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又种树来又栽花 特色产业富裕农家
2008年09月18日 19:45
来源:经济日报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站在肥西县上派镇三岗村的“观景台”上远眺,目力所及,全都是成片苗木,紫色的红叶李,浅绿的香樟,叶片肥厚的广玉兰……层层叠叠,让人目不暇接。村里干部介绍说:“这些苗木足有10多万亩,光是里面的道路就有25公里长,如果没人指引,外面人进来还会迷路呢。”
这一片片苗木如今成了三岗村和周围村落的“绿色银行”,但是10多年前却不是这番景象。上派镇辖区多丘岗,许多地方便以此而得名,像什么黄岗、井岗、烧脉岗,三岗村也是由松岗、阮岗和孔岗三个村合并而成的。这片土地高低不平,种粮产量很低,但是却宜于繁育苗木。过去当地虽有种植苗木的传统,但一直是小打小闹,形不成气候,农民生活也不宽裕。
1998年,三岗村农民在政府的引导下,抓住城市绿化用苗大幅度增加的机遇,开始大面积种植绿化树苗和经济果木林苗,收入明显提高。周边村子看到了培育苗木的效益,也纷纷跟进,短短几年,三岗村附近就形成了15万亩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占合肥市苗木总面积的88%,占全省的一半左右,产品包括绿化苗、果苗、花卉、盆景、草坪地被和鲜花六大类400多个品种。仅三岗村,苗木种植面积便超过1万亩。
农民栽种的苗木越来越多,单靠自己销售显然不行,于是肥西县委、县政府下大气力搞好市场建设,在2002年兴建了占地100多亩的三岗花木大市场,让农民有一个开展交易的平台;同时组织成立协会和专业公司,培养苗木经纪人,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如今,全县已有各类苗木花卉专业公司200多家,专业经纪人2000多人,为各类苗木的销售构建了坚实的渠道,而三岗花木大市场的兴建,更是提高了肥西苗木花卉的知名度,目前肥西县各处种植的苗木,大都以“三岗”之名成交,年交易花木近5亿株,销售额5亿元。
6月15日,记者来到三岗花木大市场,随机走进一家名为“肥西县派河花园”的商铺,了解市场运营状况。商铺经营者名叫周典年,经营盆景已有12年。他的铺面有200多平方米,里面有200多种花木盆景,自家还有20亩苗木生产基地。他告诉我们,自打进入花木市场,生意比过去更红火了。一是客户来的多,二是各家商户经营品种不同,可以互相调剂,做成更大的买卖。正说着,市场里的另一经营者丁云强找上门来,将厚厚一沓人民币交给周典年。原来,他前几天以1万元的价格从这里替客户订购了20个盆景,今天交款来了。
“看样子生意很不错嘛。”
“一年下来,能赚个二三十万吧。”
老周笑着说。
如今,三岗花木市场的规模已不能满足需求,为了做强苗木花卉产业,肥西县正在投资2亿元建设“中国中部花木城”。
距离三岗花木市场两三公里处,在一片荒地上,各种施工机械正在忙碌着。县林业局的同志介绍说,这就是由国家林业局授牌的“花木城”所在地,面积有1300多亩,今后将成为集花木交易、展示、科研、培训、信息交流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市场。花木城建成之后,将使全国苗木花卉市场形成“东有浙江萧山,西有四川温江,中有安徽肥西”的鼎立之势,为这里苗木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空间。
绵延十几万亩的各类苗木,已经成为肥西一景,引来了不少城里人。于是,肥西县积极组织农民开展农家乐旅游,让苗木花卉产生更多的附加值。走进三岗村金桂园,栽植有序的金桂树,潺潺流淌的小溪,别具一格的亭子,泛着波光的鱼塘,让人精神为之一爽。园主刘宏春年纪不太大,但是很精明。他是村里最早的苗木种植户之一,以后又从事苗木经营,园林绿化,如今又搞起了农家乐旅游。刘宏春告诉我们,刚刚建成的金桂园,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已经有了1万多元的纯收入,势头不错。像这样的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在三岗村还有5家。
围绕苗木做足文章,让三岗村人富了起来,去年人均年收入6250元,并出现了一批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
在肥西县,除了苗木产业,在家禽养殖、花生、蚕桑、蔬菜瓜果、水产等方面,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带动了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在合肥一带,肥西老母鸡素来有名,当地正旺集团便利用这一优势,与几家公司联合成立了餐饮公司,从禽蛋生产开始,将产业链条一直延伸至餐桌。餐饮公司创办的肥西老母鸡连锁店,供应鸡肉馄饨、鸡汤粉丝等各种特色食品,很受顾客欢迎,一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并进而带动了肥西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如今,像“正旺”这样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在肥西县已有90多家,年实现营销收入1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10.8万户。一批叫得响的农业品牌也随之涌现出来。“皖中”花生仁、“森淼”白条鸡、“汪德荣”牌小磨香油已经被广大的消费者接受。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肥西县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让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去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2亿元,同比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3706元,比上年增长15.5%。
在做大做强农业的同时,肥西县的工业也取得了良好成绩。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106.5亿元,位居全省前列,财政收入9.39亿元,同比净增2亿多元,连续四年跻身安徽省十强县。
农业与工业的“比翼齐飞”,为肥西县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县长陈晓波对记者说,肥西县干部群众正在“工业强县、特色富民”的战略指导下,围绕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靓城镇、做多民营、做活机制、做强旅游的工作重点,扎实苦干,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合格率均超99%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民用“三表”专项检查结果
·
福建省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第一批重点培育示范场景发布
·
【图解】中外学者谈关税“冲击波”:美国仿制药市场或承压
·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消费提示
·
第一季度检验检测行业综合景气指数100.4 发展稳中向好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超百个互动体验项目亮相现场体验区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肥西30周年
>
肥西百姓生活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