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机床的生产形势和市场需求
2008年12月22日 19: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1.目前世界机床生产和需求情况
当前世界机床生产、消费形势,有以下三大特点:
(1)形成美、欧、亚三足鼎立,“三分天下”形势,且以美、德、日为三洲之代表;(2)世界前10位机床生产大国和地区中欧洲有5个(德、意、瑞士、西班牙、法国),美洲有1个(美国),亚洲有4个(日、中、中国台湾省、韩)。前10位出口大国和地区中欧洲有7个,美洲有1个,亚洲有2个。欧洲是当前世界机床生产和出口最强的地区;(3)当今世界生产、消费以单机为主。在新技术应用和研发创新方面欧洲和德国最强。数控机床产量出口日本最多。机床消费美国在不断下降,中国在2002年升居世界第一。
据统计,2002年金切机床产值全世界共227.3亿美元,西欧12国为103.8亿美元,占世界之45.7%,亚洲5个国家和地区为100.3亿美元,占世界之44.1%,美洲5国为18.2亿美元,占世界之8.0%。当今世界欧洲之机床产值和出口最多,占世界主导地位。
目前世界机床市场需求以单为主。在数量上,机床(金切机床和成形机床)总量约100万台,其中数控机床共25万台,约占机床产量的25%。目前全世界仍有75%的非数控机床(约75万台的金切机床和成形机床)供应市场,有手动、数显、程控、电液控制、专用等多种形式。在20万台数控金切机床中,NC车床约6万台,加工中心5万台,数控磨床1.5万台等。在金额比例上,数控机床价格昂贵,约占世界机床总产值的75%。
当前,全世界数控机床产量中,低、中、高档之比越为30:60:10。
2001年,德国机床产量9.1万台,数控机床消费量为51300台(产量为30262台),居世界首位。美国机床产量为14.5万台,数控机床消费30022台(产量为14382台),居世界第二。日本机床产量8.4万台,数控机床消费22099台(产量为46711台),居世界第三。中国机床产量19.2万台,数控机床消费9899台(产量为17521台),居世界第四。
世界数控机床的发展动向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总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精度、效率、自动化,发展多样性、成套性、综合性,以适应市场个方面扩大之需求;(2)低、中、高档均有,中、高档、高性能数控机床不断增加;(3)随着微电子、计算机技术、各种功能部件、刀具、数控系统的开发、创新,数控机床将阶段性、波动式不断向高精度、高速化、复合化以及环保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方向发展;(4)经济景气时,要求高性能数控机床多,经济低迷时,要求廉价实用的机床增多;(5)要求不断提高各种数控机床的性能价格比,要求货真价实、效益显著。对质量、性能、品种、价格、交货期、服务6点要求日高。
下面将对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及数控磨床的生产和消费情况加以叙述。
2.数控车床生产与市场需求
2001年,美国金切机床产量8万台,其中数控机床共12566台,占机床产量的15.8%。数控车床的产量为2619台,占整个车床产量2949台的89%。目前美国的车床产量很少,2001年进口数控车床5774台(从日本进口2978台、从中国台湾进口606台、从德国进口335台、从韩国进口891台、从瑞士进口111台等),出口516台,消费数控车床7882台。可见美国的数控车床是大量进口。2001年,德国金切机床产量9万台,其中,数控机床30262台,占机床产量的33.6%。数控车床的产量6149台,占车床产量7514台的82%。可见尽管德国车床产量不多,但数控车床却占有很大的比例。日本2001年金切机床产量74543台,其中数控机床46711台,占机床产量的62。7%。数控车床的产量为18584台,占车床产量19849台的93.6%。可见数控车床所占比例很大。日本出口数控车床11198台,进口276台,数控车床消费量为7671台,大于加工中心消费量7092台和磨床消费量1351台。日本之特点是数控车床大量出口,出口占产量之60%。中国2001年金切机床产量19.2万台,其中车床9.2万台,占机床产量的48%。数控车床3900台,占车床产量的4.2%。2001年中国进口数控车床3500台,出口480台,消费6920台,超过加工中心消费量2662台和数控磨床消费量2872台。
从上可知:美、徳、日、中2001年车床产量共12.2万台,数控车床产量为3.1万台,占车床产量的25.4%。估计全世界目前车床产量约25万台,数控车床约6万台,占车床产量的24%。目前全世界机床产量(金切机床和成形机床)约100万台,其中金切机床约70万台,数控金切机床约20万台,占金切机床的28.6%。数控车床越占数控金切机床产量的30%。各国技术水平、工业化程度不同,所占比重不一。
3.加工中心生产与市场需求
美国是当今世界历年消费加工中心(MC)最多的国家。2001年美国MC产量7430台,进口5183台,出口1108台,消费11505台,远远超过数控车床的消费量7882台。德国2001年MC产量4548台,进口4762台,出口4019台,消费5291台。日本2001年MC产量13992台,进口135台,出口7035台,消费7092台。中国2001年MC产量578台,进口2290台,出口206台,消费2662台。中国台湾省2001年MC产量11660台,进口4082台,出口9326台,消费6416台。美国MC进大于出,进口为出口的4。7倍。德国MC的产量、进口、出口大致相似,也属于大进大出。日本是当今世界MC产量最多者,大量出口,2001年出口MC占产量的50%,出口为进口的52倍。中国MC产量最少,大量进口,2001年进口为产量的4倍,为出口的11倍。中国台湾省MC产量仅次于日本,大量出口,2001年出口为产量的80%,为进口的2。3倍。
估计全世界目前MC产量约5万台,约占数控机床总产量20万台之25%。目前世界数控车床产量多于MC。各国需求低、中、高档MC数量不同,发达国家高档需要量多,发展中国家需要量相对较少。目前世界低、中、高档MC产量之比约为30:60:10。
4.数控磨床生产与市场需求
美国2001年生产数控磨床589台(1997年曾达13336台高峰,现大量进口),占磨床产量3904台(磨床和抛光机)之15%。数控磨床进口2263台、出口259台,消费量2593台。日本2001年数控磨床产量2675台,磨床产量5182台,数控磨床占磨床产量的51.6%。日本进口数控磨床433台、出口数控磨床1747台(出口占产量之65%),消费量为1361台。中国2001年磨床产量2万台(占当年金切机床19.2万台之10.4%),数控磨床产量1050台,进口1315台、出口9台、消费量为2356台。美、日、中三国2001年数控磨床产量为4314台、消费量为6010台。消费量大于产量,不足的机床由德国、瑞士等供应。
目前,世界上生产磨床最多的为德国,2001年共计生产磨床14680台,其中各种数控磨床计3911台,占生产磨床之26.6%。进口数控磨床约1700台、出口1554台、消费量为4057台。其它如意大利、瑞士生产数控磨床也较多。
估计,全世界目前机床产量(金切和成形)约100万台,其中金切机床70万台,磨床约有15万台,磨床产量占金切机床的21%。其中数控磨床约1.5万台,占世界磨床产量的10%。今后磨床和数控磨床产量和消费量将不断增多,数控磨床的比重也将不断增大。
(北京机床研究所 陈循介)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
对话小鹏汽车何小鹏:我希望走慢一点,少摔跤
本网专稿
·
一季度内需潜力加快释放 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超5000亿元
·
央行:更有针对性地拓宽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
国家发改委: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严重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
·
国家发改委:美国进口粮基本为饲料粮,不采购也没影响
·
商品条码助力消费品以旧换新精准补贴
·
【图解】全球最大市场!这个证全国累计核发49.55亿个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机床行业
>
国际经济背景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