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城际开通运营一个月

 

 5年跨越30年历程 揭开我国高铁腾飞之谜


   2008年8月1日,作为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 流水平的高速城际铁路,京津城际翻开了中国铁路史新的一页。中国铁路仅用3年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铁路30年的高速历程,令世界铁路同行惊叹.......  

·南站将成北京最主要车站 为未来火车站做示范

 

·国宝级检测车亮相 每10天"体检"1次京津城际


·
京津城际开通运营一个月 平均上座率达80%

 

·解密一些鲜为人知的CRH3列车设计建造过程

·视频:京津城际正式运营

 

·详解北京南站购票全过程

 

·北京南站奥运气氛浓(图)

京津城际创造多个世界第一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运营速度世界第一

最高运营速度350公里/小时,每秒近100米;比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高速列车还快30公里/小时。

运量世界第一

动力最大—8800kW,列车最小追踪间隔三分钟,运行密度大;宽车体,定员达550人以上。单位时间列车运送旅客量居于世界首位。
节能环保世界第一

利用绿色能源电力牵引,并采用了低阻力、轻量化、再生制动等多项节能技术,从北京运送一名旅客到天津,耗电不到8千瓦,电费不过4元。

舒适度世界第一

车体振动低,低噪声,空间大,压力波动小;温度、湿度可调;座椅可旋转;制动曲线平滑,综合舒适度最好。

中国铁路亟待发展

  

国内生产

总值(亿

营业里程

(万km

 

全国总人口

(亿人)

 

全国旅客发送量(亿人)

 

人均年乘车数(次

1949 

 

2.18

5.42

1.03

 

1957 

1068

2.67

6.47

3.12

0.48

1962 

1149

3.46

6.73

7.50

1.40

1970 

2253

4.37

8.30

5.25

0.63

1975 

2997

4.86

9.24

7.05

0.76

1980 

4546

5.33

9.87

9.22

0.93

1985 

9016

5.52

10.50

11.21

1.07

1990 

18668

5.79

11.43

9.57

0.84

1995 

60794

6.24

12.11

10.27

0.85

2000 

99215

6.87

12.67

10.50

0.83

2002 

120333

7.20

12.85

10.56

0.82

注:1949~2002年我国铁路发展情况

中国铁路网现状

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1980年~2002年的22年,中国GDP年递增16.06%,而铁路

营业里程年递增仅1.68%。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路网规模总量严重不足

路网密度分别为0.56,远低于美国5.55,日本1.59等国家的水平。人年均乘火车不到一次,长期存在"一票难求",

"一车难求"。

技术标准普遍较低

在7.2万km营业里程中大部分线路为单线,电气化铁路仅1.8万km。

运输质量不高

长期存在买票难、乘车难。货物运输服务手段落后,送达速度慢,信息化水平不高。

既有线改造取得重大成就

    中国在既有线改造,提高列车运行速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经过六次大面积提速,目前时速≮160km的线路延展里程达1.4万多km,时速≮200km的线路延展里程达6200余km.

1997年4月1日第一次大提速。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以沈阳、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为中心,开行了最高时速达14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90公里的40对快速列车和64列夕发朝至列车。
1998年10月1日第二次大提速。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的提速区段最高时速达到140公里至160公里,广深线采用摆式列车最高时速达到200公里。全路旅客列车平均速度达到55.16公里/小时。

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大提速。重点是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线、京九线和浙赣线。列车等级和车次重新分类和调整;全国铁路实行联网售票,400多个较大车站可办理相互异地售票业务。

2001年11月21日第4次大提速。提速范围基本覆盖全国较大城市和大部分地区,对武昌至成都、京广线南段、京九线、浙赣线、沪杭线和哈大线进行提速。

2004年4月18日第五次大提速。京沪、京广、京哈等干线铁路提速区段列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60公里;同时铁道部对列车运行图进行了大的调整,增开北京至上海、杭州、南京、哈尔滨、武汉、西安、长沙等19对一站到达的直达特快旅客列车

未来方向:走向高速铁路时代

根据《铁路“十一五”规划》以及《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建设新线170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建设既有线复线8000公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15000公里。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电化率均达到45%以上。

 

到2020年,通过新建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区际快速铁路,并对既有铁路实施提速改造,形成以“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为主的快速铁路客运网络,连接所有省会和城市人口50万及其以上的大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总规模5万公里以上。

 

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释放既有线能力用于货运,根本缓解繁忙干线“瓶颈”制约。环渤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其他城镇密集地区基本形成城际轨道交通主骨架,实现公交化轨道交通运输,有效满足地区大容量客运需求

开往春天的高铁:CRH-3

 

      

现代化的北京南站:五大亮点

        

亚洲第一站:总面积32万平方米       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零换乘         节能、节电、节地            充分体现人性化    

我国唯一的高速动车组综合检测车

 

CRH3的“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