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创新联盟建设是中国机床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8年12月22日 18: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机床作为装备产业中最为典型,最为基础的产业被誉为“装备工业中的装备工业”。近年来中国机床开始大规模地走向世界,中国已跻身世界机床出口大国之列。然而,中国机床仍然存在着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发展滞后、机床制造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制造能力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等问题。
在国际机床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国机床行业的发展备受关注。很多机床企业单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共性技术的研发问题,现实地摆到机床行业中大多数中小企业面前,针对此类问题,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站在国家主导的层面,就政府和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提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建议和看法。概要节录如下:
近年来,科技部正在尝试利用市场机制来推动解决,成立企业创新联盟就是尝试之一。如:成立中国钢铁可循环经济创新联盟,目标就是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若干共性技术问题。
科技部和其他部委联合起来共同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就是立足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共同基础上,以国家的战略产业需要为导向,把分散的产业力量和创新要素集合起来,形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数控机床的共性技术是国内机床行业具有普遍性的一个难题。由于这些技术决定了高档数控机床的竞争力,所以关系着中国数控机床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要想机床行业这样一个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能打翻身仗,就必须提高我们的技术合作力度。产学研联盟,必须明确研发需求不能是笼统的需求,而有必要把问题分解到几个领域,具体到技术问题。另外还要明确,需要哪些相关学科支持,明确了具体目标,研发才会有效率。
要切实体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促进产业化进程,建立产品开发与企业应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同样不可或缺。
在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中,理顺各项要素间的关系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产学研创新联盟是国际通行的研发形式,推进和促成广泛的创新联盟,对于我国机床行业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对于解决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共性技术难题,必然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阳光大道。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金属加工在线” 网址:http://www.mw1950.com/html/200812/1211/200812111146471059.shtml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福建省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第一批重点培育示范场景发布
·
【图解】中外学者谈关税“冲击波”:美国仿制药市场或承压
·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消费提示
·
第一季度检验检测行业综合景气指数100.4 发展稳中向好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超百个互动体验项目亮相现场体验区
·
2025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机床行业
>
未来行业趋势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