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中国经济网主办,好医生药业协办的健康类访谈节目《中经名医汇》。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这位嘉宾是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王韶峰教授,欢迎您,跟我们的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王韶峰: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欢迎您王教授,首先想跟您请教一下,目前胃癌在我国的发病情况怎样?
    

王韶峰:

  说到胃癌,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要记住这么一个词叫“胃癌地图”,也就是说从这个地图上的分布,发现咱们国家西北、东北、华北和沿海这一带都是胃癌的高发区。
    

主持人:
您刚刚介绍到了胃癌的地理分布情况,人群分布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王韶峰:

  胃属于上消化道。消化道里边分了“穷癌”和“富癌”,上消化道癌比如说食管癌、胃癌都属于“穷癌”;而结肠癌属于发达地区的。比如欧美,咱们国家江南这一带都是结肠癌发病率高的地区,属于“富癌”。胃癌为什么叫“穷癌”呢?因为它的地理分布和人群分布往往和生活环境有关,比如西北地区严重缺水,常年吃窖井水,就是水窖里边的雨水,不安全。而东北由于冬季漫长,常年的新鲜疏菜水果在冬季可能变得比较昂贵,不容易获得,所以腌制食品吃的比较多。沿海一带由于获得海洋类的食物,晒干之后会留下大量的盐分,这样摄入亚硝酸盐的概率也会非常高。而整条太行山脉走向,微量元素硒较为缺乏。再加上这一地区的人喜欢饮食大量高温滚烫的流质食物,所以对上消化道癌也是一种触发因素。人群分布表现为男性比女性高,中老年发病相对高一些,农村又比城市发病率高。
    

主持人:

  刚刚您介绍了目前我国胃癌的发病情况,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数据,比如说目前我国的胃癌患者有多少数量?
    

王韶峰:

  总数量是以千万计,我只说一个数字大家就清楚了,比如去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70万,死亡病例50万,分别占了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的一半以上。所以我国胃癌发病、死亡是居于世界之首的。平均每46秒有一个新发的胃癌病人,平均每64秒就有一个人因为胃癌而死亡。与这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极不相称的是,我们在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在全球的位置非常不乐观。
    

主持人:

  我们继续聊到早期胃癌这个话题,您也提到了胃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极高的疾病,引起胃癌的因素是什么呢?
    

王韶峰:

  引起胃癌的因素,遗传因素,这是不可替代的。你可能没有机会做官二代,也没机会做富二代,但你有机会可以不做“癌二代”。也就是说,如果家族史中有胃癌病人时,一级亲属一定要有强烈的防范意识,要主动找这个癌。环境因素刚才说到了,胃癌发生环境因素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处于胃癌高发区的人群,风险自然就要高一些。还有一个就是胃炎,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胃炎因素,这是个体的内环境,还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喜酒、喜吃含盐高的食物,好抽烟、喜食腌制食品等,都是引发胃癌的高危因素。
    

主持人:

  也就是说这几点很大程度上会容易导致胃癌的发生,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或者说是减少胃癌的发生呢?
    

王韶峰:

  大环境现在从国家层面,正在逐渐通过国土局、环保局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得到改善。遗传因素这是代际遗传的特性,这是肿瘤的特点不可更改的,这需要个体知识和医生知识的更新。也就是双方结合的时候,让病人都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刚才说了不良的生活习惯,纯粹的个人行为一定要去改变,所以要禁烟、少酒、适量运动,增加新鲜疏菜水果的摄入。幽门螺杆菌这一项很简单,现在做一个呼吸试验就能明确,现在的技术幽门螺杆菌不但能看见是阳性阴性,而且能够发现是有毒型的感染还是无毒型的感染。因为国际上现在一个共识,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对全家人都有威胁。随着幽门螺杆菌能够分出有毒和无毒型这种技术的问世,无毒的话那就不去进行任何的治疗,对家人的生活也不会造成其他的干扰。所以希望大家从这四方面去着手。
    

主持人:

  我觉得王教授给的建议非常实用,我们也非常希望我们的观众朋友在收看我们节目的同时,能够把王教授的建议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在日常生活当中来很好的预防胃癌的发生。我们也知道,癌症进一步恶化最坏的结果是导致生命的死亡,我想请教您,中晚期的胃癌它的存活率能有多少?
    

