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中国经济网主办、好医生药业集团协办的访谈节目《中经名医汇》。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的嘉宾是,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汤一新。汤主任,欢迎您。
    

汤一新:

  您好。
    

主持人:

  给我们的观众朋友打个招呼吧。
    

汤一新: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祝大家身体健康,全家健康!
    

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欢迎您汤主任。在今天采访之前,我想先跟您请教一个小故事。我们知道,在广西桂林有一个被称为“定海神针”的地标,上面写着“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汤一新教授原创”。这听起来充满了故事。您能不能跟我们讲讲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汤一新:

  好的。话题还得先从广西桂林说起。定海神针,涵义是在眼花缭乱的环境中给人以坚定信念锁定方向的定力,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桂林也有一根金箍棒一样的建筑,被大家称为“定海神针”,上面写的字是“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这是我提出的一个医学命题。那是2016年,位于桂林的大中华养生谷,修复了一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崇华中医街。这个地方“胜景风光齐天地,中医疗效照古今”。他们寻踪桂林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康熙皇帝当年为桂林老人敕建的“百岁坊”、中医古代经典《伤寒论》桂林版、上世纪留下的“桂林崇华中医协会碑”等等,又建设了特色各具的多民族医馆。前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亲临视察,将它定位为“中国中医药文化第一街”。“定海神针”就是建筑在这个中国中医药文化第一街的标志性建筑。这个地方还得介绍一下,我工作在四川乐山,为什么在桂林建这么一个东西。这就要说到我和桂林的关系。当年的桂林卫计委主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邓晓强先生,为即将出版的一部学术专著《脾阴论》写了一篇后记。他在当中做了一个介绍,他说:“2013年,在我主持编制桂林中医药复兴规划的时候,中医还被一些人批判为‘伪科学’而饱受诟病。我在网上无意中发现了一位中医师提出了‘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如此有底气的中医令人眼睛一亮,他就是汤一新教授。”此后,乐山市委市政府和乐山市中医医院支持我,一次又一次受邀前往讲学、收徒、坐诊,与桂林结下了“很深很深的缘分”。后来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桂林市卫计委先后两届领导班子和“大中华养生谷”的建设者信和信集团共同策划,把我提出的“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建造成了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就是您刚才提到的“定海神针”。当时桂林方面提出把这句话建成定海神针的时候,我说恐怕不合适。他们的一席话打消了我的顾虑。他们说:第一,中国中医历经几千年的浮沉而血脉永续,就是仰赖一个大医济世的信念。这个崇华中医街,它的来历就是当年24位桂林的名医不甘于中医受压,而成立的桂林第一个民间的医学会组织叫“崇华中医协会”,发出了振兴中医振兴中华的呐喊,给我们留下了思考和榜样。第二,他们说把一句箴言建成一个标志性建筑,已经不关乎个人荣誉。这个建筑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筑带给人们带给地域的理念的改变。桂林方面这种高瞻远瞩的见解和诚挚的情感让我深受教益,让我感到了责任重大,我没有理由不给予鼎力的支持。到2016年7月26日,定海神针竣工落成,在崇华中医街广场大门东南侧入口处顶空出世,为旅游胜地增添了又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个大气的动作,释放了一个体现中国气派、弘扬中华文化、展示中国自信的重要信号,被专家称道“标志着中国传统医学界对自己的工作方向和服务定位,有了更鲜明的目标和更清醒的坚守,铸就了一个历史的里程碑。”定海神针竣工落成的当天,中共中央委员、广西自治区主席陈武亲临视察,听取了我就“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所作的专题汇报,高度评价了这个命题惠及民生的重要价值。桂林市委赵乐秦书记更一直给予着亲切的关怀。好医生药业集团的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先生,也高度评价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并指示把这个标准作为好医生集团的行医理念。弘扬传统医学文化自信的重要信号由桂林发出,使桂林占得了先机。两年来,“让中医走向世界,让世界热爱中医”的声音在岭南上空久久的回荡,“让更多的人健康快乐有尊严地活过120岁”,“让世界的高端人士想到健康就想到中医,想到中医就想到桂林”的宏伟规划,让桂林成为推动中医事业发展的千秋伟业中堪称榜样的推手、楷模和先驱。走进“大中华养生谷”,很多人都惊呼:没想到桂林还有这么一条街!
    

主持人:

  汤主任,我们知道评判医学的标准有很多不同的要求。您提出了一个观点是“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我们怎么理解这句话,核心内涵是什么?
    

