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大盘点 2008年建材行业的八个声音
2008年12月21日 1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刘赟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声音一:
在内需拉动中勇挑重担
日前,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宋志平在媒体恳谈会上表示,面对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四万亿的投资项目大部分都涉及投资和基建。作为基建“粮食”的建材行业要做好充分准备,从量和质上保障这些项目的供给。中国建材在自身调整的过程中,要从全局出发,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技术升级等项目投资上,以大局为重,勇挑重担,积极推动建设在建项目。
声音二:
4万亿元的“大蛋糕”
国务院近期出台的拉动内需十项措施,使得原本在寒冬中挣扎的建材业入沐春风。初步匡算,这十项措施建设到2010年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而这4万亿元的“大蛋糕”几乎有80%以上涉及建材业。无论是现今的市场信心,还是未来的投资预测,我们都有理由轻松乐观,因为建材业的春天就在不远处等着呢。
声音三:
“汶川不哭”
全省地震灾区首批过渡安置房(活动板房)建设正快速推进。截至6月3日,重灾区已建成过渡安置房277495套。但目前一些建筑材料价格上涨较快,使救灾工程成本加大。为保证过渡安置房建设和灾后重建工程开展,省建设厅发出紧急通知指出,还未实施干预措施的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本地区需要实行干预的建筑材料品种、范围,送本地物价局向市(州)人民政府汇报,争取公布实施。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价格信息应与临时干预价保持一致,并及时告知省外援建单位。
通知强调,相关单位在搜集材料价格时,若发现供货商有借灾害之机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向当地物价管理部门反映,协助查处。
声音四:我们叫猪坚强
10个月蛰伏冬眠让中国的楼市一片哀鸿遍野之声。价也降了,地也退了,而这个寒冬好像还没有回暖的迹象。昨日,作为行业领袖者的地产大腕们,开始集体向政府呼吁,为地产界敲开从紧的政策。
“目前有3个跑的姿态,一个是范跑跑,就是小的地产公司;第二个是巍然不跑,就是谭千秋,在地震中保护别人,这是大型国企和政府,他们没有办法跑,他们要保护这个市场,我们要为他们歌颂;第三个跑的是任总那样的,我们叫猪坚强,由300斤饿到100斤,但我们能够坚持到生命的最后,等到解放军来的时候。”冯仑更是将号召房企学习坚强,挺住这场房地产地震。
声音五:卫浴业并没有所谓的“寒冬期”
近期全球经济萧条、经济形式紧张,并且随着行业的发展,业内竞争也日益激烈,朱慧锋坚信只要企业的服务态度坚持摆在第一位,力求为广大客户提供最迅速,完美的专业服务,在销售方面做到从定单,生产,物流,售后服务做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生产销售;企业内部要求员工练好本领,严把技术关,企业就不会遭遇所谓的“寒冬期”,市场的潜力还是很大!
声音六:水泥节能有可为
“在政府工作报告有关节能减排的内容中,首先提出要落实水泥等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计划,同时要加强这些行业先进生产能力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吉林亚泰集团董事长、总裁宋尚龙说,节能减排不仅是社会问题,也应成为企业发展的关注点之一。
宋尚龙表示,当前我国水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整体发展水平粗放,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落后水泥比重仍较大,生产企业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因此,今后水泥行业发展的主线仍是结构调整,向资源节约和节能方向发展。
声音七:对金融危机说不
危机,向来是“危险”与“机遇”的组合。对一个政府而言,危机可能是大厦将倾的导火索,也可能是革除弊端的时机;对一个企业来讲,危机也许是无法迈过的天堑,也许是重新崛起的契机。
声音八:走出去 让全世界都知道
09年,我们公司打算“走出去”,去开发中东市场,重点是在迪拜建立起生产基地。迪拜,是世界上知名的自由贸易港,目前,我国已连续三年位居迪拜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在那里做生意的中国人,多至十几万人,我们志强也打算去开拓那里的市场。大家都知道,迪拜有世界上最奢华的七星级酒店,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世界的最顶级酒店,也用上“志强”制造。
当然,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和开拓国内的市场,毕竟,公司很大一部分业绩的增长,是来源于国内的市场。
面对新的竞争,公司会持续地开发新产品以及完善产品的售后服务,来应对来自各方的竞争压力。
(来源:慧聪建材网)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合格率均超99%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民用“三表”专项检查结果
·
福建省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第一批重点培育示范场景发布
·
【图解】中外学者谈关税“冲击波”:美国仿制药市场或承压
·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消费提示
·
第一季度检验检测行业综合景气指数100.4 发展稳中向好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超百个互动体验项目亮相现场体验区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建材行业
>
要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