王韶峰:

  说到这个中晚期的存活率,咱们通常有一个衡量指标就是五年生存率。即便你倾家荡产受尽了千般折磨万般苦,中晚期胃癌的生存机会在咱们国家目前来说是30%~35%。因为癌细胞是一种无节制生长的细胞,它通过血液、淋巴和周围的浸润可以破坏周围组织,可以到远处的组织然后无节制的生长,这种情况下,在癌细胞疯狂增长的同时你的生命量在快速缩短。所以用五年生存率判断患者的生存概率,国外现在乐观一点6%~70%。而咱们国家60%以上的人,在五年后就与我们挥手作别了。
    

主持人:
为什么我们与欧美国家这个存活率相比,数字差了很多呢?  

王韶峰:

  在这一块,今年有一部热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真正原研抗癌药物是欧美国家研发的,率先会在人家国家和地区的人群中间使用。来到我国以后有一套严格的审核制度,真正走入我国市场大概延迟了数年之久。再一个,由于人家是原研的群体,那个药物效果对欧美裔明显好于其他群体,到咱们国家以后可能还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不适应,这样效果又打了一个折扣。同样的药物到你手上的时候已经晚了,一部分人熬不到这个药的时候就作别了;熬到这个药到身上的时候,是不是真正能发挥欧美人群的效果,目前看这个情况确实有差异性,所以这个情况也就是咱们国家五年生存率与国外的一个差别。当然经济是主要因素,国务院从今年起出台政策,促进抗癌药物进口,并和医保对接,和国外制药巨头们进行拉锯式的谈判,终于有一定的药物以一定的价格降幅来到老百姓的身边。相信未来这一块会更好。
    

主持人:

  王教授提到了今年大热的《我不是药神》,其实我觉得很多观众朋友们都深有感触,每个人的家中都有生病的病人,患癌的几率也很高,而您提到说我国与欧美国家在存活率方面能够达到将近一半的差距的原因,其中部分是因为我们的药品没有跟的上,或者是并不是我们自己自主创新的药物,所以无论是在药效还是在价格方面,我们都不占优势,我觉得这也是挺心痛的一件事情。您提到了说国家目前加快引进抗癌药,进口抗癌药与国内的医保对接,我觉得这应该对于很多癌症患者来说是一个福音了。
    

王韶峰:

  国家在这一块不但是降价和医保的对接,而且国家现在明显对国内企业原研这一块进行大幅奖励政策,相信将来咱们国内原研药上市的时候,老百姓可能第一手得到针对我国人群的新药。
    

主持人:

  这真的是对于国内的老百姓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既然你提到了进口抗癌药与国内的医保相结合,您又是在胃癌领域有多年的研究,能不能给大家伙介绍一下,目前进口的抗癌药在胃癌领域与医保对接的有哪些药品呢?
    

王韶峰:

  具体的药物在这种场合还不方便具体透露,只能告诉大家在胃癌这一块,尤其针对表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方面,如果是表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的这些病人,用到这一类药物的时候,效果会出奇的好。通过PET、核磁上的成像、CT上的成像发现,由于用了这个药,3个月6个月评估时发现瘤体在快速缩小。如果家里有了消化道肿瘤中晚期的病人,化疗或者化疗后再次接受手术,比以前单纯直接接受手术可能效果会更好。对所谓的不能手术、不愿手术、不敢手术的“三不”患者,由于药品引进和药品的广泛临床使用,这些进口药物最大的好处是毒副作用明显减轻。所以将来如果错过了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或化疗,或者化疗后手术,大家仍然是有选择的。不要谈癌、化疗色变,觉得光头、眉毛都掉完、天天呕吐不止就是以后的形象,现在这些药物毒副作用明显减轻,所以大家不要一说是中晚期癌症就放弃治疗。
    

主持人:

  好的,刚刚在我们前面,您也提到了我们这个癌症的发现率,我们也都知道,癌症患者当然希望早发现早治疗,那么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发现率有多高呢?
    

王韶峰:

  说到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是咱们消化内镜人的一块隐痛,为什么?因为同样是在亚洲,日本早癌的发现率70%,韩国50%,而我国平均水平不足10%,现在好一点的就是百分之十几,所以说到早癌的时候大家实际上心里觉得,这是我们的一个短版。
    

主持人:
早期胃癌的发现率,主要是根据哪些指标来去确定?  

