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放松房地产政策 利好钢铁水泥家电等行业
2008年12月19日 15:41
来源:和讯
王梁幸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事件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
房地产
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主要确定了以下三项政策措施:1、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2、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其中放松了二套房贷款政策。3、引导
房地产
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促进商品住房销售。
点评
为了实现保增长的目标,促进内需的拉动,在连续大幅降息之后,国家再度出台了针对楼市的救市政策,无疑对房地产行业构成正面的刺激,其中二套房贷款政策的放松以及支持合理融资的需求将有利于楼市成交量的持续回升,也有利于缓解目前开发商资金链紧张的问题,有望加速房地产行业的转暖:
1、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房地产行业与钢铁、水泥、家电等19个行业关系密切,房地产投资规模也一直在全国投资数额中占较大比例,因此,地产行业的运行状况对国民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国家为实现保增长的目标,采取通过刺激房地产的消费从而带动内需的增长的措施,也在情理之中。
2、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在之前的救市政策中已经有所提及,“国十条”内容中的第一条就是这个,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政策边际递减的效果。同时,保障性住房的大力推出对商品性住房的冲击并不明显,即使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力度,其所能覆盖的范围也仅占全国居民的4%左右,而且真正在地方申请到保障性住房的条件也十分苛刻,因此,对于真正全面改善居民住房问题的帮助并不大。
3、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房消费,其中放松了二套房贷款政策。具体为措施为对已贷款购买一套住房但人均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再申请购买第二套普通自住房的居民,比照执行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对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暂定一年实行减免政策。一方面,营业税的相应减免减缓了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二套房的贷款政策出现放松,以100万房款贷30年的例子计算,在新政的实施后,基本上可以省下20万左右的资金,这对于二次置业的居民来说仍是较大的诱惑,因此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有望刺激楼市成交量的转暖,在拉动房地产消费从而带动内需增长方面也有较大帮助。
4、支持合理融资需求,加大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特别是在建项目的信贷支持,对有实力有信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融资和相关
金融
服务。政策的托市目标明确,通过加大信贷扶持开发商,将有利于缓解开发商的资金链紧张的难题,对于上市
公司
的业绩回暖也有较大帮助。
5、政策的扶持对行业的正面刺激是明显的,但是从二级市场的角度分析,房地产板块短期走强后,仍存在二次回调的可能。主要原因在于两点:第一是政策的作用更多的是提振市场信心,真正决定市场走势的仍是基本面的运行,目前房价仍处高位抑制各地成交量大幅回暖的主要因素,国家救市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保房价,从政策的具体细则来看,中小户型将得到更多的扶持,也说明国家真正要解决的是大多数居民的住房问题,在行业没有全面转暖的情况下,地产板块就此反转的概率较小。第二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并没有明显见底,从历史经验看,政策底出现后,行业仍需要二次探底形成业绩底,然后才有望出现上涨
行情
,由于08年全国楼市呈现明显的低迷态势,上市公司的09年上半年业绩仍会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因此,地产板块的全面走强仍需等待。
综合分析,国家为实现保八目标,不断推出拉动内需的政策,可谓用心良苦,此次地产政策的刺激作用无疑是明显的,也将使得地产板块短期内出现不小的涨幅,操作策略上,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龙头个股以及
基金
重仓持有的品种,如万科、
保利地产
(600048,股吧)、
招商地产
(000024,股吧)、
华发股份
(600325,股吧)等。但我们仍然提醒投资者保持一份谨慎,整个宏观经济在09年的运行仍不乐观,而地产行业相对于之前的快速膨胀,此次行业自身调整的时间仍不够,政策的作用也不会改变调整的大趋势,在房价收入比没有回落到合理区间情况下,房地产行业真正的转暖时机仍难以到来。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福建省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第一批重点培育示范场景发布
·
【图解】中外学者谈关税“冲击波”:美国仿制药市场或承压
·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消费提示
·
第一季度检验检测行业综合景气指数100.4 发展稳中向好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超百个互动体验项目亮相现场体验区
·
2025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建材行业
>
建材行业利好政策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