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十几年发展史的家居业,就像引发次贷危机的美国房地产业一样,一直处于高歌猛进状态,从来就没有下滑过,但在今年的这个冬天,却忽然面临着一个转折关口。
在那些值得怀念的发展岁月里,卖场越开越大,品牌越来越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都不愁卖,大老板小老板个个眉开眼笑。那时候,老板们个个牛得很,说起经营来口若悬河,仿佛人人都是专家。
可是,金融危机的影子尚在上游房地产业徘徊之时,好多家居企业家们已经慌了手脚,见面一看,一溜儿的愁眉苦脸。家居企业的日子真的那么难过吗?恐怕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更为准确。
增长减速了,甚至同比销售额下滑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就连北京家居界老大居然之家也不能幸免,汪林朋总裁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份北京四店的销售额同比降了9%。然而,危机面前更显英雄本色。过去好日子过惯了的人,总以为那是自己本事大,就该过那样的日子。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乱了阵脚,吓破了胆。这一方面说明家居企业家们心理素质还太年轻,没有经历大风大浪的磨砺,另一方面也显现出家居企业们追求短期利益的不少,有着长远目标的不多,一到关键时刻,自身有几斤几两,就原形毕露了。
“在市场经济好的境况下,企业可能不用怎么去做管理、做服务。但是,经济在下行的时候,再去抓这些就为时已晚。”汪林朋的这句话颇能反映家居行业的现实状况。风浪也许并非坏事儿,它能淘洗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而这种竞争力来源于长期的准备和务实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