汤一新:

  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是检验标准在评判活动中特有的属性。不仅具有民族医药学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同时蕴含着一种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核心内涵就是要解决认什么为根本的问题。
    

主持人:

  那您为什么说疗效是根本标准?我们为什么不用科研论文或者公认的医学指标、或研发了多少创新药去作为衡量标准,而是把疗效放在了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呢?
    

汤一新:

  这些都是标准。但是就像法律有基本法和部门法一样,医学评判也有根本标准和分支标准,或称为“母标准”和“子标准”的区分。这是标准的两大组成部分。根本标准确定目标,指引方向;分支标准规范具体的措施和手段。根本标准管宏观,是应当无条件共同遵守的最高标准;而分支标准管的是微观,是治疗疾病或者调整某一脏腑或者某些脏腑,或者疾病与人体,以及疾病、人体与自然的关系,是规范具体医疗卫生活动的规则、方法和要求。
    

主持人:

  那您提到的疗效是根本的标准,我们怎么去衡量这个疗效呢?它有一个具体的定义吗?
    

汤一新:
疗效标准的定义就是让人活着,活的时间更长,活的质量更高。这个“根本标准”和“分支标准”的划界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根本标准的引领,分支标准就可能偏离解决健康问题的方向。如果没有分支标准的话,我们治病就缺乏规范。平常见到的许多标准都是临床的重要规范,但是规范不是根本。无论是医学教育还是医事活动,标准都必须围绕根本,建构出围绕根本标准体系的“根本和分支”这样一种关系。只有根本标准得到了遵从,那么分支标准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只有根本标准得到了认可,分支标准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引导临床效应优质化的作用,不断地让临床疗效得到提高。  

主持人:

  能不能再给我们具体的介绍一下,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呢?
    

汤一新:

  它的核心内涵就是要确认什么是根本,并且遵从这个根本。就像当年说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一样,所有的方法理论自身,都不能作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而只能是放到实践当中去作为被检验的对象。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检验医学正误高下的标准,只能是实践的结果,医疗实践的结果就是疗效,所以只有疗效,才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在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是某种医学,既包括中医西医在内的各种医学流派,也包括疾病治疗以及疾病预防,还有健康维护等多项医学知识体系中的实践活动,是否接近真理,需要临床疗效检验,而且只能由临床疗效这个实践的结果来做评判。第二,医生技术水平的高低,必需而且也只能用临床疗效来检验,并且做出相应的评判。第三,就是所谓“标准化、科学化”的规范,即检验医学的标准,譬如说“实证方法”、“循证医学”等等这些,也需要疗效标准的检验。
    

主持人:

  “根本标准”和“唯一标准”是同一个意思吗?
    

汤一新:

  “根本标准”和“唯一标准”是不是同一个意思,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两者是同中有异的。首先它们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母标准,是“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的理论根据。如果没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没有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而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行业细则化,把唯一标准这个原则性的论述,变化成了医学专业内的可以操作的方向指导。这两者既有基因传承的共性,也有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所以说,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是在传承基础上的一个再创新,它把理论观点实现了实用性的转化,层次上不一样。其次内涵也不一样,两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都深深的扎根在实践当中,这是两者的相同之处。而不同之处在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唯一性,唯一性是排他的;而“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具有多元性,多元性是包容的。“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在肯定母标准地位的同时,也肯定了子标准的价值,既强调方向,也重视方法;既坚持根本标准的引导,也重视枝节标准的规范。它把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和西方医学先进文化,都看作是当代医药学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养分,把东方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结合起来,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更好地构筑医学精神、医学价值、医学力量,为医事活动提供方向的指引和保障。这是不同之处。把疗效确立为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纠正了以前我们在标准上一律服从国际认可的误导,以前好像国际认可就是正确的,不认可的就是错误的,现在我们以疗效为标准,就是疗效认可的才是正确的。这是一个主导思想观念的改变。第二,它还纠正了按照西方医学以“实验室实证”衡量一切的导向,现在是以疗效,让病人活着并且活得更好为宗旨,把“以实证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转化,一个重要的创新。这种转化将有利于引导更多医务工作者真正成为人民健康的维护者,不仅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主持人:

  好的,那我们也知道,医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那您也反复强调了,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能不能为我们举几个具体的实际案例来佐证这句话呢?
    

