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2008年08月28日 13:03   来源:新华网   
    王金虎、通讯员王磊报道:这几天,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天健农副产品销售公司经理樊维东心情不错,因为一笔及时的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原来,天健公司签订了一笔出口900吨圆葱的外贸订单,在急需资金组织货源之时,县农信社向他提供了120万元贷款,并且贷款在3个工作日内就到了账。作为一家固定资产不到500万元的民营小企业,能够及时得到这样一笔大额贷款,得益于济宁市近年来实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目前,济宁市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8%,且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他们在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深化社会生产专业化分工、推动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济宁市民营经济上缴税金66.6亿元,同比增长46.1%,其中,中小企业所占份额达90%左右。济宁市委书记孙守刚告诉记者,“中小企业是未来大企业的源头,我们要在抓好大型骨干企业发展的同时,扶持一批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为破解这个难题,济宁市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并引导担保机构规范有序发展。截至目前,济宁市共注册成立各类担保机构36家,政府直接注入资金3000多万元。今年以来,全市36家信用担保机构累计担保户数1630户,担保4100笔业务,累计担保额达16亿元。

    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促使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几年前,天健公司所在的鱼城镇几十家中小企业都面临资金匮乏的窘境,后来,由政府搭台,银企联手,当地12家中小企业组成担保共同体,交纳保证金510万元,会员企业可随时从县农信社拿到高出自身所交保证金3至5倍的贷款,一旦出现逾期还款行为,就从保证金中扣除。这一模式改变了单一中小企业直接与银行对话的模式,会员企业之间通过相互监督和资金的相互补给,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3年来,12家企业510万元的担保基金,激活放大银行贷款累计达到1亿多元,没有出现一起逾期贷款行为。12家会员企业固定资产由当初不到30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7400多万元。目前,这一贷款新模式正在济宁市全面推广。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