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六大产业"展巨擘 精心打造投资创业平台

2008年09月05日 13: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九月的汶上中都大地,赶超发展的高潮迭起:总投资38亿元的50万锭紧密纺项目正在紧张建设,105国道“绿色通道”建设和小城镇改造工程、宝相寺建筑群主体工程完工,与莲花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连成一体,成为“中国佛都”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是什么拨动了汶上高速发展的车轮,使汶上在新一轮发展中崛起?在汶上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经济开发区正成为客商投资的密集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建设中的“儒释圣地、花园水城”,以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功能吸引着客商的目光;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等百亿产业园,推动了汶上新型产业的发展,汶上已成为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1-6月份,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增长52%;地方财政收入2亿元,增长41%。

    “一区两翼”展翅飞

    走进汶上经济开发区,人们感受到的是这里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以及道路宽阔、绿树成荫的环境。开发区“一区两翼”的组团式发展格局,已成为客商投资的密集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地,迅速崛起的新城区,成为拉动汶上经济发展的引擎。

    汶上县把发展园区经济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产业优势、发展产业集群的有效途径,唱响“大开放、大开发、大投入、大发展”主旋律,做靓了“省级经济开发区”投资创业品牌。这个县科学编制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各专业规划,完善开发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规划以县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寅寺镇煤炭化工园区、次丘新型建材和机械制造园区为协作区的“一区两翼”组团式发展模式。目前县开发区建成区面积6.6平方公里,区内形成了机械电子产业园、纺织服装工业园等特色园区。同时,阳城济矿工业园、义桥煤矿工业园、蒙牛生态经济园,与开发区犹如“四驾马车”,拉动了汶上经济跨越式发展。

    围绕为投资者营造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开发区累计投入近3亿元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有日供水能力5万吨水厂、日处理能力4万吨污水处理厂,形成了110KV变电站与35千伏、10千伏供电线路相配套的自动化供电网络,开发区基础设施实现了“七通一平”,形成了“五纵七横”的道路交通框架。园区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封闭式管理”机制,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靓丽的环境、超前的意识、高效的服务,汶上经济开发区正吸引着一批批投资者,这里热火朝天的生产和建设场面随处可见,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纷纷在这里安家落户。总投资38亿元的50万锭紧密纺生产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厂房已按期完工;总投资6000多万元的新风光电子公司扩大变频器生产能力项目,今年7月四条生产线投入运行;一期投资16亿元的阳城资源综合利用电厂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投资35.6亿元的恒立化工、投资12亿元的张保庄铁矿已列入鲁南经济带规划。目前,现已入区企业达到89个,总投资达到70.5亿元。

    “中国佛都”绽新姿

    长乐湖小区塔吊林立,莲花湖水面碧波荡漾,宝相寺建筑群拔地而起,加上秀丽怡人的国道景观长廊,古典淳朴的城镇仿古建筑……汶上县“中国佛都”的魅力已经逐步显现。

    “这两年,汶上城市乡村变化太大了,让外地客商感到心情愉悦,像自己的家一样亲切”,在采访中,这句话说出了几乎所有外来客商的心声,魅力汶上以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来着外来投资者。

    汶上县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创业平台”为主旨,打造“中国佛都”品牌,推进城市功能区建设,创造宜居、创业的环境。该县围绕“儒释圣地、花园水城”的城市定位,高标准、大手笔搞好城市总体规划,做活“佛”和“水”的文章。这个县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水系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建设商业旅游区、工业发展区、综合政务区、科教文体区、生态休闲区、仓储物流区六大功能分区,形成“一河两轴六区”组团发展格局,规划了“三环四纵六横”交通网络,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240平方公里,建设生态秀美、产业发达,设施完善、文明和谐的新汶上。

    汶上县实施城乡“绿亮清”工程,启动了“城中村”改造工程,拉开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框架。该县秉承“以人为本,和谐拆迁”的理念,去年仅用一个月的时间,汶上县拆迁面积近40万平方米,目前,50栋、30万平方米的长乐湖花园小区回迁楼年内将竣工回迁。长乐湖花园小区与打造“儒释圣地、花园水城”相衔接,在西部规划建设商住区,沿泉河修建滨河公园,东部规划建设礼佛大道,居住区与宝相寺景区自然过渡。规划建设中的汶上滨湖公园,贯通宝相池、圣泽湖、长乐湖城市水系,形成穿城、连湖、绕佛的龙形水系。该县对中都大街进行墙体改造,将其打造成商业精品街。去年建成的汶上城市文化广场,成为城市地标景观工程;总投资3500万元的汶上汽车站,是鲁西南县级城市中智能化程度最高、设备最先进的二级现代化汽车客运站。

