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西区将建设成为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_要闻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国际经济 ·数据中心 ·时尚生活 ·科技频道 ·CE读书 ·中国图片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 > 要闻 > 正文
 
沈阳铁西区将建设成为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1月13日 08:58


    沈阳市铁西区副区长董峰:“铁西老工业基地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的一个工业区,在过去几十年当中为我们国家填补了五百多个空白,那么在近几年的发展当中,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又填补了近两百个空白,创作了两百个第一,其中有三十多个产品达到了世界第一。”

    与外方合作,借助国外资源,迅速占领技术置高点,是北方重工重获新生的诀窍,不过,铁西的老国企,走的也不只这一条路,俗话说,独木难支,沈阳鼓风机集团却在整个铁西区遭遇生死危机的时候,靠自己的力量支撑了下来,始终没有倒下,这家企业金身不坏有什么秘籍吗?

    1996年,铁西区的老国企纷纷陷入泥潭,巨大的波动中,沈鼓集团同样受到了影响,但却度过了难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同样负担沉重的沈鼓集团走出困境?

    沈鼓集团是一个生产鼓风机和压缩机的企业,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董事长苏永强告诉记者,70年代,当时的沈阳鼓风机厂曾生产过几台压缩机,但因为技术落后,始终没有市场,1982年,沈鼓开始与意大利进行技术引进,推出了第一台二氧化碳压缩机组,这个项目在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那时候实现了国产化零的突破。

    压缩机是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国防等重大行业的高端产品,所有的乙烯产品生产完全依托于压缩机,而在1998年之前,包括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在内的乙烯三机产品,我国100%依靠进口,压缩机的质量至关重要,压缩机停一天,企业损失数千万。

    苏永强:“叫压缩机一响,黄金万两,压缩机一停,效益为零。”

    压缩机的价格非常昂贵,从国外进口一个压缩机组,价格高达1.5亿人民币,所以,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大企业,不得不硬着头皮拿出巨资购买进口压缩机满足生产,苏永强说,这对生产压缩机的企业是莫大的耻辱,于是从1982年开始,沈鼓集团发誓要研究出国产的压缩机。

    苏永强:“我们从80年代中期开始了我们长达20年的技术创新。”

    随着第一台压缩机的成功问世, 1999年,48万吨压缩机在大庆油田成功运行;2002年36万吨压缩机在上海石化成功运行;2005年,64万吨裂解气压缩机组在广东茂名成功运行;2007年,沈鼓集团中标百万吨乙烯三机,完成了压缩机行业的三级跳。

    苏永强:“这个不要说百万,茂名64万吨中标数国外公司都吓坏了,因为这是顶级技术。”

    2007年12月28日在沈鼓集团,技术人员正在对马上投产的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设计环节不停地争论。

    沈鼓集团生产的压缩机组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比进口的低,一个机组的价格为7000万元,低于进口一半以上。

    从无到有,从刚刚起步到世界级技术,沈鼓集团通过自主创新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目前沈鼓集团生产的压缩机市场占有率已经突破85%,为我国各类行业提供1800多套大型机组,为国家节省外汇高达10亿美元。

    董峰:“在自主创新当中,一直是和国际上最先进的东西相互瞄准和对接,也就是说去接轨,而不是说我们完全是自己,这个就是说闷头干活,你像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好多产品研发,既和国外合作,又在这个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就是拥有自主知识品牌。”

    自主创新让铁西区的很多老国企找回了自己的市场地位,其实,有时候危机就是生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正在铁西区很多老国企为生存发愁的时候,却有一家民营企业主动落户到了铁西,现在,这家企业也随着周边的老国企搬到了开发区。

    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记者看到了一家叫做沈阳远大集团公司的企业,1993年,在很多企业效益不景气的时候,这家公司成立,他们生产是一种叫做幕墙的产品。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公司总经理王义君:“一栋栋大楼建完以后要穿衣服,所以我们把这个大楼外边我们穿的衣服我们统称为幕墙。”

    王义君说,幕墙的技术含量很高,它集玻璃、铝板、铝合金、石材等多种产品精致而成,目前国内外很多大楼都采用了这样的装饰,装上幕墙之后,整个大楼看上去既美观、又豪华、又气派。

    王义君说,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很多发达国家在建筑中就使用了幕墙,但是在我国,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个别的酒店、宾馆或者写字楼才刚刚开始使用,而沈阳远大也正是看中了这个机会。通过93年到96年国内市场练兵,是掌握了建筑幕墙行业的核心技术。3年的练兵,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他们却为企业的发展埋下了一个伏笔。

    1999年,沈阳远大成立6年,公司的决策层作出了一个大胆决策,进军海外市场,和国外公司竞争,王义君是当时海外项目部的总负责人,但在短短的几个月,在新加坡、在英国两个工程亏损高达一个亿。