汤一新:

  这种案例是很多很多的。我是脾胃科的医生,我就举一个消化系统肿瘤的案例。什么叫肿瘤?肿瘤是多种多样的致癌因素,包括遗传的、社会的、自然的等等因素,以协同的方式引起DNA损害,再加上凋亡调节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的改变,从而引起表达水平的异常,再产生附加的突变,选择性地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亚克隆”,从而获得恶性转化的能力,形成恶性肿瘤。换一句话说,我们平常身体内发生的肿瘤,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肿瘤,而是全身病变在薄弱环节的显露。也就是说,表现在局部的肿瘤,实际上是整体发生了病变,只不过找到一个薄弱的环节去反应而已。现在我们在临床上往往就关注了具体的肿瘤,关注在人体肌体上产生的这样一种病变,而忽略了真正的对象是人,是长肿瘤的人。这样一来,我们的关注点,包括大夫,包括病人,包括家属,都把关注点放到了临床的病变上面,而忽略了我们所面对的是人,因此病人的生命不再至高无上。
    

主持人:

  那您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说您印象深刻有哪位病人是这样的实际情况。
    

汤一新:

  比如说我上周来之前,有两位病人,他们恰好都是16年前开始我这边看的病人。我们现代医学往往讲的是他做了手术、做了放化疗以后,三年存活率,五年存活率,而这两个病人都是16年了。我把他们治好了吗?用现代医学的标准来讲没有,他们都带着癌症,而且还有扩散。但是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活着,而且活得很好。所以,我们现在在治疗上往往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由于我们的关注点是肿瘤的大小,把消除一切肿瘤作为医疗的最终目标,常常使肿瘤消除的同时,病人本来可以延续的生命也含恨而终。这种治疗的结果却成为“科学治疗的分享案例”;如果肿瘤没有消除或者有所长大,即使患者生活得生机勃勃,在研究中也划归失败的类别。在这里,临床疗效不再被认可,“可考可据的科学化的”实体肿瘤大小成为评价成效的唯一标准,许多患者因此被盲目叠加的过度治疗夺去了本来还可延续的生命,夺命者成为“研究的成功者”,颐指气使地呵斥那些让病人生活得生机勃勃的临床大夫“不懂‘科学化、标准化’”。
    

主持人:

  所以您的意思是指,其实与其消灭肿瘤,不如通过疗效的引领来维持患者的生命,让病人活得更久,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标准。
    

汤一新:

  对,肿瘤的大小和是否消除,是一个可供参考的衡量指标,但不能奉为唯一的标准,最根本的标准是疗效,就是让他活着而且尽可能活得更好。我刚才举的是一个例子,再举一个病人,他找我看病,也是肿瘤病人,已经九年了,现在都还活得很好。他好了过后就带了好多个病人来看。后来按照他的说法,每一个病人都被我治好了,其实我知道,一个病人我都没有治好,只是让他们都能活着,而且活得很好而已。我再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在多年以前,我有一位朋友,他患了癌症,后来在一个大医院做了手术,做手术之后制订了14个疗程的化疗方案,回到我们这来实施,结果做了两个疗程,他奄奄一息。主治大夫就告诉他说,你一定要坚持把这14个疗程做完,否则的话你很快就会死亡。他说我现在就要死了,回去死吧。后来他回去了,只做了两个疗程。最后,慢慢用其他方法,包括中医等等这些方法调理之后他好了,现在每年我给他做检查,都完全没有癌症了。其实所谓癌症,它实际上有三大类型:有一种类型是进展极快型,势不可挡;还有一种是渐进型,慢慢发展;还有一种叫做滞进型,发展缓慢而无疼痛,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发展到什么时候,然后就平稳了,不发展了。到了一百多岁以后人去世了,把他一解剖,发现几十年以前他就是癌症。这类癌症中,有的好了之后,如果我们复查,他没有癌症了,再到医院去大夫会告诉他:“癌症是好不了的,你没有癌症,以前把你给误诊了。”而实际上他就是因为调理正确,治疗得当,心情宽松,然后疾病就给治好了。所以我说,不懂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可以把活人治死,还可能把医生治成病人。这个病人在网上可以查到,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三博集》。他说其它神马都是浮云,只要我们保持欢乐的心情,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在网上可以查到。这个人现在身心都很健康,癌症完全无影无踪了。
    

主持人:

  好的,汤医生,您刚刚给我们也举了一些实际案例来验证我们疗效的重要作用。那其实我们知道,您除了钻研我们这个医术之外,您同时也创建了“汤氏理论”,也就是我们的“中医脾阴临床诊治体系”,那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套体系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汤一新:

  这套理论其实古已有之,只是以前没有形成体系。两千年以前,《黄帝内经》当中就有暗示。但是因为他没有正式提出,所以后来的人就把它打入了冷宫。我们医学传承首先要传承一种学术思想,要了解五脏皆有阳虚阴虚之别,脾不仅有气虚,而且还有阴虚;不仅有气的实证,而且还有阴方面的实证。也就是说,不仅有功能,而且照样有需要关注的物质基础。我们关注了的物质基础,就能够使功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因此把古已有之的一系列理论和经验搞成了一个学术体系,提出了“脾阴是‘脾为后天之本’的‘本中之本’”,“脾阴失调是百病之源”等学术创见,把被忽略的“平淡之极”的方法,变成了临床可学可用,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可实际操作的临床技能,使一些疑难疾患的问题找到了解决的方案。这就是这个理论的创新之处。
    

主持人:
那它跟临床的结合具体有什么样的实际案例吗?  

