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们接力扶贫攻坚 带领高屋村跑出脱贫奔康加速度

2020年06月19日 08:5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9日讯 沿着高屋村整洁的水泥村道走下去,你可以看见宽整的荷塘里,嫩绿的荷叶破水而出,微风拂过,泛起阵阵碧波;你可以看见成片的桃林中,毛茸茸的果实挂满枝头,可爱诱人;你还可以看见那上百亩生机勃勃的柑橘、枳壳……昔日贫困高屋,今日绽放新颜,得益于脱贫攻坚好政策,更得益于倾情帮扶“接力跑”。

  自2016年以来,市、区两级纪委监委对内江市东兴区高屋村持续开展联合脱贫帮扶,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们接力奔跑、合力攻坚,将高屋村从一个产业落后、班子涣散、上访户不少、村民致富无望的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变成了一个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竞相发展、村居环境优美的文明新村。

  荷香浸润,踏上脱贫“花路”

  高屋村距双才镇7公里,下辖9个社,幅员面积2.7平方公里,属于中小型水库移民区(松林水库),水资源丰富。2016年6月,刘奇作为东兴区纪委监委选派的第一书记来到高屋村,便开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莲藕产业,并逐步将其打造成为村里主要的脱贫产业。

  荷花可供观赏,莲子、莲藕可供食用,虽然一身都是宝,但是在发展莲藕产业的前期也有过小挫折。2015年,村民冯立忠返乡创业,在村里流转土地110亩用于栽种莲藕。然而由于品质不高,销路不畅,当年摘下的莲子并没有卖上好价钱。这使得原本准备扩大规模大干一场的他,有些踌躇不前。刘奇找到冯立忠,帮助其认真分析原因,并表示将尽全力帮助其改良品质,解决销路问题。而合作社也爽快答应把莲藕产业作为扶贫项目,每年为村里的贫困户提供400元/户的资助,并在用工时优先聘请贫困村民。

  一诺千金。当年秋天,合作社的莲藕大丰收。刘奇主动想办法,联系四川电视台、四川农村日报、内江日报等媒体广泛宣传,联系亲戚朋友同事帮忙找销路,最终将几十吨莲子顺利卖了出去,合作社总产值达30余万元。这让原本对莲藕产业信心不足的村民们干事热情高涨,大家纷纷拿出田地申请加入合作社。

  

  荷花盛开的高屋村

  2017年3月,在刘奇的帮助下,合作社从江西引进了“太空莲36号”优质品种荷苗,把栽种面积扩大到500余亩,并发展了100余亩萝卜、青豆和林下养鸡产业,产值达到100万余元,为村里提供了就业岗位30余个。

  一到夏天,500余亩荷花竞相绽放,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荷叶摇曳清波,娇艳怒放的荷花点缀其间,仿佛人间仙境。刘奇瞅准了这个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立了以“怡荷苑”荷花节为主的休闲农家产业,并组织举办了荷花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赏荷观光,村民们则忙着接游客、疏交通、摘莲子、卖特产,家家户户喜笑颜开。

   发展荷花种植产业,通过土地流转、返聘村民务工等方式,2017年高屋村村民人年均纯收入增加了300元。

  优居便民,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经过两年的发展,2018年,高屋村的莲藕产业已经发展成熟,荷花已经成为高屋村的一张名片。

  产业有了,村里的基础设施也要跟上来:修建村办公室、村卫生室和文化室,新建活动广场,让村民有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场所,建设农家书屋,丰富村民的娱乐活动。在第一书记的牵头带领下,高屋村打造出以“爱廉说 高屋韵”文化长廊为代表的文化阵地。

  

  高屋村新村办公室

  “活动广场修起来了,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组织大家跳跳广场舞。”驻村工作队员龙平向村民们提议道。

  眼看村里的文化室和活动广场就要完工了,村民们的娱乐场所有着落了,但是帮扶队员们仍然心事重重。原来,他们在入户走访村民的过程中发现,村民们喝的水烧开后总是有厚厚的水垢,有些甚至还有异味,村民们的饮水安全成了队员们的一桩心事,他们商量着一定要尽快让大家喝上安全、干净的水。

  根据测算,每户安装自来水的费用需要三千多元,这对很多村民来说压力颇大。通过队员们的多次汇报和争取,在帮扶单位的支持和协调下,最终通过“项目资金补贴+村民自筹”的方式将自来水安装入户,大大地减轻了村民们的经济负担。到2018年底,全村286户村民喝上了自来水。

  “以前的井水烧水不好喝,水质也不好,烧水壶用不了多久壶底就会起一层厚厚的水垢,现在好了,自来水直接接到厨房,又方便,又安全,喝起来口感也好。”村民王文秀高兴地说道。

  全力奔跑,冲刺脱贫奔康最后一公里

  2019年4月,因工作变动,原驻村工作队队员陈建国接替了第一书记的工作。虽然2018年11月高屋村已经成功摘下贫困村的帽子,但是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陈建国带领驻村工作队员们仍然一如既往,尽心尽力。继续扶持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持续实施危房改造,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在已有成效上持续发力,全力冲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打响荷花这张名片,在陈建国的精心组织下,高屋村举办了“第二届荷花节”,持续巩固莲藕产业发展成效。同时将流转的100余亩土地利用起来,扩大晚熟桃和柑橘种植。目前,高屋村的种养殖已经颇具规模,全村共成立了8个专业合作社,种植莲藕430亩,柑橘220亩、枳壳150亩、蜜桃100亩,养殖水产渔140亩,跑山鸡年产约5000只。

  为了配合产业发展,陈建国积极协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筹建生产蓄水池9口,保障村民和产业发展的生产用水,新建便民路和14个错车道,完善村级道路,便利货物运输和村民的出行,为村里的产业发展铺平道路。

  “脱贫奔康,不能让一名群众掉队!”在高屋村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后,仍有少数特殊困难户还游走在贫困的边缘。冯德才是村里的五保户,原有的房子倒塌后就一直借住在亲戚家,按照政策如果新建住房可以享受一部分补贴,但是由于自己根本拿不出自费部分的钱,修房的事情变得遥不可及。像冯德才这样情况的五保户一共有三户。了解到具体情况后,陈建国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这都是按照政策规定来的,只能想想有没有其他办法了。

  他突然想到村里原来的小学教室还一直空闲着,改造一下日常居住应该没有问题。说干就干,经过批准后,陈建国立即召集人手,对教室进行全面改造,将每间教室改造成一户住房,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2019年10月,利用危房改造的补贴,陈建国改造出了3户住房,冯德才和其他两户一起搬进了“新家”,他们最终没花一分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水、电都给我们配齐了的,方便得很,太感谢了!”冯德才对自己的新家十分满意。

  2019年,在陈建国的带领下,高屋村共完成危房改造13户,不仅解决了全村的住房安全问题,也大大改善了贫困村民的居住条件,实现了“居者有其屋”。

  “莲花出高屋,绿树衬新影,碧水照新村!”高屋村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华丽转身,实现了美丽蜕变,一个“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已现雏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高屋村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全面小康的美好明天加速奔跑、奋勇前行!(许晓丽)

(责任编辑:苏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