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奥运开幕式 > 2 > 正文
 
开幕式的神秘面纱 “画卷”之谜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8月19日 15:00
    开幕式的神秘面纱

    万众期待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凌空而起的星空“奥运五环”、刘欢与莎拉·布莱曼高高站在“地球”上高歌《你和我》、场中巨大的画卷讲述着中国四大发明的壮丽故事、体操王子李宁以空中漫步的方式点燃奥运主火炬……在这一幕一幕精彩的背后,其实也蕴含着令人叹为观止的高科技。

    光影完美结合的“画卷”之谜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在开幕式后回忆道:“长卷打开的问题,是我们一直放不下的一个想法,在这三年中,我们有过无数想法,我们想选择中国的一个特有的表现手法。恰巧我们三个人都非常喜欢中国画,这个是通过地面的大屏幕,一点点分段放映,然后演员和它进行咬合,这样才有了一个完美的组合。”

    正是这个惊艳绝伦的“画卷”贯穿了整个奥运开幕式,并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全场的焦点。观众所看到的“画卷”其实是通过地面上庞大的LED屏幕“播放”出来的。根据承包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影像制作的水晶石公司介绍,由于“鸟巢”现场的屏幕十分巨大——场地中央的LED地面屏幕有145.5米长,“鸟巢”顶部碗边环幕更接近500米长,所以大多影像都制作成了4K及7K的分辨率(普通数字电影为2K),数据处理量非常大,在曙光公司的技术支持下,水晶石调用了超过460个双CPU四核的刀片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总计达50T的数据量(1T=1024G),最终制作出10余场次、总时长超过60分钟的数字影像。

    而把这些数字影像在巨幕上完美地展现出来也一件复杂的事情。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灯光总设计沙晓岚介绍,场内使用了140余台大功率数码投影设备,使活动影像、视频影像可灵活地出现在表演区、大型道具和体育场结构沿口立面,营造了灯光的“多维”效果。其中,鸟巢结构的沿口立面自然形成了一个高14米、周长500米的空中环幕,63台大型数码投影机3机重叠,组成了21组互相连接的画面。21组画面的边缘自然融接,毫无痕迹,可谓天衣无缝。

    并且,开幕式使用了大量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灯具设备,配备了各种智能灯具近3000台,是历届奥运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上面所有这些设备都需要有一个管理、控制的中央平台。北京奥运开幕式后的几个小时,微软公司嵌入式视窗产品部项目经理施卫娟在她的个人博客上写道:“奥运开幕式叹为观止”,并透露开幕式上眼花缭乱的光影效果是由120台HESAxonMediaServers服务器控制产生的。“所有的灯光效果以及放映机移动控制都由AxonMediaServers实时处理并通过三台Wholehog3灯光控制台操纵完成”。这批为北京奥运会特别装配的AxonMediaServers具有很强大的配置:处理器是IntelCore2Quad四核处理器,主板是华硕的P5WDHDeluxe,显卡也是华硕的ATIHD2900XT,硬盘是希捷的Barracuda7200.10320GB,还装配了WindowsXPEmbedded嵌入式操作系统。
 
来源:慧聪网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