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楼市之变:"拐点论"兑现人气重聚仍待时日
2008年12月28日 16:45
来源:文汇报
姚玉洁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2008年的中国楼市,无疑是变化多端的一年。经历了非理性上涨之后,中国楼市将在行业分化和优胜劣汰中更健康发展。
“拐点论”和“百日剧变说”
从去年底抛出“拐点论”以来,万科掌门人王石就陷入“卖拐”与“假摔”的口水仗中,遭遇开发商阵营激烈反驳。仅仅隔了3个月,“无拐点论”代表、SOHO中国总裁潘石屹却又抛出“百日剧变说”,认为受国际资本市场惨淡和国内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双重夹击,中国很多房地产公司将在百天之内产生剧变,并进入前所未有的融资艰难期。
真实情况很快显露出来。首先出现的是成交量持续陷入萎缩———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数据,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标志性城市前三季度商品住宅成交量分别同比下降了43%、59%、49%、55%、50%。
之后,原来势如脱缰的房价开始呈现上涨乏力———月度房价同比涨幅在2008年1月达到11.3%的历史高点之后,增幅加速递减,今年11月已降至0.2%,预计12月可能进入负增长区间。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表示,今年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这是近三年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变化,表明我国房价开始从快速增长、涨幅回落,转向小幅下跌,价格拐点正式出现。”
率先兑现“拐点论”的是去年领涨的珠三角城市深圳,从去年10月1.74万元的均价跌至今年9月的1.18万元,跌幅约35%。之后,降价鲶鱼万科将战火烧至长三角。中秋节前夕,万科在上海的8个楼盘全线降价,部分甚至“直降10万”,其位于浦东三林路的“金色雅筑”楼盘,则一降再降,最高幅度超过20%。
随后,万科降价风暴登陆杭州和南京,所到之处,业界震动、业主震惊———此举迫使其他“死扛”的开发商把遮遮掩掩的暗扣变成“明折”,也催生了一个奇怪的群体“退房团”。由于资产缩水,杭州的老业主们冲砸万科售楼处,上海退房团更用送花圈、撒纸钱、念悼词的过激方式,哀悼“万科丧失的商业诚信”。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认为,万科的举动拉开了行业洗牌大幕,那些没有品牌、实力较弱的开发商将退出市场,行业分化和优胜劣汰进程将加快。
从“地王”频出到流拍退地
8月中旬,一则短短的消息为本不平静的楼市再掀波澜。江苏苏宁环球集团下属的南京苏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宣布,其于去年8月拍得的总价44.04亿元、楼板价6.69万元/平方米的全国最贵“单价地王”,因地铁施工迟迟无法交付,已与相关方面解除原土地出让合同,已支付的土地出让款全额退还。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退地”事件主角,是上海普陀区长风生态商务区4C南地块。去年9月26日,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志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战胜绿地集团、鹏润房地产、华润地产等巨头,以总价11.04亿元、楼面单价16456元/平方米摘得这一“普陀地王”。今年4月底,志成公司提出“退地”,为此不惜损失1亿多元。
此外,长沙新河三角洲地块、广州恒大的广州绢麻厂地块、香港信和的重庆三钢厂地块、香港九龙仓集团的成都成百家电地块等,都因项目迟迟没有动作而陷入“退地”传闻。
2008年以来,由于银行信贷紧缩,购房者持续观望、销售变冷,开发商资金链趋紧,导致直观反映市场信心的土地拍卖遇冷,底价成交、流拍乃至“退地”的现象普遍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豪赌式扩张走向终结。
来自国土资源部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有接近50%都是以底价成交收场,更有10%左右的土地遭遇流标流拍。还有一些房地产公司则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变相退地。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的消息,在该所挂牌出让的房地产项目中,仅二季度挂牌出让的就多达20余个,其中涉及北京的项目达到16个,转让地块以住宅用地为主。
土地市场急剧降温,导致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锐减。广州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让金收入约为60亿元,而去年全年这项收入高达207亿元;深圳市已将今年的国土资金收入预期从去年的215.6亿元大幅降低到154.33亿元,下降28%;厦门调低土地出让收入预算至177亿元,为2007年土地出让金收入的66%,但实际情况更糟,上半年全市商住用地出让成交率约55%,近半流拍,全市共出让土地(商住)11幅,总成交金额不足40亿元。
“今年土地市场的降温,是对去年土地拍卖非理性集体亢奋的一个合理回归。”上海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戴晓波说,“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单向度增长的市场是很可怕的,现在震荡收敛的价格波动正是市场理性回归的表现。”
