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行业发展趋势与重大专项启动分析
2008年12月22日 17: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吴柏林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2008年已踏进最后一个季度。回顾机床工具行业在近一年的运行中,行业经济形势出现了那些变化?未来的走势又将如何发展?筹备几年的重大专项的启动,为我行业带来了那些利好?就这些行业十分关心的问题,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总干事长吴柏林,在前不久接受媒体的访谈中,提出了颇为值得思考与启发的几点分析:
分析1:机床工具业将保持平稳发展不会出现大的低谷
2008年上半年,机床工具行业虽然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但相比前几年的连续高速增长,行业今后几年的增长速度会降下来,不会再延续前几年的强劲势头。以眼下的经济形势判断,行业既不可能保持前几年那么快的发展,但是也不会出现上世纪90年代初那样的低潮,不会出现大的低谷。
之所以说不会出现大的低谷,这是由主、客观两方面来决定的。从客观方面看,宏观经济政策强调国民经济的发展要又好又快。即:在强调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要保证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没有速度就没有效益。所以,国家的宏观政策不会允许行业增长速度出现太剧烈的回落。只要装备制造业或者说整个工业制造业能够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对机床工具行业就会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另外,虽然宏观政策上是在控制投资、缩紧银根,但是对国家重点的、列入到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十几个重点领域还是鼓励发展,比如16个重点领域的投资,就已经为机床工具行业提供了相当规模的的中高档市场。
从主观方面看,当今的机床行业已经不像10年前或是15年前那么脆弱,一旦市场下滑,整个行业就跟着衰退,完全靠市场拉动。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经过前七、八年的连续发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了企业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发展的趋势已经表明,国内企业将会在海外市场越来越大有作为。而在国内市场,行业能够满足国内高档市场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现在,16个重大专项已经启动15个,这些基本都是机床工具行业的用户行业,还有尚未启动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科技专项自身,也是机床工具行业的用户。随着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相信国内企业将会在这些领域的中高端市场进一步有所作为。关键看还要看行业怎样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从中高端市场中拓展份额。
分析2: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眼下,国家宏观调控对投资控制很紧,银行贷款很难,加上CPI大幅上涨,使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涨价、能源涨价、出口汇率的变化,一些小企业已经无法承担贷款的成本,而靠投资拉动的中低档产品的市场大幅度下滑,使一些以出口为主要手段,以薄利多销为主要经营方式的小企业可能很难渡过危机。
从企业投入方面看,可以把行业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企业是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放在了第一位,这类企业规模不大,完全致力于走高档路线,比如大连光洋;
第二类企业是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沈阳机床、大连机床都是两种投入各占一定的百分比,还有一些重型机床企业如北一、齐一、齐二都在扩张产能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
还有一类企业就是单纯的扩大规模,创新很少,这些企业光想做大,没想提高水平,这类企业面临当前形势,会感觉没有出路。
在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中,一定要摒弃简单重复的规模扩张。其实在几年前,协会就呼吁,不要看见市场火爆就盲目投资扩大规模。这些盲目扩张的企业,现在订单已经不满,如果生产规模再上一倍,只能等着亏损,可是工程已经上马,设备已经采购,这类企业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
对于那些实力比较雄厚的大型企业,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当下的市场是中低档产品下滑很快,大型、重型和高档的产品比较乐观,而我们很多大型企业是涵盖这两类产品的,这种局势对这些大企业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是因为企业会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机遇是因为在中高端市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最近几年,行业一直很注重技术引进的消化与吸收,在自主创新、品种发展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功课。眼下面临的市场局势,企业正好加速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甚至产业结构,企业一旦能够真正转变发展方式,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机床工具报)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
对话小鹏汽车何小鹏:我希望走慢一点,少摔跤
本网专稿
·
【图解】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食用植物油专项整治行动开启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再缩减 “宽准入”红利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
国家免疫规划会否纳入新的疫苗?国家疾控局:正在研究
·
【图解】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7%
·
新修订《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6月1日起施行 助力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
·
进口牛黄再“开闸” 牛黄原料“紧缺枷锁” 能否打开?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机床行业
>
专家观点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