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上海标准”上天入地

2021年11月01日 09:35   来源:中国质量报   

  “上海标准”上天入地

  引导企业将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

  □ 记者 霍一夫

  国内第一个关于空间对接机构试验规范的企业标准,被喻为天空之吻“对接术”的《空间对接机构试验规范》,日前获评“上海标准”。

  按照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要求,经自愿申请、第三方机构专业技术评价、社会公示、“上海标准”评价委员会综合评定,今年11个标准项目获评“上海标准”,涵盖上海本市制定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涉及数字治理、数字经济、数字生活、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其中数字化和人工智能领域标准项目数占比过半。

  记者了解到,今年获评的11个“上海标准”项目,体现了标准在新兴技术应用、城市数字化转型、人民城市建设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如垂直交通的“智慧脑”智慧电梯标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构建数据牵引、响应及时的全市智慧电梯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有效提升了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效率和电梯突发事件的监管水平。标准实施后,通过远程监测自动识别到的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平均时间大幅缩减至12分钟;医疗付费“一件事”标准在全国首创医保脱卡支付和信用就医新模式,创新设计“亲情付”等人性化功能,成功实现医疗付费流程再造,标准实施后,实现患者诊疗付费“零”排队,就医时长平均节约45分钟。

  标准在先导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得到更好体现,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者”——人脸识别系统标准,是国内外首个人脸识别系统标准,其人脸检测、人脸验证、人脸辨识、活体检测等关键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在国内外多项顶级赛事及测试中摘得桂冠,是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基于该标准技术的面部识别测温产品及大数据防疫系统,为助力国内外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空之吻的“对接术”——空间对接机构试验标准体现了标准在科技创新策源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标准的试验方法真实模拟在轨飞行器质量特性、微重力、高低温、真空环境下的对接与分离试验,天地数据对比偏差小于5%;试验设备的关键技术指标均优于国外同类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准应用后,用典型工况包络对接机构性能测试范围,试验次数减少42%,试验周期缩短60%,试验效益大幅提升。依据标准方法试验的空间对接机构产品,15次在轨对接与分离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作出重大贡献,为顺利实现载人航天战略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标准中的试验设备、试验方法均为自主研制和创新设计,节省了大量知识产权费、试验费,相关专利已应用在其他航天及后续深空探测项目中,为持续保障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项目提供支撑。

  此外,遍布全球的“金融芯”——中国银联IC卡技术标准,有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并已授权成为了泰国、缅甸、亚洲支付联盟(APN)行业标准;守护生命的“窄标准”——窄治疗指数药物质量评价标准,吸引全球知名跨国制药企业、世界500强企业、长三角区域制药企业积极参与执行,深化了标准国际化合作。

  记者观察到,2021年是“上海标准”评定制度实施第二年,“上海标准”已形成从地方法规、到行政规范性文件、到技术规范性文件、再到具体操作指南的纵向体系;同时也形成了从培育发动、专业评价、宣传推广、跟踪评估及应用实施全过程的横向体系。依托相关标准化技术力量,为自愿进入“培育池”的标准项目提供专业孵化服务,指导培育单位及时将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研制和实施更多创新性、引领性、先进性标准,并按照培育一批、成熟一批、评价一批的原则,不断产出“上海标准”项目,逐步扩大“上海标准”集群。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