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或将收购三洋电机
2008年11月04日 09:57
来源:信息时报
曾祥萍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日本松下电器打算趁金融风暴袭击全球之际“抄底”三洋电机。继今年年初有传闻指松下将收编三洋电机后,日前业界又有消息指出,松下公司已就收购问题与三洋的三大股东进行谈判。对此,分析人士指出,这么大的收购三洋方面到现在也没有出来否认,传闻十之八九是真的。
收购传闻双方不置可否
上周六,据外电报道,全球最大等离子电视生产商松下电器公司正在与全球最大充电电池生产商三洋公司达成收购协议,松下已与三洋的三大主要股东——高盛银行、Daiwa证券公司及三井住友银行进行谈判,以商讨收购其手中三洋股权的可能性。
日本媒体上周六披露,松下电器已决定对三洋电机发起收购,预计今年年内将与持有三洋股份的几大金融机构达成协议,购进该公司50%以上的股份。如果并购达成,松下将成为年销售额超过11万亿日元(约98日元合1美元)的日本最大电器厂商。
外电报道称,其双方高层已在原则上同意将三洋公司收购为松下电器的下属子公司,但是,双方当时并未就价格等细节问题达成一致。外电还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具体收购协议将在近期公布。”另外,由于两家公司并未公布最终的合并声明,因此所有消息都是以匿名的形式向媒体提供的。
事实上,今年年初,坊间就曾传出松下电器产业将收编三洋电机的传闻,但是双方均予以否认。传闻目前松下已经给过一次报价,但未能让三洋股东满意,“这意味着,达成最终协议并不是一件易事。”
对于该传闻,松下(中国)新闻发言人王舸昨日接受信息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已经向总部求证,松下当面并没有向媒体发布过这个消息,对此事目前也还没有任何的决定出炉,不过,他表示,如果有新的动态将会及时向媒体进行发布。
而三洋方面也用“不否认,但也不承认该传闻”方式回应了记者,三洋方面新闻发言人张峻向记者表示,目前一切都还没有定下来,没有可以对外公开的内容。
如何收购还是未知数
“三洋被收购绝非偶然。”家电专家刘步尘昨日就三洋被收购传闻向记者分析指出,相对于其他日系品牌,三洋并没有很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对于民族品牌的崛起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表现出最明显的不适应。”其在国内的业绩也并不理想,他表示,在中国市场做不好,在全球都不可能做得很好。
不过,由于目前双方都没有正式证实收购一事,因此关于松下收购三洋是全盘收编,还是部分收购,对于三洋品牌之后是否能继续保留等一系列问题都还是未知数。
三洋在华连年亏损
信息时报讯(记者曾祥萍)自今年7月起,三洋电机宣布旗下电视机产品将全面从中国两大家电连锁门店中撤出后,三洋目前在国内主要是做洗衣机、微波炉业务。连续数年的亏损,使其在国内的表现并不理想。
目前,三洋电机在中国市场有30多家合资公司,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两家上市公司——合肥三洋、大冷股份。
另据公开数据显示,2006年至2007年,东莞三洋分别出现5675万元和1.14亿元巨亏,2008年1~6月亏损3177万元,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8.7%。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东莞三洋已经资不抵债,净资产为-522.86万元。
对于传闻对上市公司会否产生影响,合肥三洋公司负责人向信息时报记者表示,公司尚未收到三洋电机方面有关此次收购的情况说明,但公司将密切关注此事的进展。“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力并不大。”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三洋电机在中国市场的投资额巨大,在三十多家合资公司中,拥有控股权的合资公司并不多,对合资公司的掌控力不是很强,短期内对国内的两家上市公司合肥三洋和大冷股份影响有限。
收购两大原因
松下
在趁机抄底
业界传言,收购是“双方你情我愿的事”,三洋之所以开始寻找下家,是因为握有其70%股权的三家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在明年3月不经三洋同意即抛售所持优先股份。而三洋之所以选择松下,原因可能是松下能够在继续保有三洋的半导体及白色家电等亏损部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收购。
三洋连续4年亏损,目前经营状况并不佳,事实上,自从三洋电机陷入困境后,市场就多次传出松下将对其展开收购。
对于松下为何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收编三洋电机,家电专家刘步尘表示,目前正是经济危机的时候,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售,卖的价格一定是非常便宜。业内也普遍认为,对松下而言,近来股市大跌正是收购的大好时机,三洋股价过去两个月跌幅近1/3,“有借机抄底的嫌疑。”
分析师认为,松下欲趁机收购三洋,主要是看上了三洋的电池业务。三洋电机、松下和索尼占全球锂电池市场份额超过60%,在全球电池业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今年三家公司纷纷发布增产计划,其中,松下于8月份宣布,将斥资1000亿日元新建锂电池工厂。
双方创始人是姻亲
两家公司其实早有渊源,三洋创始人井植岁男正是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内弟。1916年,松下幸之助创立松下公司之时,井植岁男成为了五个创业元老之一。
三洋电机近年业绩
2005财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联合结算出现赤字,营业损失为171.54亿日元,净损失为2056.61亿日元。尽管销售额只比年度减少3.5%,为26100.26亿日元。
2006财年(2006年4月~2007年3月)联合结算最终净亏损为453亿日元。三洋电机连续三年营业出现亏损。
2007财年(2007年4月~2008年3月)三洋电机扭亏为盈,实现纯利润2287亿日元。
2008年4~6月份(09财年)财报,经营利润较08财年1季度下降24%,减收49亿日元,到4796.76亿日元。其中日本国内市场销售额同期下降1.8%,减少到1680亿日元。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餐饮连锁化加速 冷冻菜肴成预制菜增长新引擎
·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
·
同比增长11.3% 我国第一季度广告业保持较快增速
·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正式启动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提示 警惕产气荚膜梭菌污染
·
去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化肥质量违法案件3260件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松下吞掉三洋
>
相关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