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视联网技术驱动基层政务信息化跨越发展

2019年07月25日 07:27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李建国 广州报道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正在推动我国数字政府的建设。记者近日在广东省广州、惠州等城市走访了解到,一些基层在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的实践中,通过视联网技术推进数字智能化建设,让“数据多跑腿”,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升了基层政府服务群众的能力,降低了政府运转成本,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驱动基层政务信息化跨越发展。

  据了解,全国综治视联网一期建设由中央综治办主导,由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视联网专利技术和运营商共同承建并共同维护。2015年10月,广东省综治办视联网项目,按照中央综治办的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完成了对省级综治视联网平台的招标,并进一步展开全国平安建设在广东省内的延伸。

  “荔湾模式”:

  信息“一竿子”直达基层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市荔湾区,政务信息化改革的“荔湾模式”已经颇有成效。该模式让各个部门进行知识的共享与政务信息的沟通,更好地服务于部门间协调,提高了行政效率。在十三行社区,目前建成“六网合一”系统,其中的视联网系统甚至能够直接连到中央机构,做到中央、省、市、区,街、社区六级贯通,把信息“一竿子”直接传到基层。

  荔湾区的街道工作人员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综合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幕,查看辖区内的视频情况。大屏幕上的图像扫过各个商业区和街道,一旦发现问题,相应区域的网格员会立刻接收到中心信息,奔赴事发点查看。有时候,现场无法解决的问题由网格员发出,中心通过大屏幕的高清视频,对现场情况一目了然。这样的电子巡查已经持续了3年。

  一个平台上联动协调、随时巡查各个角落,换代升级的网络技术应用早已融入基层人员日常工作。目前广东进入台风季,岭南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和区里开三防会议。现在,直接在中心大屏的综治视联网界面上点击“视频会议”,立刻就能进入开会状态。

  从2016年开始,岭南街道十三行社区陆续建立起“六网合一”的系统:社会治安综治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系统、公安治安视频监控系统、12345政府热线、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来穗人员服务管理系统,逐步将公安、综治、交通、执法、城管、政务服务、网格管理等数据信息梳理融合、快速传输、综合应用,连通职能部门信息孤岛,实现条块结合数据大融合,真正体现“文在网上传、会在网上开、事在网上办”的信息化应用实效。

  十三行社区是荔湾区信息化建设的缩影。荔湾区区综治指挥平台、22条街道综治中心以及194个社区均安装上综治视联网系统,实现可视化视频应用的全覆盖。自去年12月底以来,应用该套系统召开视频会议23次,占比16.8%。随着系统深度应用和普及推广,越来越多业务板块对综治视联网系统应用会逐步实现“知道有、懂得使、愿意用、时间短、效果好”。

  “六网合一”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围绕“呼应”权责问题清单,明确启动“呼应”工作机制的情形和标准,实现“区—街—社区”三级响应。若遇到基层治理中疑难问题,结合“每周7天、每天14小时”常态化领导带班值班制度,由带班领导对疑难问题及时组织研判处理,大大减少沟通成本,让“居民办事少跑弯路,数据多跑网路”。

  “六网合一”给荔湾区的社会治安带来了根本好转。2018年以来荔湾区刑事案件下降23.7%,降幅排名全市第一。根据去年广东省民意调查,荔湾区的群众安全感高达96.8%,排名全省第二。当地政法委领导曾由衷地感叹:“这种社会效益是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人民的口碑是无价之宝。”

  基层减负:

  民有所需 “数”有所为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放眼广东全省,以政府权力瘦身的“减法”换取行政效能提升的“加法”、改善民生和便民服务紧密结合,是广东省信息化应用的鲜明特点。

  2015年到2018年,广东省在促进社会治理信息化的工作方面建设了三个系统:综治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和“雪亮工程”。对此广东省委政法委法治建设处调研员王辉宇有独特的见解:“这三大板块依据的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趋势。首先要做连接,连接是有力量的;连接以后要做数据对接,对接是有智慧的。”