汤一新:

  我用一个实例来证明。前两天我来北京之前,接诊了请我看病的一个病人,她是加拿大籍华人。在几年以前她怀孕了,然后剧烈的呕吐,腹痛,咯血,非常非常的厉害,后来就住进了医院,经过治疗,越治越厉害。这个病人告诉我,她以前被洗脑,从来不相信中医,以为中医是伪科学。但是这次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她想再找中医试试,看看有没有办法。她找到了我们乐山市中医医院的四川省名中医、中医妇科专家熊维美主任中医师,然后熊大夫邀请了我参加会诊。我们在会诊当中就发现,她之前的治疗应该说还是正确的,只是所谓“医疗出了问题,并不是因为它的衰落,而是因为它的昌盛;不是因为它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它不知何时为止。”不断叠加的治疗伤害了她的肌体。所以我们就立即停止了过度治疗,采用中医补脾胃之阴的方法,除了补益脾阴治虚之外,我们还采用了特殊的消除脾阴实证的方法,非常简单的一剂中药,病人服用过后,呕吐很快就缓解了。7个月后生下了健康的宝宝,母子平安,母子健康。她告诉我说,当时那个主治大夫告诉她千万不要找中医,说中医是不能治病的,而且中医会导致胎儿畸形。她心里想:你会治病,不导致胎儿畸形,但是医得我奄奄一息,还要打掉我的胎儿,要我弃胎儿保大人,我不如找中医看看。没有想到用了中药过后,竟然有如此神奇的疗效。她由此悟出了一个道理,她说:“那些攻击中医是伪科学的所谓专家,其实都是伪科学家。”所以这个地方我觉得,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不要拿自己掌握的一丁点沧海一滴的西方知识来妄加判断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那样不仅让自己的治疗方法受到限制,同时最终还要被病人评判为伪科学家。
    

主持人:

  那我们也知道,您其实是中华脾阴学派的领军人物。那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这一学派的发展情况呢?  

汤一新:

  我们的治疗方法被批准为中医内科历史上第一个“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观点被写进了第九版全国中医大专院校教材,写进了1996年版四川省中医继续教育教材。2012年,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我作为主持人率领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专科制订了第一个有脾阴内容的中国中医“厌食症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相当于国家标准,已经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全国运用。我们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传承人,我们有国家级的、省市级的传承人;有川内弟子,还有川外弟子;有国内弟子,还有国外弟子;还有黑人弟子和白人弟子。乐山的第一位中医博士张志华,才华横溢的桂林市李铁强主任中医师,都是我们这个学派的传承人。前不久,成都中医药大学脾胃科主任,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冯培民教授,经过公示和逐级审批,2017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我的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冯培民教授这样的鼎鼎大名的专家,不到国外找导师,而是拜师于我这样一个地市州的临床专家,说明他关注的就是老百姓关注的临床疗效。他深层次地领悟了“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的重要价值。作为我们的下一代传承人,冯教授不求名、不求利,只做苍生大医,这就是我们中国中医药的希望之所在,也是我们中华脾阴学派传承和发展的希望之所在。可以说,冯培民教授为我们下一代的中青年学者,树立了一个光辉榜样,所以被王凤岐大家誉为“全国最牛继承人”。
    

主持人:

  那其实我们知道,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智慧的结晶,为我国广大的患者带去了很多的帮助。我们也希望中医药的疗效和魅力也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包括世界各国不同的人。那您对于中医药走向国际化有什么样的期待吗?
    

