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科技奥运自主创新 > 运动科技 > 正文
 
马琳王皓的直板反攻是谁发明的?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8月05日 14:05
赵雪
    在“好运北京”2007年大众国际乒联巡回赛12月16日的总决赛上,最精彩、最激烈、最具观赏性的,当属马琳和王皓之间的男单决赛。两位队友彼此很熟悉对方的球路,推打加反打的马琳,虽然在第五局中输给了远近台全面挑打的王皓,但他面对众多机会球并不急于起板,而是通过球的落点和旋转控制对方。反观王皓,从第一局中段受挫后,就将攻击中心放到了马琳的反手,在随后的远近台进攻时,渐渐地将球从马琳的正手过渡到反手,体现了优秀选手见招折招的风范。

    马琳和王皓,都是我国第二代直板反攻选手,同属当代国际直板反攻领军人物,其地位无可替代。直板反攻技术,是国家队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在上世纪后期创造的新奇技术,它借鉴了横板的打法,可近台快拨,可拉出中近台的弧圈,使对手难以适应而丢分。提起当年它的全新过程,中国乒乓球协会科研委员会副主任吴焕群,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往事。

    那是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世界上最优秀的直板快攻选手江加良和陈龙灿,在单打中被外国选手的快打进攻打败,惨遭淘汰。在回国后的总结会上,领队徐寅生指出,中国的直板打法必须创新改革,否则中国的直板选手将再无取胜的可能,中国直板在国际上的领军时代也将成为过去。这次会议上,徐寅生提出了将直板快攻改成直板反攻的设想,虽然这个设想为中国直板的突破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但是能否成功,谁的心里都没谱。

    为了实现这个设想,当时的主教练许绍发找到吴老,俩人在运动员身上做了三个月的可行性技术研究,从运动生物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对运动员打球时的肘关节变化和球拍倾斜角度等进行了精细科学论证,训练测试结果显示,直板反攻不仅适合中国选手的特点,并且对外国选手的快打进攻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这个结果,给徐寅生吃了定心丸,他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让国家队全面掌握了技术。这一乒乓球历史上的创新,后来造就了以擅长推打偷袭的刘国梁、推打加反打的马琳、远近台全面挑打的王皓等一批世界冠军及新一代国际领军人物,并且这一领军地位一直占据到现在。有意思的是,刘国梁1992年在成都运用这一新技术战胜众多欧亚名将后,当年发表在我国体育科学杂志上的《直板反攻训练技术的可行性研究》,立即被欧洲许多国家盗版,译成了八、九种文字,供教练训练使用。

    据统计,在国际乒联百年历程中,共有37项打法与技术创新,中国占到了21项。有人说,中国的乒乓球运动硬是搞成了科学。对此吴老的解释是,这得益于蔡振华、徐寅生、李富荣、邱钟惠、许绍发、庄家富、施之浩、李晓东、刘国梁等一代又一代乒乓球人,对不同时期国际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方向了如指掌,他们在紧密结合运动实践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经典打法的同时,也造就出了我国100多名世界冠和一代又一代国际领军人物。
 
来源:北京奥组委官方网站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