王韶峰:

  早期胃癌通过任何影像都不好确定,因为需要非常直观的判断。也就是通过胃镜发现病灶,要进行局部的放大,然后看看它的表面结构是不是紊乱、破坏或缺失,看看表面的血管是不是增粗、扭曲或者直接中断,看看是不是有明显的边界。我们叫典型的三个要素:表面结构、表面血管、边界。通过镜下确定这三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有电子染色、化学染色和放大内镜细微的观察。然后在没有病理检查的情况下,由于现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所以我们不需要病理的情况下,在手术前靠内镜就能诊断出来。
    

主持人:

  既然胃镜就可以判别这是不是早期胃癌,我们都知道其实胃镜的检查,目前在我国各地的医院还是比较普及的,但是您也提到了,我国的早期胃癌的发现率目前只有10%,而同样为亚洲国家,日本和韩国的数字比我们高很多,这个原因又是什么呢?
    

王韶峰:

  日本的国民教育做得很好,国民都知道我的祖辈、邻居、亲戚有这个病,我难道就这么幸运吗?我想要避免这种恶运降临在我头上,我就接受检查去吧。因为日本的内镜技术非常的发达,而且人家的内镜医生和国民人数之比很高,而我国在这一块严重匮乏。
    

主持人:
这个匮乏主要是指什么,因为胃镜在各地做还是比较普遍。  

王韶峰:

  以县级医院来评估。咱们国家2000多个县,去跟13亿人口比,而一个县医院里边从事内镜的人有几个,地市级医院能有几个?内镜目前确实已经普及到县一级医院,但是做内镜的医生严重匮乏。再一个日本的医保制度是,如果40岁以上没有经过每年的胃镜体检,这时候查出来的癌症是拒付的,保险制度不承担。保险公司认为,你必须得有一张单子,保险才连续有效,但是因为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你没有接受这个检查,次年发现有了癌症,保险制度就自动终止了,这是非常苛刻的一种制度,使得国民形成自觉自愿的行为,定点到医院去接受检查。而且人家检查的依从性高,除了做胃镜的大夫技术水平好之外,舒适性内镜检查,也就是无痛性检查的比例特别高,当然这是和经济密切相关的。
    

主持人:
那么早期胃癌发现的难点是什么呢?  

王韶峰:

  早期胃癌的发现难点来自于医、患双方。大家都知道做胃镜一定有一种不适感,会提前让病人内心产生一种不安、焦躁甚至恐惧。因为做内镜的人大部分没有自觉自愿,不像做B超那么简单,它毕竟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这种情况下病人有恐惧要逃避。再一点病人没有早癌防治的意识,病人从思想上没有准备好接受早癌的检查。由于咱们国家知识辐射都是金字塔式的,从顶端往下辐射,周期非常长。当然现在通过各种培训班,通过各种医卫上游下基层这种形式,慢慢一层层辐射,时间周期变得很长。还有主观接受的原因,因为惰性养成想要改变的时候需要有自发的愿望。你给他传递知识的时候,他拒绝改变。甚至医生也不愿意学早癌知识,医生也没有准备好,没有建立早癌的意识。医患双方在这种互相缺失的情况下打了个遭遇战。患者勉强接受医生的检查,非常痛苦,配合不好;医生也没有早癌意识,中晚期癌症都可能漏掉,何况早癌乎?
    

主持人:

  既然提到了早期胃癌,我们也知道您在早期胃癌发现方面有很多的研究,能不能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一下?
    

王韶峰:

  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叫早期胃癌。咱们都知道胃消化道分了四层,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早期胃癌是居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一旦到了固有肌层就叫进展期胃癌或者叫中晚期胃癌,生存率非常有限。内镜一定要发现早期的、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的胃癌,发现以后争取在内镜下进行微创黏膜剥离术,也叫ESD手术,这样能够快速地让病人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去。这是诊断早期胃癌最大的社会意义。搞癌症的人都知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三早”,但是对早癌来说,这“三早”已经误了,要比癌症“三早”原则还要再早。父母有此病,子女要当心,警惕癌症遗传,拒绝做“癌二代”。
    

主持人:

  我觉得您说到的这几点都非常的实用,都是非常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我相信患者们在听过您这样的介绍之后,也会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会更加去注意。我们不妨就在这给我们的观众朋友们提个醒,假如说这些患者身上出现哪些症状的时候,我们就要警惕是早期胃癌了?
    

