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科技奥运”台前幕后的故事_图片新闻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科技奥运自主创新 > 图片新闻 > 正文
 
讲述“科技奥运”台前幕后的故事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8月05日 15:29


    “科技奥运”理念落地生根

    到了2007年,主抓科技奥运的田野原以为自己可以喘口气了,工作已走上正轨,但此时科技奥运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奥运科技行动计划”启动之后,如何部署和落实这一庞大的计划?

    “那时,我们还沉浸在申奥成功的喜悦之中,但对于‘科技奥运’涉及的具体内容,一时间还理不出个头绪。这毕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也是奥运史上首次提出‘科技奥运’的理念。”科技部计划司田野处长回忆说,接到通知后,他与几个同事负责起草这项计划的具体内容。

    他们搬来厚厚的《申办报告》,逐页翻阅,将报告里所有涉及科技的部分一条一条抠出来,再对应现有的科技计划和项目,起草完成了《奥运科技行动计划实施纲要》。

    “当然,光有科技部一个单位很难完成,‘科技奥运’组织工作的长处,就在于能够集合众多单位的力量,一起发力,这才对奥运筹备起到全面的支撑作用。”田野说。

    在“科技奥运”建设中,“行动计划”的成员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其中,国家体育总局、原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在体育科技、大型活动、场馆建设、节能环保、奥运气象服务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科研攻关,为奥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围绕环境污染控制及处理、兴奋剂检测、运动医学、大跨度场馆建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与交流研讨;中国科协等部门利用科技场馆开展多种形式的迎奥运科普宣传活动,为普及奥运科学知识,提高广大公众科学素养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工程院等部门在奥运场馆建设、奥运安保、数字奥运、大气污染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咨询研究,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科技助奥运、奥运促科技”,“科技奥运”的理念得到深化和不断发展。

    全程参与“科技奥运”工作的田野,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当时大家一腔热情,要为奥运会出一份力,尽可能地从已有的计划中筛选各种项目,提供服务。此时,北京奥组委也刚组建不久,奥运会的科技需求也正在不断的挖掘和整理之中。但是到了2003年,开始发生变化。整个科技奥运的技术供给逐渐与奥运建设的需求逐渐形成有效对接,目标也更加明确,研究出的大多数技术成果也都直接应用于奥运筹备中去。

    例如,水立方外立面墙使用先进的半导体(LED)夜间景观照明就是科技部促成的。在一次科技部与北京奥运工程相关建设单位共同组织的一次技术推介会上,水立方建设业主听说了这种新一代照明技术,产生浓厚兴趣,但对于这项新技术比较陌生,心里没底。后来由科技部LED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了国内最具优势的科研单位与建设业主一起进行调研分析和综合论证,这个项目终于通过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而成功“落地”。使用LED照明,比普通照明节省近70%%的能源,而且由于采用了计算机编程控制,可以显示各种不同颜色和动态图案,为水立方营造出了变幻莫测的光影奇观。

    “政府的作用就是选择符合整个社会和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项目,再把业主和最有优势的研发单位整合起来,对其进行重点支持。”田野认为。截至目前,围绕科技奥运项目,我国共集成各方面经费资源35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投入达10亿元,支持研究开发项目1200多项。

    当然,也有因不符合客观实际而被中止的项目。还是以水立方为例,最初,在水立方外立面墙美化工程中究竟使用何种技术还有另外一个提议,就是使用激光显示的技术,在外墙上打出一些动态图案的效果。但是,对于水立方特有的双层“充气气枕”膜结构外立面墙,这项显示技术却始终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经过前期调研之后,这项技术最终没有被水立方所采用。最后,在北京奥组委等的积极协调下,该项技术找到了更能充分发挥其技术特长的场馆———主运行中心(MOC)。

    时至2007年,科技奥运的工作已完全走上正轨并进入收获季节,大部分项目成果已经得到应用并进入后期测试、验证和验收阶段。

    然而,新的形势使科技奥运面临着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

    随着科技部部长万钢的履新,田野突然发现,自己的工作越发忙碌了。据他回忆,一天,万部长把计划司司长王晓方、副司长秦勇等叫到办公室,询问科技奥运的进展情况。王晓方一项项汇报,万部长不时插问。当说到奥林匹克中心区要采用环保节能技术,实现绿色奥运时,万部长问:“能不能围绕节能减排再做一些大文章?比如运用新能源汽车在中心区实现零排放怎么样?”

    在科技部万部长的亲自关心指导下,通过与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反复协商,一个新时期“科技奥运”的工作目标被确定下来。2007年9月25日,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一项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技术、节能技术与产品、奥运信息服务、奥运交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绿色奥运专项计划”宣布正式启动。

    实际上,此计划的出炉,并非是“灵光一现”。2007年,气候变化、能源危机,这些概念在中国变得热起来。把“科技奥运”与“节能减排”结合起来,无疑是科技界理应有的作为。

    自此,“科技奥运”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那就是,围绕“绿色奥运”建设和节能减排目标,开展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通过筹办奥运会,在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做出努力,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作为一个积极承担国际义务和负责任大国的应有风范,并对我国未来科技产业发展和惠及民生起到示范与引领作用。

    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域的交通实现“零排放”,在中心区域的周边地区和奥林匹克交通优先路线上,实现“低排放”;使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绿色能源在奥运场馆的采暖、制冷等方面的供应达到26%以上;在奥运主要场馆及设施大面积使用半导体照明和地(水)源热泵等高效能源利用技术,实现节能60-70%%;实现奥运场馆(区)多年平均雨水综合利用率超过80%%,奥运场馆内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达到100%%……一个科技、环保含量最高的“科技奥运”和由它全方位支撑的“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正大踏步并肩向我们走来!

 
来源:科技日报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