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上海创新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工作新机制

2023年05月25日 14:02   来源:中国质量报   

  □ 记者 霍一夫

  一直以来,上海市十分注重标准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指引下,上海84项数字化转型地方标准在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出不仅能用、管用而且好用的重要支撑作用。

  城市数字化转型涉及面广,行业管理部门多,覆盖归口地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业务范围大。为了提高各方协同性,提升工作效率,根据《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上海市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框架下,成立了由20家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组成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专项工作组,并组建了由7家相关地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11家相关行业协会等组成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总体组,以及由业内资深专家组成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专家指导组,为统筹协调全市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工作、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了明晰的协调推进机制。同时,上海市聚焦重点领域,推进产业和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在人工智能领域,通过《人脸识别系统通用建设规范》《隐私计算的应用规范通用框架》等相关标准,支撑了相应技术的落地。在高端装备领域,通过《智能电网储能系统性能测试技术规范》《城市智能物联信息传输与交换控制通用规范》《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数字化运维系统指南》等相关标准,支撑了高端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物联网装备产业的发展。在汽车及交通领域,通过《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环境分级规范》《自动驾驶虚拟仿真场景重建数据要求》《车辆盲区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等相关标准,支撑了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的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新兴数字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给个人权益和社会秩序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危害。因此,如何平衡人脸识别技术的创新与负责任、有底线、符合伦理地使用,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首个公共场所人脸识别分级分类管理的地方标准《公共场所人脸识别分级分类应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体现了上海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先行先试作用。《规范》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公共场所不同人脸识别应用场景进行分类,根据人脸识别应用目的、底库规模等风险因素进行分级,并基于分级分类针对性地提出了应用和管理要求。《规范》旨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人脸识别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和删除等环节,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和水平。同时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研发,提高技术的安全性、精准性和便捷性,促进人脸识别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上海市率先出台《规范》,是在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成果,既是对不同场景和目的的人脸识别应用的差异化和精准化要求的体现,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保障和尊重的体现,也是对技术创新和应用研发的鼓励和支持的体现,更是对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的遵循和参与的体现。

  近年来,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相关领域标准化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显著提升,标准支撑前沿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元宇宙等新赛道产业领域,与数据交易等要素市场具有紧密联系。上海市还先后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本市元宇宙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标准化顶层设计。团体标准《虚拟现实异地多人协同技术规范》获评“上海标准”,系列团体标准《工业大数据平台技术规范》入选2022年上海市团体标准“十佳案例”。在进一步围绕先导产业、新赛道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中,上海市正积极发挥着标准化在服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中的引领性作用。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