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引导企业科技创新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8年06月11日 07:14   来源:南方日报   黄韬炜;刘洪桥;曾健锋

  嘉元科技员工正在操作铜箔生产设备。何森垚 摄

  24台高度自动化设备运行,薄如蝉翼的铜箔闪烁着光泽,成卷的铜箔成品等待检测,这是笔者在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元科技)看到的一幕。其生产的高性能铜箔,已走进比亚迪、新能源(ATL)等知名的锂电池生产厂家。

  10多年间,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到国内首家进入资本市场的铜箔专业生产企业,从完全依赖外国进口设备到自主研发、改良设备,再到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嘉元科技正是通过创新驱动,激活发展动能。

  近年来,梅县区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同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兴、富民产业,多措并举优化发展环境,集聚创新人才,为经济发展注入原动力,逐步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富民强区之路。

  ●黄韬炜 刘洪桥 曾健锋

  去年15家企业获评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成立之初就着力创新发展的嘉元科技,如今已成为国内锂电铜箔产能第二大的专业制造厂家,初步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去年嘉元科技实现产值超6亿元,各项指标连续三年实现30%以上的高速增长。”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国表示,企业正在实施投资7.2亿元、分三期建设的年新增1.5万吨高性能铜箔技改项目。项目完工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0亿元、利润2亿元和上缴税收1.2亿元以上。

  以嘉元科技为代表的梅县区工业企业,实施创新发展、技术改造的氛围渐浓。如超华科技投资2.6亿元的高精度电子铜箔工程项目一期已完成建设,投资3.76亿元的高端芯板项目和投资4.23亿元的项目二期也已正式动工;广东翔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亚微米碳酸钙粉技术改造项目正在安装设备……数据显示,2017年梅县区完成技改投资13.73亿元,同比增长13.5%。

  实体经济是根基,创新驱动是核心。近年来,梅县区不断出台政策激励企业通过创新驱动,激活发展动能,修订完善了《梅州市梅县区专利授权补助管理办法》,三年来共投入140多万元经费用于专利补助。

  2017年梅县区还印发了《梅县区工业企业购置设备奖励办法》,对符合奖励的企业在项目竣工试产后,给予新设备购置额的6%进行补助。“今年3月,我们对嘉元科技、超华科技、BPW车轴有限公司和卡莱橡胶轮胎4家企业发放了第一批购置设备奖励金共计1003万元。”梅县区科工商务管理局局长张云龙说。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起,该区财政将对首次获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2017年梅县区1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该区将发放奖励金750万元。此外,目前梅县区共有37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居梅州市各县市区前列。

  提升企业发展“含金量”“含绿量”

  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激励企业通过技改激活内生动力的同时,梅县区还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大力扶持优质骨干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存量。

  早在2015年,梅县区便出台了《梅县区企业贷款贴息扶持实施办法(试行)》,从2015年至2017年,由区财政预算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2015年至2016年,工业企业共获得补贴额2079.68万元。2015年还印发了《梅县区企业融资(助保贷)扶持实施办法(试行)》,主要通过“助保贷”等业务模式,由合作银行向“名录库”内企业发放贷款,至2018年累计放贷24000万元。今年3月,新修改的《助保贷扶持实施办法》将每笔“助保贷”贷款上限由原来的800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进一步满足该区企业的融资需求。

  据统计,至2017年底,梅县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0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57.18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2.92亿元,同比增长0.7%。

  发展经济既要有“含金量”,也要有“含绿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近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42万吨,梅县区积极探索由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路径,立足粤北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结合梅县区现有产业基础,着力发展“生态富民产业”和“绿色新兴产业”两大产业,培育发展一批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的产业。

  走进位于梅县区雁洋镇的广东雁归来养生产业有限公司的金线莲种植基地,一个个种植大棚格外壮观,棚内采用先进的肥水管理技术和成熟的光、温、湿自控系统,种植多个品种的金线莲。

  “我们的干品年产量达到了2000斤,年产值达到了2000万元左右。”广东雁归来养生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富源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梅县区相关部门的支持、引导下,企业找准特色定位,实施创新驱动,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的发展新路。今年,企业还计划新增30亩种苗生产基地、300亩林下种植示范基地和一批产品深加工项目,并加大投资力度,打造生态特色旅游和养生休闲产业。

  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首季梅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26亿元,同比增长6.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37.9:46.1。相比2017年全年,一产比重从24.6%调整为16%,下降8.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从35.9%、39.5%分别调整为37.9%和46.1%,提高2个和6.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已有26家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驱动的本质便是人才驱动。

  为此,梅县区大力支持企业产学研对接,加快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引进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注入原动力。梅县区积极引导企业筑好发展平台,提升企业人才承载力。BPW车轴亚洲研发中心成立,骅锋科技和自远环保被认定为省级工程中心……据统计,至2017年底,66家规上工业企业(不含畲江园区),已有26家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下一步,梅县区还将继续鼓励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实现5亿元产值以上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亿元产值以上企业研发中心覆盖率达到50%,规模以上企业研发中心覆盖率达到30%以上。

  梅县区还鼓励企业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奖励基金、担保基金、风险基金,目前科研费用支出达全区GDP的1.2%以上,通过基础性奖补、竞争性奖补相结合,兑现落实人才奖励政策。并加快建设院士驿站、人才公寓,提高住房补贴、安家补助标准,建设综合服务平台,为人才就医、子女就读、家属就业开辟绿色通道,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灵活运用好梅州市现行的‘千人高素质人才引进计划’,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多种方式引进学科技术带头人等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参与梅县区产业建设,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能,全力推进梅县区高质量发展。”梅县区委书记钟光灵说。

(责任编辑:殷俊红)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