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IT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光伏晒出亮眼“成绩单”

2023年02月21日 10:56   来源:中国电子报   张维佳

  “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再创佳绩,制造端产量增长均超五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2月16日召开的“光伏行业2022年发展回顾与2023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表示,“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八成,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他预计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95-120GW,约占全球新增装机量30%以上。

  2022年光伏产品制造和新增装机量再创新高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光伏行业迎难而上,实现高速增长。

  从制造端看,2022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55%以上。其中,多晶硅产量82.7万吨,同比增长63.4%,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硅片产量357GW,同比增长57.5%;电池片产量318GW,同比增长60.7%;组件产量288.7GW,同比增长58.5%,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光伏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刷新世界纪录14次,其中10次为N型电池,由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26.81%,创下目前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同时,钙钛矿电池研发效率也不断取得新突破。“无论是纯钙钛矿电池、无机钙钛矿电池,还是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都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王勃华说。

  从应用市场发展情况看,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87.41GW,同比增长59.3%,再次创下年新增装机量的最高纪录,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分布式新增51.1GW,同比增长74.5%;集中式新增36.3GW,同比增长41.8%。光伏累计装机量为392.61GW,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

  从产品出口来看,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出口额再创新高。2022年,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其中,光伏组件出口额423.61亿美元,出口量约153.6GW,同比增长55.8%,均创历史新高;硅片出口量约36.3GW,同比增长60.8%,电池片出口量约为23.8GW,同比增长130.7%。

  2022年光伏产品出口到各大洲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欧洲市场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14.9%,约占出口总额的46%,占比继续提高,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场。硅片、电池片主要出口至亚洲地区;在组件方面,荷兰依然保持第一大出口市场地位。

  对于行业关注的供应链价格方面,王勃华指出,2022年光伏供应链价格冲高后回落。2022年年初开始,受供需矛盾影响,硅料价格不断攀升,一路从230元/kg上涨至最高330元/kg,涨幅超过40%。相关部门介入后,2022年年底,供需矛盾缓解,并且需求进入淡季,各环节价格出现大幅回落。然而目前,各环节价格又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280-330GW

  展望2023年,在产业规模方面,王勃华预测,扩产项目将多点开花,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他解释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制造业扩产项目方面,主要是中国自己在干,后来我们开始走出去,主要是走向东南亚。现在,不仅中国企业在国内和海外扩产,海外企业也纷纷在海外扩产。此外,国内跨界企业纷纷涌现,除了大的上市公司,包括央企国企都在进军光伏制造业,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

  在光伏技术方面,王勃华指出,大尺寸硅片、N型电池技术占比将快速提升。

  “2022年,182mm、210mm硅片市场占比为82.8%,2023年预计会超过90%;而2023年TOPCon和异质结电池的市场占比或将由2022年的8.9%提升至21.1%。”王勃华表示。

  在实现零碳路径上,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国际能源署(IEA)在《2022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提出,到2027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过煤炭,成为最大的装机能源。2022年至202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1500GW,年均300GW,其中分布式年均新增170GW。

  王勃华预测,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将达到280-330GW,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95-120GW。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但同时,我国光伏发电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光伏用地需求受到限制。王勃华表示,多个部门针对农田和涉水涉林等新能源用地出台了相关政策,严格管控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而我国中东部光伏项目又主要以农光、渔光互补类型为主,因此受影响严重。

  电力市场交易给光伏发电收益带来不确定性。王勃华指出,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形成分时电价,造成电价波动剧烈,与中长期长协交易有较大不同,颠覆了以往的商业模式。“而且不同省份的电力现货交易规则不同,导致光伏收益难以预测,成为新的挑战。”王勃华说。

  此外,来自海外的挑战也不可忽视。王勃华提醒,光伏制造业国际竞争加剧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部分国家正打出‘贸易壁垒+扶植本国企业’的组合拳,这增加了我国光伏企业扩展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王勃华说。

  美国通过“反规避”调查意图拆散中国产业链,并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吸引全球产业链转移至美国,助力“制造业回流”。印度在用BCD关税削弱中国光伏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扩充本国组件制造商批准清单,降低本国制造商准入门槛,并补贴扶持国内制造商。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未来五年,印度、美国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硅片产能将增加近五倍,到2027年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产能可能会翻一番。而中国的产能和产量将有所下降。

  对此,王勃华表示,近年来,关于国外光伏企业的消息,多是整合、破产、被兼并等。“但现在不一样了,国外已将发展新能源制造上升到政府层面。他们有政策、有目标、有措施、有步骤、有行动,我们必须予以重视。”王勃华强调。

(责任编辑:殷俊红)

