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寻求积极因子 次贷危机下我国建材业的机遇
2008年07月16日 12: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近来,因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对世界经济陷入萧条的担忧,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有多大等均成为热点话题。笔者以为,善于在充满变化和危机的情势中寻找机会,才是主动应对的积极态度。那么,我国建材业是否能在这次危机中找到机会呢?我以为,能。
首先,尽管次级按揭危机对许多国家经济运行上的影响已经显现,但对我国建材类产品的出口影响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不错,美国次级按揭规模庞大,2005-2006年间美国累计发放次级按揭统计数字是1.5万亿美元,且房地产业是本次美国经济景气期的最重要推动力量之一,近5年来美国新增GDP中有50%来自房地产业。一些人担心,如果美国经济因次级按揭危机而发生衰退,高度依赖出口的我国经济将因此蒙受重创。然而,我认为,尽管经济萧条在总体上会削弱一个发达国家的进口能力,但却可能增加其对进口低档廉价商品的需求。尽管我国近年建材类产品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但总体而言,无论是建筑五金还是地板,或是石材以及涂料等,大量建材依然以实惠价廉的产品为主,因此,发达国家经济萧凋未必会减少我国对其出口,反而可能有所增进。
其次,企业的进出口利益并不仅仅局限于商品,也应包括进口先进的工艺设备、原料、能源以及赴海外投资等。而恰恰在这些方面,有规模的建材企业有许多机遇可以把握。
例如,在许多产品的设备工艺上,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无论是顶尖的人造石加工设备还是其他产品的一些加工设备,综合起来,我国建材领域受发达国家出口到我国的限制还是很多,使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装备进口的规模、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在经济景气时期,由于国内需求高涨,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在向我国出口技术和高级技术装备方面趋向保守,限制十分严格;相反,在经济萧条时,由于国内需求大幅度减少,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也希望扩大出口,刺激经济,因此,向我国出口技术和高级技术装备方面的限制将有所放宽,要价降低。如果确实如此,那么,我们就可以抓住机遇,化被动为主动,借机考虑加大技术和工艺设备等方面的进口力度,把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转化为我们加快技术进步的有利契机。(来源:建筑时报)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3项电气继电器IEC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
铁路五一假期运输收官 累计发送旅客1.51亿人次
·
公积金贷款利率再降!张波:已处于历史低位
·
合格率均超99%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民用“三表”专项检查结果
·
福建省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第一批重点培育示范场景发布
·
【图解】中外学者谈关税“冲击波”:美国仿制药市场或承压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建材行业
>
行业如何自救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