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IT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ofo北京总部“瘦身”否认裁员 保安称供应商催账频现曾报警

2018年09月26日 07:02   来源:证券日报   

  ofo位于10楼和11楼的办公区均贴出了“已迁至大厦15层”的告示,11楼的办公区一片狼藉,有工作人员正在做清理

  ■本报记者 李乔宇  

  最近,ofo小黄车北京总部人去楼空风波沸沸扬扬,ofo方面辟谣称是租约到期,但是,却再次引发市场对其裁员的猜想。

  9月25日,《证券日报》记者来到ofo北京总部,总部所处大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ofo原本租用4层,目前仅剩两层。

  ofo坚称裁员一事为网上的误传,但一楼保安告诉记者,近两个月,佩戴ofo工牌的员工数量大概少了三分之一,ofo楼下的咖啡厅也表示,ofo员工明显减少。

  ofo北京总部“瘦身”

  办公地4层变两层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ofo)的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11层1102室。但这项信息或许很快就会发生变化。

  9月25日,《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上述地址来到了位于中关村地区理想国际大厦中的ofo北京总部,记者注意到,注册地址标注的11层仍留有ofo的办公痕迹,贴有ofo标记的玻璃门半开着,屋内一片狼藉,门外贴着“ofo小黄车已迁至大厦15层”的告示。

  谈及11楼办公区搬迁一事,ofo方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是由于“到期不续约”,至于到期不续约的原因则未做明确说明。

  有理想国际大厦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ofo原本在理想国际大厦租用了4层办公楼,但目前仅剩15层和20层了。该工作人员谈及,“好像是因为有两层楼到期了”,至于到期不续租的原因,该工作人员则表示并不知情。

  谈及部分员工工作地点调整一事,有ofo内部工作人员称“搬家很正常”,另有工作人员则对记者表示系“因部门调整”。

  真真假假裁员风波

  戴工牌、喝咖啡员工均减少

  尽管ofo人去楼空的说辞被证实为谣言,但其办公面积缩水一事再次引发市场对于ofo人员缩减的遐想。谈及市场猜测的裁员一事,ofo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的事,裁员都是网上的误传。”此前,市场上有ofo大批裁员的传言,ofo方面多次予以否认。

  在面对记者关于人员是否减少的采访时,有公司内部工作人员避而不答,转称“热闹得很,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干”,另有工作人员则表示无可奉告。

  但在外部人员看来,ofo人员减少是“显而易见的”。

  有大楼内部物业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ofo工作人员确实有所减少,“大家都在猜测是因为裁员”。

  理想国际大厦一楼保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佩戴ofo工牌的员工数量来看,近两个月中ofo员工有所减少,“大概少了三分之一”。

  在位于理想国际大厦一楼的咖啡厅工作人员看来,ofo人数确实出现了明显变化。有咖啡厅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谈到:“ofo人数明显减少,从下来喝咖啡的人数就能看得出来。”

  有与《证券日报》记者一同前往ofo的供应商透露,因为业务往来,其与ofo多部门均有联络,据其了解,ofo多个部门均在裁员。

  偶遇催账供应商

  保安称催账频现曾报警

  缺钱或为ofo面临上述变动的“元凶”。

  上述与《证券日报》记者一同来到ofo的供应商对记者透露,其此次到来的目的是催账,其表示,ofo拖欠时间最长的一笔款项已经逾期半年。

  在理想国际大厦一楼保安看来,供应商前来ofo催账的现象并不稀奇。这名保安告诉记者,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见到了多个前来催账的供应商,也遇到过催款人在大楼前拉横幅并最终报警的局面。

  事实上,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ofo已被卷入多起诉讼。日前,浙江法院网上公开信息显示,百世物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将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东峡大通”)起诉至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法院。本次起诉于9月13日上午9点开庭。开庭公告显示,此次百世物流起诉ofo的案由为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但具体信息尚未透露。

  沪市某上市公司亦于9月1日披露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因与东峡大通买卖合同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涉及金额6815.11万元。公告称,2017年控股子公司与东峡大通签订了《自行车采购框架协议》后签订了多份采购合同。经双方核对,截至起诉之日,东峡大通仍欠该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货款6815.11万元。

  此外,ofo屡次被传出与物流公司、生产商、维修厂等出现拖欠货款、合同纠纷等问题的消息。

  在市场普遍看来,共享单车已经经历了快速爆发的阶段,今时早已不同往日。谈及未来,共享单车的精细化运作或为重要发展方向。日前,有知名共享单车平台公开表示,现在需要的是更精细地发展,开拓更多价值空间。从全球看,随着技术、运营模式等多方面创新,以及精细化发展趋势,这股由中国掀起潮流的共享单车模式,潜力依然巨大。

  但相比考虑精细化运作,考虑更大的全球市场,ofo目前最先要考虑的或许是如何度过当下的“坎儿”。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此前对《证券日报》记者谈到,对于ofo来说,当下是“最难熬的时点”,目前市场上似乎形成了新的格局,摩拜在美团的支持下仍有实力,哈罗单车背后也有阿里支撑,“市场上有这两家头部共享单车平台或许已经足够了”。