汤一新:

  我觉得这个,让中医走向世界,让世界热爱中医,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医人的豪迈的情怀。随着世界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发展,中医药实现它的国际化,那是自在不言中。
    

主持人:

  在我们刚刚的访谈过程当中,您也介绍了很多实际的案例,想必您和患者的关系也是非常的好。能不能为我们介绍几例,您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和患者之间相处的故事。
    

汤一新:

  我和患者的关系,总体上可以说是鱼水之情。我觉得诀窍在于要把握好几个分寸。我认为现在社会的医患关系不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病人对医生没有根本的信任,这个病是治不了的。我们要懂得医学不是魔法,要科学的向病人讲清楚我们能治什么,不能治的是什么,要讲真话,这是其一。其二,我觉得医患关系必须平等,这是我保持医患关系融洽的又一个重要的诀窍。我不认可什么“病人就是上帝”,我觉得这种提法根本就是医患关系的毒药。那么病人是什么?医患关系是什么?我认为病人就是病人,医患关系就是病人和医生的关系。病人是来求医的,求医得尊重医生的决策;医生就是行医的,行医就该尽心尽力,给能治好的病人尽可能治好,就是这么一种关系。什么上帝不上帝的。
    

主持人:

  我听闻好像之前在您的医院当中有一位患者很不配合治疗的,也是通过您调解医患关系而成功的,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  

汤一新:

  这是我院肾病科收治的一个病人。他认为病人就是上帝,进去过后,然后在里面大吵大闹,说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无事生非。大夫劝他,他就对大夫不客气,护士劝他,他也对护士不客气,在里面闹得不可开交。两天后我去查房的时候,一进门他就在我面前大吼大闹。我就听他吼,吼累了之后我问他,我是谁?他说不知道。我说我们见过面吗,他说没有。我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你也不知道我是谁,为什么在我面前大吵大闹?他说就因为你是医生。我说我是医生你就要大吼大闹?他说:我进来就是该享受的,你们就得给我服务!我说,我们该给你我服务不错,但别忘了你来的目的是治病,如果是来享受的,你不应该进医院。他说:我出了钱来的!我说“谁规定出了钱就可以胡作非为?你以为本专家没钱?”他就懵了。我就当着他的面给跟随的医务人员们讲,病人必须配合,才能治好疾病,如果他是来这里闹事不是来治病的,把他赶走!如果他是要治病,就给他好好治疗,但不准再胡闹!然后我带着大家走了。殊不知奇迹出现了,这个闹了两天的人,被我这几句话一下就给镇住了,突然变得十分温顺。第二周我去查房的时候,他振臂高呼“共产党好啊!医生好啊!”后来,还跟我和随诊的医生护士们一道拍下了一张很和谐的合影。这件事被传为“汤教授治理医闹的经典范例”。为什么几句话就那么见效?无非是我对他讲的是真话。我认为,保持良好医患关系是很重要的,诀窍就是讲真话。
    

主持人:

  我觉得汤医生这个观点,我觉得也可以提示我们很多的患者。其实医患关系紧张不仅仅说是只需要让我们的医生去改善,作为患者,我们应该互相体谅,互相尊重。双方配合才能够把疾病治好。
    

汤一新:

  这个配合的人,他心里有一种愉悦感,这样他会分泌一种激素叫脑内啡肽。这个激素有安眠作用、止痛作用,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提高免疫机能的作用。那种喜好闹事的人也会分泌一种激素叫做肾上腺素皮质酮,这个激素的特点是你想什么毛病,它会生产什么毛病,你焦虑什么毛病,它给你加重什么毛病。所以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讲“想神神开门,想鬼鬼敲门”,含有充分的依据,只是采用了朴素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果病人服从治疗,他的病会好得很快,不服从治疗,他的病很难治愈,甚至不能治好。
    

主持人:

  我们在这里也希望提醒我们的观众朋友,我们在就医的时候也要尊重医生,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这对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是非常有利的。最后想提问汤医师,您是如何理解名医的。因为我们知道,您是曾经荣获过全国劳模的称号,我们也知道您是全国名老中医,也很受患者的尊敬。今天来到的我们中经名医汇的节目,能不能谈一谈您对于名医的理解。作为一名名医,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资质呢?
    

汤一新:

  我认为这个名医,他不是有一批病人就可以享有的称呼;也不是有几本著作就可以享有的待遇。名医应该是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为行业内外所公认的医学理论功底深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有较大社会影响和知名度的临床专家。名医必须要搞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个就是传承,传承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从上到下的,上一辈往下一辈的传承,我们习惯叫做“社会遗传”;还有一个从这个部分向那个部分,这个地域向那一个地域的,相互交流的传承,我们把它叫做“文化扩散”。名医就要在这种社会遗传和文化扩散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让我们的后辈能够一代更比一代强。另一个方面,名医要作出勤勤恳恳为病人服务的表率。这都是名医应该做的工作。
    

主持人:

  谢谢,我们再一次谢谢汤主任做客我们中经名医汇,也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精彩的观点。也希望您能够在我们的医疗工作当中,帮助更多的患者。谢谢。感谢观众朋友们收看本期《中经名医汇》,更多节目请持续关注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