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凸显"中部魅力" 汉企争赴北京揽才
2008年12月22日 18:36
来源:湖北日报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京城抢才,底气何来
湖北日报消息拒绝一名一心想投身该企业的清华大学工科硕士生,对于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来说,是件不寻常的事。
11月15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2008年武汉知名企业专场招聘会”上,该集团人事处处长熊成喜就是这样做的。原因是这名清华高材生所学的专业,偏重材料学,与企业需求不相符。
普通武汉人可能认为,这不可思议:他们心目中,武重还停留在2003年之前的老印象上,那是一家困难重重的大型国企。
不过,在这场有31家武汉知名企业参加的招聘会上,面对4000多名蜂拥而来的清华、北大以及其他北京高校毕业生,各企业的招聘经理,对不符合本企业要求的毕业生,都没有手软。
这次招聘会,意义非常特殊:这是武汉企业,头一次组团,集体到发达地区抢人才。
多年来,武汉人习惯看到的是,一波又一波的发达地区招聘大军,奔着武汉每年20多万高校毕业生而来,将武汉培养的优秀人才,搜刮一空。
而武汉企业,一方面仗着本地毕业生众多,无须舍近求远;另一方面,自觉没有底气,很少去京沪名校招人。
这一次,是什么原因促使武汉企业敢到京城顶级名校,与发达地区企业同台竞技,一较高下呢?
金融危机是直接诱因。
相对内地而言,经济发达的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大,更直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凌达告诉《产经周刊》记者:“与去年相比,今年明显感觉到就业形势偏紧,笔试、面试的机会少了。”
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硕士毕业生邬军飞说,他所在班的30名同学中,目前可以签就业协议的才6人。往年这个时候,至少一半学生的毕业去向,已经尘埃落定。
正在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招聘展台前排队等候应聘的北京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杨力说:
“IT行业是继金融行业之后,受到危机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北大该专业学生也倍感就业压力。”
而武汉地处中部,经济外向度不及沿海发达地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
相反,由于武汉经济以内需为主导,此刻在国家启动内需战略中更是抢占了先机,成为全国经济中难得的一抹亮色。
首次亮相,表现不俗
机遇当前,武汉企业趁势加快发展,努力扩大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此次来招聘的企业,发展势头都很强劲,人才需求都很旺盛。
武重前几年完成艰难的改制之后,甩掉了沉重的包袱。目前,该企业突出发展机床主业,其多年在技术上沉淀下来的优势,正在使该企业重新恢复全国行业主力军的地位。目前,该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三年之后,甚至往外推掉一些业务。
熊成喜说,目前他们急需信息化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人才,计划引进60名左右毕业生。而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样的名校,是引才主要对象。
为了吸引清华毕业生,该集团承诺,适当提高清华毕业生的待遇。
老国企武重的复苏,正是武汉这个老工业基地复苏的一个缩影。而对顶级名校毕业生等高层次人才的渴求,正是中部经济崛起的强烈信号。
招聘团中,还包括东风本田、武钢集团、武汉凯迪、武汉建筑设计院、华工科技、武汉高德红外等一批知名汉企。
他们希望能在发达地区企业被危机困扰,自顾不暇的时机,来京城名校抄底,为将来经济全面复苏,储备一批优秀人才。
汉企在清华一亮相,就赢得了京城各大名校毕业生的热捧。无论从哪方面比较,汉企都不输于京沪企业。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向前来应聘的毕业生承诺,硕士生年收入10万元,本科生7万元。
清华一位博士认为,这样的薪酬非常具有吸引力。他说,去年,北京一家以加班著称的IT企业来清华招人,除了解决北京户口之外,年薪15万元。而今年,这家公司无论是博士硕士还是学士,一律不解决北京户口,薪酬也大幅下降,博士月薪只有7500元、硕士6500元、本科生5500元。
从毕业生需求数量上来看,武汉企业的胃口都很大。东风汽车招聘人数超过400人,烽火科技招聘500人,武汉凯迪招聘650人,中建三局招聘人数1300人。一直风传在裁人的神龙汽车,也拿出了100个岗位。
这次京城招聘,31家企业的高层都非常重视,每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华工科技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张勤告诉《产经周刊》记者:“金融危机影响下,现在招聘优秀人才,成本最低,选择余地更大。我们希望乘机补充一些新鲜力量,给老员工带来鲇鱼效应。”
中部机会,魅力大增
邬军飞是清华大学2009届材料专业硕士毕业生。直到年初,他都认为,他的就业将跟他的师兄、师姐一样。
上几届,靠着清华大学这块金字招牌,不少人都放弃了工科专业,在北京、上海这样金融行业发达的城市,找一份待遇丰厚的管理、咨询方面工作。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原来的“金领行业”变成了“高危行业”。清华工科毕业生回过头来开始重视本专业所属行业的就业机会。
清华大学一直主张,学生就业要“入主流,上大舞台,做大事业”。受此熏陶,邬军飞希望能够进大中型制造业企业。
而他发现,类似企业正从京沪这样的大城市退出,转移到武汉这样的中西部大城市。
邬军飞拿定主意,到武汉寻找机会。这次招聘会,他将目标瞄准了东风本田。
邬军飞另一位校友,汽车系2005级硕士吴波,抱着同样的想法,放弃了北京、上海的就业机会,签约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事业部。
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祁金利说,以前清华毕业生去中部并不踊跃,主要是因为对中部不了解。
为配合这次招聘会,武汉市政府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唐惠虎系统介绍了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和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情况,受到毕业生的欢迎。《产经周刊》记者走访清华、北大时,明显感觉到,在两校学生心目中,武汉等中部城市形象大有改观。他们均认可武汉的发展潜力巨大。
来京城招聘的汉企都表示,他们急需发达地区的人才。引进京城名校毕业生,有助于改善以武汉毕业生为主、人才近亲繁殖的局面。
武汉人事局局长潘汉生认为,引进一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相当于引进了一个智力团队。每个毕业生背后,都联系着数位清华、北大教授和专家,还有他们为数众多的学兄、学弟。
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吴刚说,这次赴京招聘,打开了武汉企业到发达地区争抢人才的大门,也树立了他们的信心。“接下来,我们还将组织武汉企业到南京、上海和广州去纳贤。让人才流动与东部产业转移的步伐同步。”(记者吴志远通讯员赵凯郑艳)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
对话小鹏汽车何小鹏:我希望走慢一点,少摔跤
本网专稿
·
【图解】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食用植物油专项整治行动开启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再缩减 “宽准入”红利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
国家免疫规划会否纳入新的疫苗?国家疾控局:正在研究
·
【图解】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7%
·
新修订《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6月1日起施行 助力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
·
进口牛黄再“开闸” 牛黄原料“紧缺枷锁” 能否打开?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机床行业
>
各地应对危机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