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柳州从“酸雨之都”到“水质冠军”

2021年11月01日 14:13   来源:中国环境报   

  ?韦夏妮 夏杨

  “徜徉在柳江边;沐浴着花瓣雨;试驾宏光MINIEV,来一碗螺蛳粉……”这是“网红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一份“打卡”攻略。

  柳州市是全国五大汽车城之一,拥有上汽通用五菱、柳工、柳钢、东风柳汽等一批知名企业,以广西1/13的面积、1/12的人口,创造着广西1/4的工业总产值。

  一江清水绕城流,水质赛过三百城。2020年生态环境部公布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柳州市排名全国第一;2021年1月—9月再次卫冕全国第一。

  近年来,柳州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引领,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柳州市从过去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基地,蜕变成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生态文明城市,成为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一个缩影。

  “过去的山,都是白头山”

  柳州人爱工业、懂工业、拼工业。

  新中国成立前,柳州市制造出广西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1958年,承接国家实施的柳州钢铁厂、柳州热电厂、柳州联合机械厂等“工业建设十大项目”;改革开放后,一度成为华南地区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工业城市。

  柳州市工业历史博物馆在柳州市第三棉纺厂旧址上建成,馆里却陈列着这样一封市民“控诉信”:

  “1991年,仅5月底一场酸雨,市郊农作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柳北郊外白露、长塘乡屯的瓜地菜地被酸雨袭击后严重枯萎;市红星园艺场职工种的数十万株西瓜、蜜香瓜,叶子变黄,藤蔓枯干。尚未成熟的瓜果纷纷脱柄,就连蔬菜基地的辣椒、西红柿、四季豆也全枯死了……”20世纪80、90年代的柳州,烟囱林立、浓烟滚滚,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环境污染严重,酸雨率曾高达98.4%,成为我国四大酸雨区之一。“风吹一地灰,十雨九次酸”,曾是柳州人噩梦般的记忆。

  “那时候柳州的山都是白头山,山体都是灰白灰白的。”从事生态环保工作30多年的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福说:“人一旦被酸雨淋了,头皮就会发痒,皮肤就会起疹子。雨水最酸的时候,能接近食醋的酸值。”

  如何吸取教训,让产业与环境从矛盾对立迈向共治共生?柳州市历任执政者接力破题:坚持绿色引领、规划先行、横纵协管、全民共治。柳州市委书记、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吴炜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持续发力,向污染宣战

  “九五”以来,柳州市走上酸雨治理、生态重建之路,目标直指污水截流处理,将水污染治理与城市发展战略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

  破旧立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搬迁一批、改造一批、转型一批、关停一批“四个一批”方式开展老城区改造,实施产业升级转换。全市559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整治,40家重点行业企业完成清洁化改造。

  持续发力。城区居民生活污水管网收集做到应收尽收,雨污分流、污污分流进一步明细化。启动“百里柳江”市区河段综合治理项目,市区55.5公里河段完成34个排污口截流,收集管网长度超过1000公里。2010年,柳州“百里柳江”市区河段综合治理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这句话成为柳州人治水路上的指路明灯。通过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提升水安全,柳州市以全民共治实现了导向清晰与多元参与同曲同工。

  担当治水的先行军。柳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水生态环境保护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市2068名河长三年来巡河超过30多万次。审议通过《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高质量立法为柳江河营造牢固屏障。

  勇当治水的主力军。柳州市生态环境部门不断构建和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为推动水环境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打破行政壁垒,率先在广西建立“省内+省外”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了全区首个“柳来河一体化”环境保护合作的跨区域协作机制;与贵州省黔东南州建立了都柳江流域市(州)级跨区域环境联合交叉执法和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全面提升流域监管治理效能;强化部门联动,共查处涉水环境违法行为39件;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探索开启依法治河新模式;建设广西首个河道“天眼”——柳江干流河道“天眼”监管系统,目前一期工程开始试运行;不断构建和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形成“1+4+9+1”水质监测网络;积极探索建立柳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调动流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

