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从“葡萄酒”中走出的“蓬莱典型” 蓬莱葡萄酒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融合

2019年09月23日 15:1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九月金秋,蓬莱成功举办了“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产区发展研讨会”。 期间, 蓬莱“一带三谷”获得“中国葡萄酒小产区”认证,成为我国第二个获得此项认证的产区;由法国拉菲集团投资建设的瓏岱酒庄也正式开庄,世界名酒从此贴上了“蓬莱产区”的标签,加快了蓬莱引进世界顶级名庄的进程。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蓬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牟云回答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关于“如何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的提问。

  葡萄酒产业属性促使一二三产业融合

  “蓬莱的葡萄酒产业的确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联动”,牟云肯定了记者的提问。要形成一个葡萄酒产业链,首先要种植葡萄,这是一产;其次要生产葡萄酒,这是二产;然后要推广葡萄酒,这是三产。而为了推广葡萄酒,提高葡萄酒的附加值,就要与当地的文化、旅游及其他的相关领域结合,因此,葡萄酒产业本身的属性,它的发展需求,就要求一二三产业进行有机地联动融合。

  目前,蓬莱有八万亩的精品葡萄园。首先农民的土地可以承租给商户,同时还可以作为工人,为商户种植葡萄;还可以是农户+基地的方式形成合作社,如此,农民增收就毫无疑问,而且非常的稳定,解决了当地的“三农”问题。第二是产业培育,目前蓬莱有58家葡萄酒企业,产业收入已达45亿,这是直接的产业效果。

  融入文旅资源提高葡萄酒产业附加值

  一产的种植、二产的生产,最终都要落实到三产的销售推广上。如何提高葡萄酒的销售附加值,就要与蓬莱的海岸产区特色、悠久的人文、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把葡萄酒文化做深做大做强,形成一个鲜明的蓬莱产区独有的风味。

  蓬莱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是葡萄酒发展的一个优势,而葡萄酒的发展,也为蓬莱旅游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加速剂。目前蓬莱拥有景区30多个,其中2个5A级景区。依托区位资源优势,蓬莱构建了滨海葡萄观光带和南王山谷、丘山山谷、平山河谷“一带三谷”葡萄产业发展格局。拉菲酒庄、君顶酒庄、国宾酒庄、泰生小镇、文成城堡、苏各兰酒堡等30多家酒庄各具特色,其中拉菲、君顶酒庄是具有旅游葡萄酒文化为一体的复合型功能酒庄;国宾打造了一个唐式酒庄,践行中国风葡萄酒文化;泰生小镇则是通过葡萄酒产业链,全方位地提供一个集种植、采摘、生产、休闲、养老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文城城堡因为《西虹市首富》而名声大噪;苏各兰酒堡则富有异域风情。

  而蓬莱八仙文化旅游节、国际葡萄酒节、国际葡萄酒马拉松节的举办,更加速了葡萄庄园、葡萄美酒、葡萄美食等葡萄酒元素的相互融合,极大地联动了一二三产的发展。“目前蓬莱的葡萄酒文化、旅游人次大约在200万人次,增长空间很大,我们觉得通过这个产业融合,可以充分的彰显蓬莱特色,也可以形成蓬莱独具的城市核心吸引力。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实际是我们发展葡萄酒、发展旅游,以及我们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思路,重要的一个展望。我们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牟云信心满满地介绍说。

  依托葡萄酒产业实现“蓬莱典型”

 

  “山东省省长龚正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把蓬莱的葡萄酒产业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典型,明确指出了蓬莱葡萄酒产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联动”,牟云很高兴地告诉记者。多年来,蓬莱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深耕培育推广葡萄酒产业,大力建设“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不断地推进,给蓬莱经济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蓬莱目前已成为国内产业成熟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葡萄酒产区之一。全市拥有标准化酿酒葡萄基地8万亩,吸引了中粮长城、法国拉菲等国内外知名葡萄酒企业入驻,培育了君顶、国宾、拉菲等33个各具特色的高端葡萄酒庄,年接待葡萄酒文化游客突破200万人次,产业综合收入达45亿元。先后荣获“中国葡萄酒名城”“中国酿酒葡萄之乡”“最具竞争力葡萄酒产业之都”等荣誉称号,成功注册“蓬莱葡萄”“蓬莱海岸葡萄酒”两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区域品牌价值达到77亿元。(满珠)

(责任编辑:苏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