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旧貌换新颜之行:从步行到坐小轿车
2008年09月26日 13: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过去在农村有这么一句顺口溜:"雨天似胶,晴天如刀,走路闪腰,骑车摔跤。"如今农民的出行条件有什么变化呢?7月6日下午,小组成员来到通许县长智镇岳寨村调查,给小组成员的印象是,农民的出行变化见证了新农村的新生活。
"现在俺村农民的日常用品大部分都是在县城超市买的。这不,俺刚去了一趟,一来一回还不到两个小时!"刚一进村,小组成员就遇到了该村的村主任胡景政。他告诉小组成员:"如今,农村生活最大的变化就是村里修了柏油路,通了公交车,就连田间地头都修了柏油路,出行真是太方便了。出行变化完全可以见证新农村的新生活。"
胡景政介绍说,他们村的农民以前出门需要步行8公里的土路,才能坐上去城里的客车,2006年,随着柏油路的全线竣工通车,公交车通到了村口,该村农民和沿线的3万多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时代,享受到了交通快速发展的成果。
提到过去,胡景政回忆说,扁担、马车、自行车、摩托车都曾经是他们的交通工具。村里的老人岳怀礼更是记忆犹新,他说:"在通柏油路之前,俺先是靠两条腿步行,出门前大包小包全都用扁担挑在肩上,去一趟县城要花4个多小时。后来买了自行车、摩托车,但由于是胶泥路,坑坑洼洼还不算,遇上下雨天那就倒霉了。有一回,8公里胶泥路俺走了将近6个小时。"提到现在,老人话锋一转,说:"现在,咱农民真是太幸福了,公交车15分钟一趟,既经济又安全,俺现在进城连摩托车都不骑了。"胡景政在一旁插话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更是时髦,俺村已经有几户拥有了小轿车。"(来源:中原网)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福建省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第一批重点培育示范场景发布
·
【图解】中外学者谈关税“冲击波”:美国仿制药市场或承压
·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消费提示
·
第一季度检验检测行业综合景气指数100.4 发展稳中向好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超百个互动体验项目亮相现场体验区
·
2025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农村改革30年
>
六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