王韶峰:

  早期胃癌最大的一个症状是没有症状!但是病人有腹胀、腹痛、纳差出现的情况下,这时候他选择就医,医生会建议病人查胃镜。如果有以下几个特点的,我们叫“六大风险因素”,出现这些的时候要主动接受胃镜检查或者主动寻求胃镜的检查。第一,年龄大于等于40岁。国家原来的标准是45岁,现在下放到40岁,因为发病年龄前移。第二,胃癌高发地区人群。第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第四,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胃息肉、黄色瘤或者术后残胃,这些是胃癌前疾病与癌前病变者。第五,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因为一级亲属父亲或母亲有此病的,遗传概率是27%到60%;双亲患这个病的话,遗传给子女的概率,几乎无人幸免。第六,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刚才说的喜欢重盐、重口味,特别是盐腌制、烧烤、熏制食品,甚至有的病人剩菜剩饭舍不得倒掉。如果这六点里边,第一点是必备的,年龄大于等于40岁以后,有下边5条任何一条,都是高危风险,所以一定要主动寻求胃镜的帮助。
    

主持人:

  好,非常感谢王教授。在这里我们也要提醒观众朋友们,如果您正在收看我们的节目,而您的症状也符合王教授刚刚提到的几点,那我们就建议您要及时去医院做胃镜检查了,也是为了您自己的健康好。刚刚我们既然谈到了关于患者的一些治疗知识的教育,我在这里就想继续问一下您,有很多中晚期的胃癌患者,他们在发现疾病之后都比较拒绝化疗治疗,因为他们觉得效果不一定很显著而且又遭罪比较大,那对于这样的情况您有什么样的建议给到他们?
    

王韶峰:

  咱们国家从政策层面引进了大量的抗癌药物,医保层面承担了大量费用,这些药进来以后据临床观察,毒副作用明显比原来药物大幅度降低。针对这些副反应,比如大家最惧怕的呕吐不止、脱发、精神乏力、白细胞降低,咱们国家现在并不缺乏药物和治疗手段。而且中医药在这一块也有独到之处,能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建议大家不要轻易拒绝治疗。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有可能迎来癌症治疗的曙光。
    

主持人:

  我们知道您在胃癌领域工作多年,而且在早期胃癌发现领域也颇有建树,您在地市级医院工作,我觉得这对于一个在地市级医院工作的医生来说实属难得。能不能给我们谈一谈,您在早期胃癌发现这个领域进行研究的初心。
    

王韶峰:

  说到这一点,不得不回到太行山脉。大家都清楚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这一带山脉的老百姓,除了为抗日为建国付出了很多之外,他们的生活现状被癌症牢牢地一代代遗传下去,使他们生活的希望一点点建立又一点点破灭。我本人在1999年在当地政府的资助下成立了太行山食管癌还有胃癌的两病流行病学调查,为什么要做这个呢?就是觉得发病率太高了,这个数字震撼到了北医三院和我们的协作医院。他们的专家到看到我们的资料后,癌症的发现率占我们胃镜筛查病人的11%以上,他说我们全年发现病例不足100例,你们全年竟然发现癌症接近1200多例,太恐怖了这个数字。由此触发了我想要对这个领域里边做点什么事。通过两癌流行病学调查组,响起了一个削峰作用,要把癌症的高峰在我们手里边它降低。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中科院肿瘤医院、301医院、北京三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建立了非常大的一个网络之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尤其是得到了中科院肿瘤医院教授的支持后,我们参加了卫生部一个项目,就是早期食管癌、早期贲门癌的一个活动。从2011年就开始介入到这个活动中去,我们发现参加这个活动能告知你怎样有效、快速提高你个人能力,然后在识别之后具备手术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我这发现90%的病人,都会在我们这得到早期的内镜治疗,而不必再辗转千里。
    

主持人:

  您生长在三秦大地,却因太行山致力于早期胃癌的发现,并且将这样的医学智慧传遍给祖国的大地,我们也向您这样的优秀医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们知道您从医数十年了,在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当中,有过为患者解决病痛的成就感,当然也有面对生离死别的无力感,世事无常,您从医这么多年,究竟有什么样的深刻体会,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王韶峰:

  说别人的都是妄谈,我说我家人的事。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我每年都要给他做体检,但是有一年老人拒绝做胃镜,我说就缓一年吧。结果到2010年一查胃镜,贲门早癌,也就是早期胃癌的一种。但是那时候早期胃癌的概念在我的脑子里边还没有完全建立,只是看见文献上有,这知识我都没有更新,所以采取了传统的手术方法,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开膛破肚,对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老人当年在中学时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运动员,结果老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很快进入一个病人的状态。这样我才下决心,一定要搞懂早期胃癌怎么去诊断、治疗。从我个人的家庭经历上,我就产生了非常刻骨铭心的感受。如果早一年我学到了这个技术,把它应用到自己亲人身上,他能跟正常人无异。我们说服早期胃癌的病人接受手术治疗的时候,通常有这么几个宣传点:您现在是早期胃癌,可以通过不开胸、不开腹的方式给您解决。因为您的身体结构不破坏,所以劳动力不丧失,您的生活自理能力就不下降,这一点对家族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因为家族都怕生活节奏被打乱。手术后病人情绪的变化,那是你术前想都想不到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这几个宣传点,由于对身体结构不破坏、劳动力不丧失、对家人生活不干扰。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您的自然预期寿命与此病无关,这一点让病人产生了极大的期待,王主任说的非常好,就接受您的手术。通过我自己的家里和我个人的感悟和对病人的一种宣教,让病人完全接受了这种理念,所以诊断率和治疗率大幅度的上升。
    

