等让传统低效的农业向现代新型的科学农业发展,同时,有利于机械化操作,有利于统一规划,有利于设施栽培,有利于现代农业资源培植。
不是乡、村要收回土地
中央政策出台后,一些农民纷纷问,土地流转是不是要收回土地?也有人担心,是不是乡、村要把土地收回去?
李向军说,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土地流转的基础是公平自愿,旨在通过经济组织、能人带动并培育产业,旨在助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只有土地流转更加合理、合法化以后,一些大户、组织、企业才能长期租赁(或其他方式),才敢于大量投入,带动产业发展。土地流转合理合法化以后,还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永久性产业的培育。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乡、村级基层组织领导下的土地流转的形式,不论何种流转,前提是农民要自愿地接受。
土地流转呈加速态势
据了解,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势态,面积逐年扩大,流转形式不断丰富。2007年,全市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为2688813亩,土地流转面积为37448亩,占承包面积的2%。其中:转包7149亩,出租24410亩,互换5454亩。
我市土地流转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由分散流转向集中流转转变,如榆中县小康营乡洪亮营村已经将150户农户承包土地250亩整合利用,发展第四代日光温室50多个,种植了桃树等经济苗木作物,为规模化经营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由小面积流转向大规模流转转变,如皋兰县什川镇上车村农户实行租赁承包开发果园,形成农家乐旅游规模经营。三是由村组内流转向跨村组跨区域流转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户和村组实行市场化运作,充分考虑土地流转效益的最大化,引进外地的种养大户和大企业到本地发展蔬菜、食用菌、水果等特色农业,如榆中县定远、连搭、金崖、三角城等乡镇的蔬菜保鲜库等。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神州数码郭为:AI驱动流程再造拓展企...
张勇没有雷军的命
·
魏建军:长期主义才有未来
·
名创优品叶国富:没有勇气,何来运气
本网专稿
·
元宵节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
·
市场监管总局专项抽检元宵、汤圆全部合格
·
中国牵头制定!首个“无人配送车”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
2025年1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亿元 同比增长3.7%
·
农业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
电动自行车竞速细分市场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土地流转
>
相关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