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企业并购契机凸现
2008年12月22日 18: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最大的危机也许是最佳的契机。对于中国的机械、机床企业来说,通过兼并收购,进入全球机械、机床行业的产业链,通过投资控股,中国机床业与国际机床业的价值链接轨,是目前中国机床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中国制造的崛起,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机床制造业的新一轮战略布局。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猛烈地冲击着世界各国的经济。随着金融业危机的不断扩展,各国的实体经济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国际机床行业所受的经济危机的影响绝难幸免。
近几年国际机床工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已出现疲软衰退趋势。
据有关部门统计,欧美的机床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50%左右的机床制造企业仅有四五十人,最多也就一两千人。规模小,难以承受市场的风浪。在资产资本的形态上,欧美的机床企业大多是技术支撑型,而不是资本支撑型。因此在金融危机发生时,资金融资问题最有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这一特征很适合中国机床企业在比较低的价格条件下,进行兼并收购具有较高机床制造技术和较好品牌的国外机床企业。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机床企业带来的低成本兼并收购海外企业的商机已经凸现。
时不我待,机不再来。把握好危机中出现的契机,是中国机床企业智慧的体现。
前些年,大连机床集团以近千万元的代价完成对德国兹默有限公司70%控股权的收购,为打造中国机床航母,实施国际化战略跨出了坚定的一步。沈阳机床集团投入8000万人民币启动对德国希斯公司的并购,为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创造世界公司的长远战略目标写下了浓重的一笔。秦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对联合美国工业公司占60%的控股,上海明精机床公司对德国沃化贝格53.6%和日本池贝公司65%的收购,其向国际市场进军的步伐不可谓不大。作为中国机床行业海外并购的领头羊,上述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军团,为中国机床行业向外扩张,寻求发展提供了极好的范例。
当然拥有国际化经营的人才和国外企业合作的经验是实施跨国经营的重要条件,并购后,要快速转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和如何完善对并购企业的管理,以及与并购企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等问题都尚需下很大的功夫与力气,去研究,去努力实践解决。
(源自:中华机械网)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
对话小鹏汽车何小鹏:我希望走慢一点,少摔跤
本网专稿
·
【图解】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食用植物油专项整治行动开启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再缩减 “宽准入”红利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
国家免疫规划会否纳入新的疫苗?国家疾控局:正在研究
·
【图解】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7%
·
新修订《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6月1日起施行 助力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
·
进口牛黄再“开闸” 牛黄原料“紧缺枷锁” 能否打开?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机床行业
>
专家观点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