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五个1号文件的共性
2008年09月26日 14:50
来源:中国网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加强“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问题。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好局面。
1、从战略决策上都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大障碍,它集中体现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是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党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贯穿在第二轮五个中央文件之中,是第二轮五个中央文件的第一共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此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
2004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1号文件提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6年1号文件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
2007年1号文件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2008年1号文件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目前符合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新的农村政策体系正在形成。
2、从指导方针上都体现了“多予少取放活”
中央反复强调,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坚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的重点转向农村。
2004年、2005年和2006年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2006年在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之前,增加了“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的提法。
2007年1号文件提法演进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2008年1号文件延续了这个方针。
在“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指引下,我国支农政策措施得到完善和强化,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3、从着力点上都体现了“解决农村民生”
比较鲜明地提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是在2008年1号文件中。文件提出,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问题。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其他几个1号文件中虽然没有这个提法,但在政策措施上都体现了这个精神。譬如,每个文件都有扶贫问题。2005年1号文件用很大篇幅论述了“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问题。
“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鲜明的“亮点”。
总之,第二轮五个中央文件体现了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是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领导的党中央领导下制定的。在一个又一个中央1号文件指引下,中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三农”工作取得了让农民高兴的可喜成绩。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福建省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第一批重点培育示范场景发布
·
【图解】中外学者谈关税“冲击波”:美国仿制药市场或承压
·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消费提示
·
第一季度检验检测行业综合景气指数100.4 发展稳中向好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超百个互动体验项目亮相现场体验区
·
2025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农村改革30年
>
三十年之10个1号文件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