  充当治水的生力军。柳州市开展全民环保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共有生态环境保护类志愿者5.2万名,每年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巡河护河”等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100多次,参与人数5000多人(次),实现了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历史性转变。

  2020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柳州市不但位居全国第一,而且柳江全河段全流域16个断面均达到了Ⅱ类水质,优于国家考核标准Ⅲ类水质水平;2021年1月—9月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昔日的“酸雨之都”最终逆袭为“水质冠军”。

  柳江水质提升肉眼可见,柳江水域频现白鹭、中华秋沙鸭、桃花水母就是最好的证明。

  交出全科高分答卷

  柳州人以“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拓荒者姿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业奇迹。大刀阔斧地关停了一批税利大但污染也大的化工、冶炼、造纸等行业企业,投入巨资进行大气污染治理和污水废渣处理,扎实抓好打基础、管根本、利长远的工作,持续夯实城市的“绿色家底”。

  抬头就见蓝天。全市火电企业实现脱硫脱硝,水泥企业实现全脱硝,钢铁企业实现烧结烟气全脱硫。“十三五”期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呈波动上升,无严重污染天气。2020年,空气优良比率、细颗粒物(PM2.5)实现历史“双突破”,柳州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低头皆是碧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超过95%。开展柳江流域32条重点小流域监测,提前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深入推行“河长制”。“十三五”期间,全市全部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Ⅰ类水体比例上升到41.6%,无劣V类水体。

  脚下可见净土。重点打造广西唯一的自治区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柳州模式”初具雏形。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试点,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持续开展污染地块名录调查更新,强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确保污染土壤得到科学治理和利用。

  2021年4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柳州市因“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上榜,成为广西首个在生态环境领域受到督查激励的城市。喜讯传来,《广西日报》在头版头条刊文指出:“柳州市在水、气、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中均取得全面胜利,各项工作在‘十三五’末交出‘全科高分答卷’。”

  铺好绿色发展底色

  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柳州市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把改善水环境质量与推进绿色发展紧密结合,走出一条具有柳州特色的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之路。

  战略性新兴产业“反哺”传统工业。在柳江畔的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里,时常可见成群的白鹭在附近觅食。“柳钢建成4座废水集中处理站,吨钢耗水量由21年前的54吨降至目前的1.7吨。通过一次次技改,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98%以上,基本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公司党委副书记韩宗桂说,工业污水经过一道道工序处理后,水质已如纯净水般清澈。

  加强新能源汽车研发。宝骏E100、E200、E300相继上市,去年推出宏光MINIEV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攀升到月销3万多辆,连续数月稳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前列,上市仅半年销量就突破15万辆。

  新能源汽车畅行大街小巷。柳州市规定新能源汽车办牌、上牌均能享受“绿色通道”;在公共区域新建3000多个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600多个标准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可畅行公交车道,不分单双号通行柳江大桥,在市场、学校、医院及其他公共设施附近的临时停车位停放,可免交停车费。在大力引导下,全市新能源汽车示范效应快速形成,截至2021年8月底,柳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1577辆,占全市汽车保有量的10.71%。

  百里柳江水清岸绿,让人来了就不想走。柳州市强调延续城水关系的历史肌理和空间格局,挖掘水文化精神价值,提升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今,柳江两岸已是柳州人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乘船夜游柳江,两岸霓虹闪烁、灯火璀璨,沿江山体、瀑布、音乐喷泉让人目不暇接。从2011年起,柳州市在每年国庆期间都会举办水上狂欢节,通过节庆活动助推城市建设、打造宜居生态,水上摩托世界锦标赛、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内河帆船赛等知名赛事的举办,让柳州市成了著名的“水上运动娱乐之都”。

  建成“紫荆花都”。如今的柳州,每逢4月春意盎然、花海如画,洋紫荆在大街小巷盛情绽放,市民们穿过街道,走进公园,漫步河畔,徜徉在花的海洋里,共享一场花的盛宴。

  保护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柳州市上上下下的行动自觉,通过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担当、社会同心,柳州从“酸雨之都”逆袭成为“水质冠军”,更是享有“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的美誉。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