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消费品质量安全 > 各地质量信息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州去年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64宗 刷单炒信成典型案例

2021年01月06日 14: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1月6日电 (许青青 龚爱军)刷单炒信虚构交易?卖房虚假打折?这些行为都属于违法!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6日介绍,2020年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累计立案查处虚假宣传、仿冒混淆、不当有奖销售等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64宗,罚没金额957.56万元。

  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以来,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聚焦直播经济、平台经济、特医食品等重点领域,开展线上监测、线下走访和专项执法行动。在充分利用网络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涉嫌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等领域网络信息的基础上,注重与市场监管总局、省局和各区局联动式开展违法线索核查。

  据统计,2020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的64宗不正当竞争案,类型包括电商购物刷单炒信、卖房虚假打折、商业诋毁、商业贿赂、不正当有奖销售等案件。

  其中,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未在商品房交易场所醒目位置公示价格及相关信息,并通过虚假原价、虚假打折的方式销售商品房,构成价格欺诈及不明码标价违法行为。越秀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并按照当事人未明码标价的商品房套数作出罚款80万元的行政处罚。

  该局表示,商品房是最大宗的消费品之一,一个百分点的价格变动都是几万元的利益,个别房地产开发商、销售中介往往通过不明标价,隐瞒真实价格和房源信息,从而实施欺诈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房地产领域价格违法行为“亮剑”,严厉打击商品房价格违法行为,对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具有重大的意义。

  广州某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组织刷单人员对其网店的部分商品进行虚假交易,虚构商品的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所指的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增城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作出罚款39万元的行政处罚。

  该局表示,随着消费者购物方式逐渐从线下向线上转移,电商平台的信用评价体系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影响作用愈发突显。大部分消费者在网购时习惯先看搜索排名,排名靠前的再看销量,销量大的再看好评,许多不法商家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企图通过刷单炒信虚构交易信息扰乱视听,这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查处电商企业刷单炒信违法行为,有利于严厉打击电商行业的刷单炒信“潜规则”,切实维护消费者和其他商家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该局表示,接下来将建立健全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体制机制,加大对平台经济领域竞争执法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切实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市场监管保障。(完)

 

(责任编辑:佟明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