主持人:

  我们看到王教授眼睛都湿润了。今天您来到《中经名医汇》的栏目,您是为患者带来知识科普的医生,但是离开了我们的演播室,离开了您工作的医院,回归到生活您可能也是一名患者,或者是一名患者的家属,所以很多患者的感受您都是能深有体会的感受到,能够给他们更实用的建议,我想这也是医生和患者心连心、心意相通的地方吧。能不能今天也借助我们的节目的机会,向曾经接受过您帮助的一些患者,说几句您的心里话。
    

王韶峰:

  我小小的一点自豪,就是对早癌的一些理念,比如说我还提出了“早早癌”的概念。早癌大家都已经形成共识了,早早癌这个概念的灵感来自于早孕与早早孕的这一个区别。那么早早癌是怎样一个独立存在的呢?还有单纯就是癌前病变,单从科普角度来说,能让人产生一种更好的一种期待和判断。就跟我们吃早饭一样,大家通常的早饭时间6点到7点。5点叫早饭吗?6点叫早饭吗?9点难道不叫早饭吗,大都市的人9点钟吃饭的人多的去了。但是对于早癌来说,如果说我们在4、5点、5、6点的时候发现并处理掉它,他的生存治疗远远高于你9点、10点以后的。这是一个早早癌的理念。同时我本人还有一个观点,就是纵横虚实十字法,框定早癌筛查人群。观众朋友如果是这种人群的话,您最好把我这个纵横虚实十字法能够理解一下。也就是说发现一例早癌病人之后,这位病人作为我们的源点病人,上查父母,下查子女,产生一个实线,即纵轴。横轴是由于得癌的这一代人,现在还不是独生子女,所以他有兄弟姐妹,横查他的兄弟姐妹里边,看看有没有这样的人,这是一个十字完成了,体现的遗传角度。当然这个病除了遗传角度还有共同生活方式的干预。跟他共同生活时间最长的无疑是他的配偶,所以以他的配偶为虚拟的一个十字,也是上下左右的查。如果查实了任何一个病人,以他又作为一个点,然后一个十字出来了。这就是早癌筛查的天罗地网,一定要从我们手边一针一线的缝起。
    

主持人:

  感谢王教授,我们也是希望观众朋友们如果对于早期胃癌有担忧的话,也可以采用一下王韶峰的纵横虚实十字法来进行提前的筛选和检查。我们既然提到了您在早期胃癌领域的研究,节目的最后能不能给我们谈一谈,您对于早期胃癌研究,未来发展的前景预测?
    

王韶峰:

  以我本人和我们医院的资料来看,早癌在咱们国家逐渐往上提升,我科去年已经接近了50%的发现率,在山西乃至在全国这个水平都居前。由于设备与硬件不断的更新和提高、各种大小知识普及的讲座会议在召开,从医生角度来说,我们逐渐做好了准备,有了早癌知识的更新。通过社会普及,包括咱们今天这种节目形式,对老百姓又是一种知识的更新。如果双方面都准备好了,早癌将无处遁形。
    

主持人:

  谢谢王教授,在节目的最后我也代表我们节目的所有的工作人员,以及广大的患者,对向您一样一直兢兢业业的医生,致以我们最崇高的敬意,感谢您来到《中经名医汇》栏目,谢谢。
    

王韶峰:

  谢谢中国经济网的邀请,我也把我们医院我们科的理念送给大家来共同分享。我可以代表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和我们长治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全体同仁,向全国的各位观众表达我们的一个祝愿。因为我们科的理念是,幸福是从口福开始的,没有口福就没有幸福,让我们从保障你的口福开始做起。
    

主持人:

  谢谢,谢谢王教授。感谢观众朋友收看本期《中经名医汇》,更多节目请您持续关注《中经名医汇》,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