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央企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19年11月04日 07:12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王璐 杨烨 济南报道

  11月2日,在济南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报告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由主报告和15家中央企业分报告构成,遥相呼应、点面结合,全面展示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

  《报告》认为,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放管结合 国资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如何有效促进央企高质量发展?既要“放活”也要“管好”,不断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是基础保障。

  “放活”就是要简政放权,激发国企发展活力。

  《报告》指出,国务院国资委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准确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取消、下放、授权43项监管事项。

  2019年4月,国务院发布《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国务院国资委积极推进改革工作,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出台授权放权清单(2019年版),重点选取5大类、35项授权放权事项列入清单,将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与管住管好国有资本有机结合,最大程度调动和激发企业积极性。

  作为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重要载体,目前中央层面共有19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2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2018年12月28日,新一批11家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启动。《报告》指出,对新增的11家试点企业打造改革的升级版:一是调整管控模式,加大授权放权力度。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三是推动企业转换机制,激发内生活力。

  以点带面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充分发挥改革合力,也是激发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十项改革”试点、“双百行动”、“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等一系列举措,力争在增活力、提效率方面形成更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全国国资国企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放了权不等于“任性”,有权就要有责。要把“放活与管好相统一”的原则把握好、落实好。《报告》指出,目前已初步构建国资监管动态化、协同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新模式,监管缺位、不到位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报告》指出,在责任追究方面,国务院国资委于2018年7月印发《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推动中央企业建立健全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和工作体系,针对在投资经营中违规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中央企业经营管理有关人员,形成分级分层追责和责任机制,同时实行重大决策终身问责。

  在“放活”与“管好”的同时,国资监管还注重加强政策引领,全方位推动央企高质量发展。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报告》指出,2019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新版《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新版考核办法的最大特点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突出效率效益考核和创新驱动考核,推动高质量发展;2019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关意见》,通过构建反映高质量发展的监测指标体系,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制度;2019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旨在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出台有关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加大创新创造力度。《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创新发展方向,要求企业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大研发投入,专注主业,专注攻克“卡脖子”的难点,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绿色共享发展。《报告》指出,目前80%的中央企业成立了社会责任领导机构;97%的中央企业成立了社会责任主管部门;58%的中央企业制定了社会责任管理制度;60%的中央企业对社会责任工作进行了考核。

  ——加强党的领导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报告》指出,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切实发挥党委(党组)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转化成引领和带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保驾护航。

  举措有力 央企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央企高质量发展成效如何?《报告》认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中央企业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举措有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已经迈出坚实步伐。

  从发展效益看,《报告》指出,近两年,中央企业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凸显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良好。2018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总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

  从发展质量看,《报告》指出,中央企业立足实业、聚焦主业加快发展,收入及占比不断提升,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同时,中央企业协调发展有序推进,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优化布局、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21组39家中央企业的重组整合,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集中。此外,中央企业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进行瘦身健体,提高资产质量,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去产能工作、压减工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中央企业贯彻绿色共享理念,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从发展创新看,《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央企业坚决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8年,中央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近5000亿元,同比增长13.4%,超过全国研发经费的四分之一。截至2018年底,中央企业累计有效专利近66万项。

  从发展机制看,《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加快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基本形成,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试点取得重要进展,“双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同时,中央企业积极落实“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全球配置资源能力。2018年底,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7.6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5.4万亿元,利润1318.9亿元;截至2018年10月末,有80多家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担了3116个项目,已开工和计划开工的基础设施项目中,中央企业承担的项目数占比50%左右,合同额占比超过70%。此外,中央企业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工作,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持续提高风险化解能力。

  勇于担当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央企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报告》指出,面对不利因素和挑战,中央企业应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推进央企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优化企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报告》指出,这一企业制度的重大创新就是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推进央企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报告》指出,商业一类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双百行动”试点企业应进一步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混改企业应切实转换经营机制,通过国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融合发展、优势互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进央企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调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人才积极性。《报告》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关键在于激发人的活力,特别是国有企业骨干人才的活力。为此,应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不断完善经营机制。

  推进央企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增强协同创新效应,培育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报告》指出,中央企业尽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研发投入也逐年加大,但当前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短板瓶颈,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等方面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应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推进央企高质量发展,需要着重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布局企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报告》指出,中央企业应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重组整合,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提升企业整体发展质量。对于不符合集团战略要求的业务或子企业,应有计划地退出,获得的资金用于巩固符合集团战略需要的已有业务,或投资于集团发展战略需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国有资本按照集团发展战略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推进央企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做好重大风险防范,严守企业高质量发展底线。《报告》指出,必须更加重视风险防范,切实筑牢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要防范债务风险、切实重视安全风险、管控好环保风险、高度关注境外风险。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