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畅通产运销 农产品更快从田间地头到达消费者手中

2022年12月19日 10:3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农产品销售一头连着食品供应,一头连着农民生计。眼下,虽然蔬菜滞销情况已有所缓解,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务必进一步打通物流堵点,搭建高效便捷的产销对接平台,让农产品更快从田间地头到达消费者手中。
  针对河南等多地出现的蔬菜滞销卖难情况,近期,农业农村部组织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等,启动产销专项对接行动。河南紧急出台蔬菜促销10项举措,创新提出“一车一证一线路,有效期内车辆可多次往返”的办法,确保运输通畅。不少社会机构也组织各类团购活动,帮助多地菜农解决燃眉之急。
  当前,在农村地区,小农户仍是最主要的农业经营主体,其规模化生产经营程度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农业生产大多具有季节性、易损性等特点,以蔬菜为代表的鲜活农产品,容易受到不良天气影响,产销风险较高;加之疫情影响下,蔬菜的生产、运输及销售渠道不够畅通,势必影响农民收入且不利于农产品稳定供给。
  农产品销售一头连着食品供应,一头连着农民生计。眼下,在供应端,一些蔬菜种植大县出现滞销,而在消费端,城市菜价却有所上涨,供需矛盾亟待解决。目前,虽然蔬菜滞销情况已有所缓解,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务必在落实现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打通物流堵点,搭建高效便捷的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农户对接当地及周边地区农贸市场、团购平台、大型商超、社区便利店等,扩大销售范围。还要加强农业合作社、农业基地与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采取直播带货等形式开展网络销售,并通过产地直发和订单化模式,让农产品更快从田间地头到达消费者手中。
  一直以来,我国农产品物流运输环节损耗较高,部分地区农产品物流成本占到总成本的30%至40%,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畅通农产品运输销售渠道的重要一招。各地应依据当地地形特征、农民生产生活需求,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网络,打造涵盖县级仓储配送中心、镇域物流分拨中心和乡村物流网点的三级配送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提供资金补贴等方式,鼓励各类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建设适合现代流通与消费需求的农产品冷链设施,完善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售后在内的一系列供应流程,以一体化的物流枢纽网络和完备的冷链物流体系,提高农产品保存和运输能力。
  从长远来看,农户仅靠“单打独斗”很难抵御市场价格风险,只有依靠合力、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才有助于改善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基地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通过农民与各类农业组织形成利益共同体,解决“愁销路、愁技术、愁管理”难题,形成以农业组织带动农民致富的良好局面。比如,有些地区组建农产品流通合作社,鼓励农民以组织的形式参与市场交易,有效提高农民市场竞争能力。另外,还要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运输中的关键作用,鼓励骨干物流企业到农村布局,加快形成覆盖广泛、精准有效的乡村物流信息网络,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物流配送路线,实现对农产品加工、分拣、仓储、运输、配送的实时跟踪,对全流程有序把控。
  农产品市场的平稳运行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各地在落实“菜篮子”产品储备制度的同时,也应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市场监测预警,防范化解风险于未然,增强农户生产积极性。一方面,通过大数据监测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生产、流通和价格等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尽可能消除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打通农产品从农田到市场、从市场到餐桌的壁垒,既丰富百姓的“菜篮子”,也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王春萌

(责任编辑:苏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