  2015年开始建设的综治信息系统,逐渐形成了一个有26万个点的扁平化网络。综治视联网预计要连接26000个村,目前已经接通了超过1万个点,到2019年达到2万点的规模。“雪亮工程”,即公共安全视频,由广东省政法委牵头,33个部门参与,将信息汇集、整合,便于信息共享。

  在广东省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处长邓少君看来,三套系统各有所长。

  综治系统正向省市县镇村全覆盖,基层一线网格员通过手机APP排查基层矛盾纠纷、治安问题、安全隐患等信息,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雪亮工程”平台的图像分析,为平安广东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基层问题排查、发现、分类处置的有效路径。

  综治视联网系统推进基层治理的扁平化,便捷化、实时化。视联网现已覆盖全省市、县、乡(镇),直到村一级的基层,为工作部署、信息交流、培训提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各系统连接,让社会治理更便捷、扁平、高效,实现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治理中个体最优和全局最优之间的动态平衡。通过信息化技术打通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人、事、物之间全面对接,充分发挥连接的力量,进行“追本溯源”源头治理。

  在惠州,2018年已完成了视联网覆盖至村(居)级的部署工作,覆盖全市及以下7个区县、77个镇街、1281个村。综治视联网项目正和综治信息系统项目、“雪亮工程”构成智慧治理的基本格局,也是每年综治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

  惠州市的综治视联网系统不仅实现了省、市、县、乡(街)、村(社区)五级综治视联网系统联通,全市四级行政视频会议系统全覆盖,还实现了各级综治中心自由组织视频会议功能等功能。此外,综治视联网在监控调度、路况分析、人员转移安置等方面的综合研判,对于做好抗洪抢险、应急处置等工作也十分有益。

  珠海也同样开启了一片天地。采用就近、利旧和整合提升原则,综治视联网等平台汇聚接入了全市各级部门、机关、企事业、社会单位,纳入涉及公共安全的各类视频监控资源,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视联未来:

  创新发展将更具前景

  记者了解到,过去几年,视联网为广东的信息化积极创新发展模式,为广东省社会治理提供新方案。

  在政务智能化、高清视频化、综治智能化的三维架构下,扩大政务服务的可及性将更具前景:第一,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语境下,要推国产化自主创新信息通信技术,比如视联网技术。第二,5G崛起之后,整个信息化的应用(语音、数据、视频)中,视频的应用会占70%,需要一个更加高效的网络来承载。王辉宇说:“视联网技术是站在一个足够的高度上,所以才有了现在爆发式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社会发展带入一个扁平化的交互时代。“不能让信息单向流动”,王辉宇表示,社会治理工作要求赋予百姓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感。通过视联网系统的画面连接、面对面高效沟通,可以把问题化解在基层。“电子政务未来不只是公务员的事情,愿意参与的都可以参与进来,大家共治共享。”

  邓少君表示,通过把各个社会治理的职能部门联通起来,网格直达基层,形成一个庞大的治理体系。这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面对所有的公众——即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打开手机APP,提交自己的诉求、举报身边违法违规的问题,相关部门收到信息后及时处理,这样就形成一个“人人都是网格员”“人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治理大格局。

  视联网在政务升级领域所带动的变化,开启了中国政务信息化领域的新篇章。如果视联网是“信息高速公路”,一屏通览则是无所不知的“魔镜”,是连接未来的“任意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全球政治、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形势下,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其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由此信息技术带来“连接的力量”对于广东省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广东省综治视联网的主要服务商,视联动力十年来一直致力于视联网技术、“V2V”协议以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凭借优秀的技术研发团队,独特的技术定位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视联动力曾经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目前视联网技术帮助各级政府单位提升工作效率、帮助各单位协同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通过高清视频通信技术促进了基层政务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

视联网技术驱动基层政务信息化跨越发展

2019-07-25 07:27 来源:经济参考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