(责任编辑:王婉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ofo北京总部“瘦身”否认裁员 保安称供应商催账频现曾报警

2018-09-26 07:02 来源:证券日报

  ofo位于10楼和11楼的办公区均贴出了“已迁至大厦15层”的告示,11楼的办公区一片狼藉,有工作人员正在做清理

  ■本报记者 李乔宇  

  最近,ofo小黄车北京总部人去楼空风波沸沸扬扬,ofo方面辟谣称是租约到期,但是,却再次引发市场对其裁员的猜想。

  9月25日,《证券日报》记者来到ofo北京总部,总部所处大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ofo原本租用4层,目前仅剩两层。

  ofo坚称裁员一事为网上的误传,但一楼保安告诉记者,近两个月,佩戴ofo工牌的员工数量大概少了三分之一,ofo楼下的咖啡厅也表示,ofo员工明显减少。

  ofo北京总部“瘦身”

  办公地4层变两层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ofo)的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11层1102室。但这项信息或许很快就会发生变化。

  9月25日,《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上述地址来到了位于中关村地区理想国际大厦中的ofo北京总部,记者注意到,注册地址标注的11层仍留有ofo的办公痕迹,贴有ofo标记的玻璃门半开着,屋内一片狼藉,门外贴着“ofo小黄车已迁至大厦15层”的告示。

  谈及11楼办公区搬迁一事,ofo方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是由于“到期不续约”,至于到期不续约的原因则未做明确说明。

  有理想国际大厦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ofo原本在理想国际大厦租用了4层办公楼,但目前仅剩15层和20层了。该工作人员谈及,“好像是因为有两层楼到期了”,至于到期不续租的原因,该工作人员则表示并不知情。

  谈及部分员工工作地点调整一事,有ofo内部工作人员称“搬家很正常”,另有工作人员则对记者表示系“因部门调整”。

  真真假假裁员风波

  戴工牌、喝咖啡员工均减少

  尽管ofo人去楼空的说辞被证实为谣言,但其办公面积缩水一事再次引发市场对于ofo人员缩减的遐想。谈及市场猜测的裁员一事,ofo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的事,裁员都是网上的误传。”此前,市场上有ofo大批裁员的传言,ofo方面多次予以否认。

  在面对记者关于人员是否减少的采访时,有公司内部工作人员避而不答,转称“热闹得很,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干”,另有工作人员则表示无可奉告。

  但在外部人员看来,ofo人员减少是“显而易见的”。

  有大楼内部物业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ofo工作人员确实有所减少,“大家都在猜测是因为裁员”。

  理想国际大厦一楼保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佩戴ofo工牌的员工数量来看,近两个月中ofo员工有所减少,“大概少了三分之一”。

  在位于理想国际大厦一楼的咖啡厅工作人员看来,ofo人数确实出现了明显变化。有咖啡厅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谈到:“ofo人数明显减少,从下来喝咖啡的人数就能看得出来。”

  有与《证券日报》记者一同前往ofo的供应商透露,因为业务往来,其与ofo多部门均有联络,据其了解,ofo多个部门均在裁员。

  偶遇催账供应商

  保安称催账频现曾报警

  缺钱或为ofo面临上述变动的“元凶”。

  上述与《证券日报》记者一同来到ofo的供应商对记者透露,其此次到来的目的是催账,其表示,ofo拖欠时间最长的一笔款项已经逾期半年。

  在理想国际大厦一楼保安看来,供应商前来ofo催账的现象并不稀奇。这名保安告诉记者,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见到了多个前来催账的供应商,也遇到过催款人在大楼前拉横幅并最终报警的局面。

  事实上,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ofo已被卷入多起诉讼。日前,浙江法院网上公开信息显示,百世物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将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东峡大通”)起诉至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法院。本次起诉于9月13日上午9点开庭。开庭公告显示,此次百世物流起诉ofo的案由为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但具体信息尚未透露。

  沪市某上市公司亦于9月1日披露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因与东峡大通买卖合同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涉及金额6815.11万元。公告称,2017年控股子公司与东峡大通签订了《自行车采购框架协议》后签订了多份采购合同。经双方核对,截至起诉之日,东峡大通仍欠该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货款6815.11万元。

  此外,ofo屡次被传出与物流公司、生产商、维修厂等出现拖欠货款、合同纠纷等问题的消息。

  在市场普遍看来,共享单车已经经历了快速爆发的阶段,今时早已不同往日。谈及未来,共享单车的精细化运作或为重要发展方向。日前,有知名共享单车平台公开表示,现在需要的是更精细地发展,开拓更多价值空间。从全球看,随着技术、运营模式等多方面创新,以及精细化发展趋势,这股由中国掀起潮流的共享单车模式,潜力依然巨大。

  但相比考虑精细化运作,考虑更大的全球市场,ofo目前最先要考虑的或许是如何度过当下的“坎儿”。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此前对《证券日报》记者谈到,对于ofo来说,当下是“最难熬的时点”,目前市场上似乎形成了新的格局,摩拜在美团的支持下仍有实力,哈罗单车背后也有阿里支撑,“市场上有这两家头部共享单车平台或许已经足够了”。

(责任编辑:王婉莹)

查看余下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