江苏华泰证券行业研究员张驰飞分析认为,2007年“地王”频出是与牛市互为呼应的,是为推高股价或筹备上市而圈占。土地储备既是拉抬地产股价格的最主要卖点,也是谋求上市最有力的“王牌”。股市向好、流动性过剩、融资成本低廉,也使得高价圈地成为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资本游戏。但这种模式是建立在地价、房价单向度无限增长的海市蜃楼之上,一旦风向变幻,便无可支撑。
反弹行情能走多久
错过了“金九银十”的楼市,却在一系列的政策利好下,迎来了11月的普遍反弹行情。
根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监测,楼市新政策实施后,市场反应较为积极,成交量明显上升,11月网上成交的市场化新建商品住房预售面积比9月、10月分别增长47%、36%;网上成交的存量住房买卖面积比9月、10月分别增长75%和68%。
北京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北京当月期房签约总量12735套,日均签约439套,环比10月上涨64%;深圳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新房签约量大幅攀升,一手住宅总成交6435套,日均成交215套,成交面积59.2万平方米,环比10月份,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分别激升约85%和74%,创今年以来新高。
反弹也在二线城市展开。南京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11月全市商品住房成交量高达3817套,为今年下半年以来月度成交量之最。中国指数研究院对长沙房地产市场监测数据结果显示:11月24日-30日,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量继续回升,共成交新房24.6万平方米,较上周上涨16%。
“在房地产优惠新政策的刺激下,购房者择机入市,11月全国住宅成交量显著回升,这是今年整个市场陷入长期低迷之后出现的第一次像样的反弹。”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说。
从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针对房地产的“救市”举措,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民银行出台“组合拳”,再到国务院进一步提出正确引导和调控房地产走势,落实和完善促进合理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拐点”逐渐形成。特别是各地下调普通住宅标准后,很多成交房屋都挤进减免税费、降低个贷首付及利率的范畴,对刚性需求者入市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仅凭一个月的成交反弹就说楼市已经“回暖”,尚属言之过早。“要判断市场发展趋势是回暖或转冷,至少要出现一个季度的持续的方向性变化。”
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走出了一根逐月回落的下行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8.46点,比10月回落1.22点,比去年同期回落8.13点,这已是今年该指数的第11个月下滑。当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10月下降..5%,这是自8月以来,房价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表示,11月楼市成交回升是各方力量配合的结果:政府税费减免一点,银行贷款利率降一点,开发商房价降一点,消费者理性积极一点。但这是建立在此前成交过于惨淡的背景之上的,随着各方利好因素释放空间变小,反弹持续的动能也将减弱,楼市回暖还需要时间。
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3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3%,增幅比前10个月提高了2.2个百分点。要消化如此大的存量,显然还需要市场人气的进一步积累。
延伸阅读
·
2008年盘点出炉:十大畅销书 十大热点
2008年12月02日
·
盘点2007年汽车业降价:三轮降价震荡车市
2007年12月13日
·
网友盘点:2007中国媒体十大事件
2007年12月10日
·
2007十大案件盘点:高官受死彰显中央治贪决心
2007年12月10日
·
年终盘点:06年中国家电巨子十大生存状态
2007年01月09日
·
2007年最值得关注的微小型车全面盘点(图)
2007年01月09日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神州数码郭为:AI驱动流程再造拓展企...
张勇没有雷军的命
·
魏建军:长期主义才有未来
·
名创优品叶国富:没有勇气,何来运气
本网专稿
·
元宵节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
·
市场监管总局专项抽检元宵、汤圆全部合格
·
中国牵头制定!首个“无人配送车”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
2025年1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亿元 同比增长3.7%
·
农业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
电动自行车竞速细分市场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2008房地产行业盘点
>
传说中的“拐点”终于来了
> 正文
中经搜索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