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旧貌换新颜之住:从破瓦房到小洋楼
2008年09月26日 13: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13年前,王莹随着丈夫刘长根背井离乡到新疆打工时,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他们能住上比城里人还要气派的小洋楼。
小组成员在开封县袁坊乡王段庄村调查时,结识了这对打工夫妻,而引起小组成员拜访兴趣的,便是他们的小洋楼。
这是一处坐落在王段庄村边缘的独院,与之相邻的是两家院落格局相似的住户,朱红色的大门,显得庄重而喜庆。带着几分好奇,小组成员摁响了门铃。
开门的就是王莹。得知来意,她热情地将小组成员招呼进院子。这时,小组成员才发现,院落不小,足足占有一亩地。
进了屋,小组成员忽觉眼前一亮,会客厅里家具一应俱全,一股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坐在松软的沙发上,王莹和丈夫刘长根你一言我一语地向小组成员讲起房子的故事。
1993年11月,王莹从驻马店老家嫁到了刘长根家。这时的刘长根家,用一贫如洗形容毫不为过。王段庄村是滩区,那时老百姓完全是靠天吃饭,田间没有打一口井,遇上天旱,庄稼收成就没了保证。王莹清楚地记得,因为穷,过年置办年货的300元钱都是找亲戚借的。正是因为穷,他们一家老少只能住在五间破瓦房里。
那是很久以前用土坯和砖垒起的房子,还是在刘长根六七岁时盖的。由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两口子的生活过得十分艰难。1995年农历正月的一天,夫妻二人将家里的几棵树和几袋花生卖掉,一咬牙买了两张火车票,背井离乡到新疆闯荡,这一出来就是好几年。
去年,夫妻二人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刚回家时,他们打算将就着住在破瓦房里,谁知由于房子年久失修,半间屋在一天夜里突然坍塌。所幸这间屋子没有住人,不然非出人命不可。房子坍塌这天,王莹在院子里整整哭了一天。
凭借多年打工积攒的收入,夫妻二人在村子外围选了一片空地,盖起了两层近300平方米的洋楼。搬进新家这天,王莹的感觉就像做梦一样。新房盖下来,大约花了20多万元,光装一个大门就用了5700元。(来源:中原网)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3项电气继电器IEC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
铁路五一假期运输收官 累计发送旅客1.51亿人次
·
公积金贷款利率再降!张波:已处于历史低位
·
合格率均超99%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民用“三表”专项检查结果
·
福建省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第一批重点培育示范场景发布
·
【图解】中外学者谈关税“冲击波”:美国仿制药市场或承压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农村改革30年
>
六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