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生态环境部:“十四五”持续开展“绿盾”行动加大自然保护地监管力度

2021年01月28日 21:2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8日讯 1月28日,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在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自然保护地实现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期,生态环境部将立足生态环境监管职能,持续开展“绿盾”强化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崔书红表示,建立自然保护地是最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和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坚决查处破坏生态违法违规行为。

  据介绍,2020年,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了“绿盾2020”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累计派出8批共136人次,对全国29个省(区、市)的196个自然保护地4398个“绿盾”台账问题整改进展情况开展实地核实;对17省79个自然保护地开展了联合巡查,向地方反馈发现问题,有力推动整改。全面完成台账更新,对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截至2020年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5503个重点问题点位,已整改完成5038个,整改完成率92%,较2019年底提高了21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11省(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388个重点问题点位,已整改完成1217个,整改完成率87%,较2019年底明显提升。

  “经过不懈努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新增人类活动问题总数和面积实现了明显‘双下降’,基本扭转了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趋势,压实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责任,强化了全社会对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形成了保护地一旦划定就‘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氛围。”崔书红说。

  崔书红表示,“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自然保护地实现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期,是解决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的窗口期,是提升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的机遇期,也是自然保护地事业发展的攻坚期。生态环境部将立足生态环境监管职能,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持续开展“绿盾”强化监督,继续深化工作机制,加大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自然公园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确保自然保护地调整工作科学合理,实事求是,为解决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推进自然保护地改革当好卫士。

  积极推动自然保护地相关立法的进程,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

  推动国家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升级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开展成效评估,及时预警生态风险,定期发布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状况报告。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