    围绕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和人居环境,汶上实施了37.5公里的105国道沿线绿色通道建设暨小城镇改造工程,“绿色通道”绿化面积135万平方米,新上土方310万方,“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与县城北部莲花湖项目同步实施,利用莲花湖开挖出的土方填补道路两侧,解决了两项工程最棘手的土方问题。这个县小城镇改造以沿线乡镇驻地及村街沿街建筑物改造为主,沿街建筑物在吸收传统古建筑元素基础上,创造了简洁明快、古朴醇厚的建筑风格。改造后的105国道汶上段两侧呈现出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灰瓦白墙隐现其中的美丽景象,成为名副其实绿色长廊、景观大道,沿线将成为展示中国佛都形象的风景线、经济聚集发展的产业带。

    “六大产业”展巨擘

    如今,煤电化工、机械电子、文化旅游、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成为拉动汶上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汶上县利用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传统产业等优势,以资源开发带动大项目建设,以大项目带动产业大发展,拉长煤电化工、机械电子、文化旅游、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产业链,打造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三大百亿元产业园,一批投资过十亿元的大项目落户汶上。截止6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利税8.25亿元,分别增长56.3%和56%。

    在煤电化工产业发展上,汶上县做好煤炭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煤电、煤化工等煤炭精深加工项目,建设煤电化生态工业园和产业基地。投资40亿元的阳城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去年12月开工奠基,作为去年全国唯一批准的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是综合利用资源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环保示范工程,与同建在阳城煤电工业园的阳城煤矿优势互补,建成后将形成汶上煤一电一建材产业链条集聚效应;同时,投资4.2亿元的汶上义能煤矿、投资5.6亿元的李官集铁矿等正在建设中;投资35.6亿元的恒立化工、投资12亿元的张保庄铁矿已列入鲁南经济带规划。

    在机械电子产业发展上,这个县以新风光电子和金城迪尔、精良海纬为龙头,加快生产工程机械整机产品,建设国家级变频节能技术中心,膨胀做大丝杠公司、重力机械等52家机械加工企业规模,全县机械电子产业实现了集群式发展,风光牌变频器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山东新风光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重点企业,公司拥有国家专利27项,总投资6000万元的扩大变频器生产能力项目,今年7月四条生产线投入运行。公司将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艾默生公司合作,打造全国最大的节能产品研发制造基地;金成机械与小松山推投资10亿元的合作项目正在建设中。

    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上,汶上县整合提升现有纺织服装加工生产能力,壮大天容纺织、爱丝制衣等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扶持德隆纺织、馨瑞制衣等40家企业联外引强,打造纺织服装产业生产基地。在建的如意天容50万锭紧密纺项目总投资38亿元,是由山东如意集团、香港ITAT集团、香港东银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高新技术项目,该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国内紧密纺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紧密纺生产基地。

    素有“千年佛都、儒贤圣地”美誉的汶上县,整合佛教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始祖文化资源,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实现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强县转变。该县规划建设了中都佛苑、孔子仁政园、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中华兵祖陵、北部生态旅游区等景区,打造“中国佛都”文化旅游品牌。这个县规划建设投资30亿元、占地3000余亩,融休闲观光、餐饮购物、朝圣礼佛于一体的佛都景区,其核心项目宝相寺景区山门殿、钟鼓楼等主体建筑工程即将完工,寺前广场、苦海、景观桥正在施工。礼佛大道设计了“徜徉街市”、“逸步临波”、“随缘瞻圣”、“驻足清流”四个景区段;总投资1.8亿元的汶上莲花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以莲花湖为中心,以滨河大道为轴线,配套建设环湖公园、观光农业区和商住开发区,建成后与宝相寺景区连成一体,成为汶上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该县规划建设了孔子仁政园文庙建筑群,启动恢复南旺分水龙王庙等古迹。作为山东省服务业发展重点县,该县积极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旅游产业链,投资8亿元建设了中都苑小区、圣泽综合商务广场、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将建成融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产业带。

    围绕发展新型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汶上县扶持石材和板材精深加工项目,汶上石材已经应用在北京奥运村等重大工程,远销日韩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板材形成了旋皮压板、家具制作为主的产业群。这个县以蒙牛现代牧厂为龙头,规划建设了生态循环经济园区,形成了基地群、产业带和块状经济发展新格局。这个县做大做强利生面业、三福粮业、鲁鑫蔬菜、佳泰食品等17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利生面业成为山东省重点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利生牌面粉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