鍒嗕韩鍒帮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中国光伏晒出亮眼“成绩单”

2023-02-21 10:56 来源:中国电子报

  “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再创佳绩,制造端产量增长均超五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2月16日召开的“光伏行业2022年发展回顾与2023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表示,“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八成,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他预计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95-120GW,约占全球新增装机量30%以上。

  2022年光伏产品制造和新增装机量再创新高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光伏行业迎难而上,实现高速增长。

  从制造端看,2022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55%以上。其中,多晶硅产量82.7万吨,同比增长63.4%,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硅片产量357GW,同比增长57.5%;电池片产量318GW,同比增长60.7%;组件产量288.7GW,同比增长58.5%,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光伏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刷新世界纪录14次,其中10次为N型电池,由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26.81%,创下目前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同时,钙钛矿电池研发效率也不断取得新突破。“无论是纯钙钛矿电池、无机钙钛矿电池,还是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都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王勃华说。

  从应用市场发展情况看,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87.41GW,同比增长59.3%,再次创下年新增装机量的最高纪录,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分布式新增51.1GW,同比增长74.5%;集中式新增36.3GW,同比增长41.8%。光伏累计装机量为392.61GW,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

  从产品出口来看,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出口额再创新高。2022年,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其中,光伏组件出口额423.61亿美元,出口量约153.6GW,同比增长55.8%,均创历史新高;硅片出口量约36.3GW,同比增长60.8%,电池片出口量约为23.8GW,同比增长130.7%。

  2022年光伏产品出口到各大洲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欧洲市场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14.9%,约占出口总额的46%,占比继续提高,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场。硅片、电池片主要出口至亚洲地区;在组件方面,荷兰依然保持第一大出口市场地位。

  对于行业关注的供应链价格方面,王勃华指出,2022年光伏供应链价格冲高后回落。2022年年初开始,受供需矛盾影响,硅料价格不断攀升,一路从230元/kg上涨至最高330元/kg,涨幅超过40%。相关部门介入后,2022年年底,供需矛盾缓解,并且需求进入淡季,各环节价格出现大幅回落。然而目前,各环节价格又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280-330GW

  展望2023年,在产业规模方面,王勃华预测,扩产项目将多点开花,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他解释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制造业扩产项目方面,主要是中国自己在干,后来我们开始走出去,主要是走向东南亚。现在,不仅中国企业在国内和海外扩产,海外企业也纷纷在海外扩产。此外,国内跨界企业纷纷涌现,除了大的上市公司,包括央企国企都在进军光伏制造业,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

  在光伏技术方面,王勃华指出,大尺寸硅片、N型电池技术占比将快速提升。

  “2022年,182mm、210mm硅片市场占比为82.8%,2023年预计会超过90%;而2023年TOPCon和异质结电池的市场占比或将由2022年的8.9%提升至21.1%。”王勃华表示。

  在实现零碳路径上,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国际能源署(IEA)在《2022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提出,到2027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过煤炭,成为最大的装机能源。2022年至202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1500GW,年均300GW,其中分布式年均新增170GW。

  王勃华预测,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将达到280-330GW,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95-120GW。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但同时,我国光伏发电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光伏用地需求受到限制。王勃华表示,多个部门针对农田和涉水涉林等新能源用地出台了相关政策,严格管控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而我国中东部光伏项目又主要以农光、渔光互补类型为主,因此受影响严重。

  电力市场交易给光伏发电收益带来不确定性。王勃华指出,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形成分时电价,造成电价波动剧烈,与中长期长协交易有较大不同,颠覆了以往的商业模式。“而且不同省份的电力现货交易规则不同,导致光伏收益难以预测,成为新的挑战。”王勃华说。

  此外,来自海外的挑战也不可忽视。王勃华提醒,光伏制造业国际竞争加剧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部分国家正打出‘贸易壁垒+扶植本国企业’的组合拳,这增加了我国光伏企业扩展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王勃华说。

  美国通过“反规避”调查意图拆散中国产业链,并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吸引全球产业链转移至美国,助力“制造业回流”。印度在用BCD关税削弱中国光伏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扩充本国组件制造商批准清单,降低本国制造商准入门槛,并补贴扶持国内制造商。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未来五年,印度、美国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硅片产能将增加近五倍,到2027年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产能可能会翻一番。而中国的产能和产量将有所下降。

  对此,王勃华表示,近年来,关于国外光伏企业的消息,多是整合、破产、被兼并等。“但现在不一样了,国外已将发展新能源制造上升到政府层面。他们有政策、有目标、有措施、有步骤、有行动,我们必须予以重视。”王勃华强调。

(责任编辑:殷俊红)

查看余下全文
鍒嗕韩鍒帮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