    王义君说,一个亿的亏损,让他们给国外的市场交足了学费,在总结了教训之后,沈阳远大对新加坡市场开始反扑。

    随后,沈阳远大的幕墙越做越火,欧洲最高的大楼,430米高的俄罗斯联邦大厦;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的航空铁路运输中心等世界著名标志性建筑,幕墙全部是由沈阳远大提供。在7年的时间,至少承揽超过了50个的项目,进入幕墙这一块,大概出口销售额达到7.5亿美元。

    今天的远大,市场越做越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鸟巢工程,沈阳和天津的奥体中心,采用了他们生产的产品,十五年里,他们的业绩不断攀升,2007年,沈阳远大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与另外两个突破百亿的企业,沈阳机床和北方重工构成了铁西新区的铁三角。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从2002年至今,依靠引进外资、自主创新以及民营企业的发展,铁西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着30%以上的速度增长,装备制造业基地规模以上企业305家,主要产品达到90大类,1000多个系列,上万个品种,其中18个产品排名世界前十名。

    董峰:“铁西过去几十年曾有过辉煌,尤其是近五年的改造当中,已经获得了国家的高度肯定,今年的6月9号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东北振兴办,命名我们为‘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及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我们把它叫为双示范,但这种评价我们认为是过去了,我们应该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来看我们铁西的发展,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结合国务院批复的东北振兴规划,我们定位为将铁西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半小时观察:铁西依然年轻

    几年前有一个关于铁西的段子,说白天走进铁西区,突然发现空气质量变好了,因为企业不开工,冒烟的烟囱少了;晚上走进铁西区,突然发现夜晚变得安静了,因为街面上除了路灯没几家企业灯火通明。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铁西的故事是一个辉煌的故事;在上个世纪90年代,铁西的故事是一个酸楚的故事;但是在今天,铁西的故事却是一个新生的故事。今天的铁西,白天冒烟的烟囱并没多起来,但是铁西的夜晚却变得灯火辉煌。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是“共和国的长子”,在上个世纪末期,它们却突然间发现自己变成了共和国的“大包袱”。可是今天,他们通过融入东北振兴规划、通过企业改制、通过自主创新,正在重新找回昔日的光荣和骄傲。

    铁西的故事不仅仅属于铁西,也属于所有的老工业基地和老国企。铁西的故事提供了一种方向,那就是:老工业基地缺少的不是机会,更不是同情,而是先进的观念;通过改制和技术创新,老工业基地同样可以焕发青春。

    主编:周人杰

    记者:王亚丹

    摄像:徐胜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来源:中央电视台
相关新闻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装备制造业 叫响"东北创造" ·东北打造“天下粮仓”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装备制造业 叫响"东北创造" ·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结硕果
 ·高举旗帜科学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大技...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全面振兴
 ·创造新业绩 夺取新胜利 谱写新篇章 ·东北车王校园飙车秀绝技 漂移引全场惊叫声不断
 ·东北沿海经济带:协调六大关系建成新增长极 ·锦州将建东北最大光伏基地 2015年实现产值300亿
   请发表您的看法  目前已经有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谢亚龙下课"域名遭抢注 成流行词全球传播(图)
·潘石屹不惧质疑逆市涨价 称处境与他人完全相反
·彭丽媛在维也纳演绎木兰诗篇 获授荣誉证书(图)
·龚方雄:尚有1000亿减税空间"外储管理要有创造性"
·创业板 早推还是晚推?
·电子商务用户转战搜索引擎 巨擎经历"过冬"考验
·减税呼声四起 专家:当前是个人所得税减税好时机
·布莱尔:北京奥运会标志着一个新纪元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商务地带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315、8089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鍏充簬缁忔祹鏃ユ姤绀� 锛� 鍏充簬涓浗缁忔祹缃� 锛� 缃戠珯澶т簨璁� 锛� 缃戠珯璇氳仒 锛� 鐗堟潈澹版槑 锛� 浜掕仈缃戣鍚妭鐩湇鍔¤嚜寰嬪叕绾� 锛� 骞垮憡鏈嶅姟 锛� 鍙嬫儏閾炬帴 锛� 绾犻敊閭
缁忔祹鏃ユ姤鎶ヤ笟闆嗗洟娉曞緥椤鹃棶锛�鍖椾含甯傞懌璇哄緥甯堜簨鍔℃墍    涓浗缁忔祹缃戞硶寰嬮【闂細鍖椾含鍒氬钩寰嬪笀浜嬪姟鎵€
涓浗缁忔祹缃� 鐗堟潈鎵€鏈�   浜掕仈缃戞柊闂讳俊鎭湇鍔¤鍙瘉(10120170008)  缃戠粶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0107190)  浜琁CP澶�18036557鍙�
浜叕缃戝畨澶�11010202009785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